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水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小说
  • 3篇文学
  • 3篇文学书
  • 3篇文学书写
  • 2篇诗歌
  • 2篇现代主义
  • 2篇长篇
  • 2篇长篇小说
  • 2篇创作论
  • 1篇当代作家
  • 1篇新作
  • 1篇虚无
  • 1篇叙述者
  • 1篇中国当代作家
  • 1篇中国文论
  • 1篇中国文论话语
  • 1篇中国现代主义
  • 1篇任性
  • 1篇少年
  • 1篇少数民族

机构

  • 7篇辽宁师范大学
  • 7篇大连民族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0篇万水
  • 1篇王卫平
  • 1篇徐大威

传媒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语文建设
  • 1篇出版广角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大连民族大学...
  • 1篇黑龙江教师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学书写如何呈现中国经验——莫言、贾平凹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论
2020年
莫言、贾平凹新世纪以来的多部长篇小说均从个体的生存经验出发,将百年来中国的现实经验、历史记忆、文化镜像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异于政治学、经济学与社会学意义上的中国经验书写,显示了文学独特的价值与力量。这些小说以诗性思维建构中国经验的整体隐喻;多采用复调或多重文本的小说形式呈现中国经验的复杂性与多层次性。同时在存在论或生存论的意义上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真相追问的努力。
包妍万水
关键词:长篇小说
对话与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考察被引量:2
2015年
1949年以来,现实主义在我国文坛上一直处于主潮的位置,而现代主义被极度的边缘化。但是新时期开始以后,这两种文学潮流和文学观念呈现出融合之势。一方面,现代主义利用"现实主义化"的策略向现实主义靠拢;另一方面,现实主义也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向现代主义敞开。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的多元化,但也要警惕过度融合带来的概念边界的模糊。
王卫平万水
关键词:现代主义现实主义
论莫言小说叙述者的价值——以《十三步》《酒国》《生死疲劳》为例
2023年
叙述者的功能在莫言的小说《十三步》《酒国》和《生死疲劳》中已经远远超出了故事。《十三步》通过多层级叙述的设置以及大量第二人称叙述产生了主客转换的叙述效果;《酒国》通过叙述者兼小说人物“莫言”的设置,实现了对批判主体的批判;《生死疲劳》通过动物叙述者的设置以及两种思想范式的矛盾冲突,探讨了叙述本身的可靠性与否的问题。
万水徐大威
关键词:莫言小说叙述者《酒国》《生死疲劳》
作为策略的“现代主义”——对1980年代诗歌“崛起派”话语的重审与反思
2016年
1980年代初有关"朦胧诗"的论争已经远远超出了"朦胧诗"本身,通过对诗歌"崛起派"话语逻辑的分析,可以看出"崛起派"所使用的"现代主义"定位明显带有策略的意味,"崛起派"利用"现代主义"构建出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并最终把这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归结为先进与落后的对立,使得他们最终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这其中包括向西方学习与继承传统的对立,现代主义式的历史言说方式与现实主义式的历史言说方式的对立。"崛起派"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形式上表现为斗争思维的沿袭,在内容上表现为进步与落后对立的构建。
万水包妍
关键词:朦胧诗现代主义二元对立
《少年巴比伦》中荒诞与虚无的表达
2022年
路内在《少年巴比伦》中以平淡又戏谑式的语言将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中的人物故事描写得充满荒诞性和虚无感。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戴城的工厂里每天重复着属于自己的命运,在看不见未来的环境下和荒芜的精神世界里,上演着一幕幕青春闹剧,而被打上“失败者”烙印的人们选择逃离,却在清醒之后只剩虚无。路内对青春的叙事和生命的思考投射于文本中,透露出在时代的洪荒中世界的荒诞性本质和人物的悲剧性虚无。
万水周艳
关键词:荒诞虚无
“任性的孩子”:顾城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015年
顾城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朦胧诗"诗潮的领军人物之一,其诗歌中的"任性的孩子"抒情主人公形象源自于顾城独特的童年经历,"任性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拒绝长大,自然是其最好的朋友。"任性的孩子"是顾城对世界认识的审美表达。
万水包妍
关键词:审美表达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中国经验书写——以莫言、贾平凹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文学书写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在中国语境中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如何以文学的形式回应与描绘百年来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沧桑巨变,已经成为既有文学自觉性又有社会与历史责任感的中国当代作家所要回答的问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问题的提出,让文学的中国经验书写成为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界与创作界关注的热点。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界对中国经验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中国文论话语的建构,对文学创作的中国经验书写问题关注相对较少。研究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中国经验书写.
包妍万水
关键词:中国当代作家中国文论话语文学书写
一部温润而刻骨的批判力作——评贾平凹新作《极花》被引量:1
2016年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的《极花》是贾平凹最新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被拐女子胡蝶的视角展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广大贫苦农村的真实生活图景。该书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是严厉的,但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人性与文化问题的批判却是温润的。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贾平凹对农村现状的持续关注,同时也是长篇小说和严肃文学的一个重大收获。
包妍万水
个体生存与精神困境的文学书写——陈昌平小说创作论被引量:1
2018年
陈昌平小说创作从人本位与文学本位出发,以人的内心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主要表现对象和情节发展动力,表现了历史与现实中个体的生存与精神困境。剥夺和谎言是陈昌平小说的两个重要宏观意蕴,它们体现了陈昌平小说人性关怀的独特角度。语言修辞上偏重反讽、美学效果偏于解构是陈昌平小说的美学风格。陈昌平从人本位与文学本位出发的文学书写,客观上起到了启蒙和祛魅的效果。
万水包妍
关键词:剥夺谎言反讽解构
网络媒体视阈下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被引量:3
2016年
新兴的网络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完善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网络媒体的软硬件建设,相关网站内容精益求精,加强网络监管,关注网络自媒体的力量,关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核心要素等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作用的有效措施。
包妍万水
关键词:网络媒体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