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泽文
- 作品数:23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两种不同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73例长骨干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首先行彻底病灶清除术,负压封闭引流(36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对照组组(37例)采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对流冲洗,对比2组的复发率。结果负压封闭引流组36例患者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11.1%;对流冲洗组37例患者随访12例复发,复发率为3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3.618,P<0.05)。结论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比传统的抗菌素生理盐水对流冲洗疗效较好。
- 邱少东马腾乔泽文安维军
-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负压封闭引流
- PFNA与PFP治疗老年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 2023年
- 对处于老年阶段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外侧壁危险型)进行治疗时,应用PFNA治疗、PFP治疗,对比两种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且骨折类型为外侧壁危险型的老年患者(n=50)进行纳入,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采用电脑抽号法分为各组内含有25例老年患者的观察组、常规组,前者应用PFP治疗,后者应用PFNA治疗,对比两组的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满意度、生活质量、疼痛缓解情况、髋关节功能等更优异(p均<0.05)。结论 对处于老年阶段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外侧壁危险型)进行治疗时,PFNA治疗、PFP治疗等两种方式相比,后者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优势。
- 张昊尹磊乔泽文安维军杨海波
- 关键词:PFNA治疗
- 联合腱与髂胫束重建喙锁韧带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对比采用联合腱外侧半肌腱逆转与髂胫束重建喙锁韧带附加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创伤骨科将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4例患者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腱外侧半肌腱重建组(36例)和髂胫束筋膜条重建组(38例),重建喙锁韧带后皆使用肩锁钩钢板固定.定期随访患者,钩钢板取出后测量肩锁间间距和喙锁间间距.应用Karlsson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等级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7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16 ~24)个月.联合腱外侧半肌腱重建组36例,髂胫束筋膜条重建组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侧别及脱位分型方面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钩钢板取出后6个月内,肩锁间间距和喙锁间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联合腱外侧半肌腱重建组肩锁间间距和喙锁间间距明显大于髂胫束筋膜条重建组(t=2.313,P=0.026;t =2.114,P=0.041).两组术后12个月的肩锁间间距和喙锁间间距均大于术后6个月(t=2.631,P=0.017;t=2.297,P=0.032).Constant-Murley评分联合腱外侧半肌腱重建组低于髂胫束筋膜条重建组[(85.2±10.2)分比(93.1±6.9)分,(t=2.965,P=0.006)].Karlsson评分联合腱外侧半肌腱重建组功能优良率为75.0%,明显低于髂胫束筋膜条重建组(94.7%,x2=8.111,P=0.044).结论 髂胫束筋膜条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疗效优于联合腱外侧半肌腱重建喙锁韧带.钩钢板取出后,两者肩锁间间距和喙锁间间距都增大,联合腱外侧半肌腱髂胫束筋膜条重建增大的更为明显.
- 安维军邱少东朱涛乔泽文马腾
- 关键词:肩脱位锁骨韧带
- 自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42例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自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总结提高治愈率的因素.方法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42例中车祸伤31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3例,爆炸伤1例.平均年龄(38.2±1.3)岁.骨缺损1.5~6cm,平均(3.5±0.8)cm.清创去除失活的软组织及死骨,感染初步控制后用自体骨粒或骨条与敏感抗生素混匀植骨,开放伤口,术后创面肉芽覆盖后行植皮术或创面瘢痕愈合.结果 平均随访(2.8±0.3)年,平均术后(8±0.2)周移植骨创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其中4例于术后5周游离植皮、闭合创面,38例于术后10周左右创面瘢痕愈合.41例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7±1.1)个月,1例感染复发植骨未愈合.结论 自体骨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与传统治疗比较,方法简单、病程缩短、疗效满意,术中彻底清除肉芽组织、充分植入松质骨,术后无菌换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刘启明乔泽文朱涛郭玮玮郑建平杨海波胡宁敏
- 关键词:骨缺损植骨外固定架
- 结构型骨移植与颗粒型骨移植在修复不同程度骨缺损中应用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比评价两种(结构型和颗粒型)不同自体骨移植形式修复不同长度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制作成不同长度双侧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0.5 cm缺损组,1.0 cm缺损组,1.5 cm缺损组),取自体髂骨以不同形式分别植入左右两侧。术后4、8、12及16周进行一般情况,大体解剖,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4、8、12及16周3组兔结构型植骨侧与0.5 cm缺损组颗粒型植骨侧缺损逐步修复,1.0 cm缺损组及1.5 cm缺损组颗粒型植骨侧修复效果差,1.5 cm缺损与1.0 cm缺损组结构型植骨侧影像学评分高于颗粒型植骨侧(P<0.05),组织学观察结果与之一致。0.5 cm缺损组两侧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结构型植骨修复中大段骨缺损优于颗粒型植骨。
- 安维军邱少东乔泽文叶鹏
- 关键词:骨缺损自体骨骨修复
-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万古霉素缓释微球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万古霉素缓释微球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通过复乳-固化法制备万古霉素缓释微球.取48只家兔,按沈霖造模法制作双侧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1个月后局部彻底清创造成骨缺损,A组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B组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混合万古霉素,C组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万古霉素缓释微球.分别于术前、术后1d、3d、7d、2周、4周测定各组动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于术后2、4、8及12周每组处死4只兔,行植骨区大体形态、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3d、7dB组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但大于C组;术后1d、3d、2周、4周B、C组ESR显著低于A组,术后7d、2周C组ESR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周B、C组X线片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B、C3组之间X线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12周,B、C组组织学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家兔感染性骨缺损,局部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万古霉素缓释微球的疗效与自体微小颗粒骨混合万古霉素相当,均好于自体微小颗粒骨.
- 刘启明周岳王明波乔泽文杨海波胡宁敏
- 关键词:万古霉素骨移植骨缺损
- 动力髋螺钉与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28例6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DHS组68例,男43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78.0±7.4)岁;采用DHS固定。LISS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79.1±7.8)岁;采用股骨远端LISS钢板倒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DH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LISS组长,术中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较LISS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52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0.8)年;LISS组4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2±0.6)年。末次随访时DHS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82.7±10.8)分]较LISS组[(93.3±5.9)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相比,股骨远端LISS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接受X线辐射量更少。
- 安维军郭玮玮邱少东乔泽文叶鹏
- 关键词:髋骨折骨钉骨板
- Orthofix可延长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B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效果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一期使用可延长外固定架治疗严重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18例GustiloⅢB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2~57岁,平均35.1岁,所有患者一期行清创,维持肢体力线、Orthofix可延长外固定架固定;所有患者胫骨干存在整段骨缺损,缺损范围4~9cm,即行胫骨干骺端截骨骨搬运;其中3例患者骨搬运断端对合后不愈合,6个月后给予断端清理、取髂骨植骨。结果 18例患者获得10~16个月(平均13.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创口愈合良好,全部骨折均获得愈合。18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针道感染,经清创换药后缓解;患者无骨髓炎形成、无畸形愈合,断端不愈合3例患者经植骨后愈合。患者末次随访时均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优1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4.4%。结论一期应用Orthofix可延长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严重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效果良好。
- 乔泽文刘启明胡宁敏杨海波
-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
- 用于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前内侧支撑板
-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前内侧支撑板包括托举部、固定部,所述托举部位于用于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前内侧支撑板的上端,固定部位于用于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前内侧支撑板的下端,托举部的中间设有股骨颈凹槽,...
- 安维军孙建斌乔泽文夏鹤春王拯
- 经皮钉棒内固定与外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比较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经皮钉棒内固定(INFIX)与传统外固定架(EXFIX)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8年11月,采用手术治疗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42例。其中,21例采用INFIX,21例采用传统EX⁃FIX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INIFX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失血量显著大于EXFIX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INFIX组总并发症率显著低于EXFIX组(P<0.05)。INFIX组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EXFIX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而Majeed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INFIX组VAS和Majeed评分显著优于EXFIX组(P<0.05)。影像方面,INFIX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EXFIX组(P<0.05)。[结论]经皮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EXFIX。
- 杨开杰杨海波杨勇安维军余俊乔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