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东军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2篇文学
  • 2篇宫体诗
  • 1篇艺术魅力
  • 1篇缘由
  • 1篇审美
  • 1篇审美价值
  • 1篇诗品
  • 1篇诗人
  • 1篇诗人创作
  • 1篇史家
  • 1篇钟嵘《诗品》
  • 1篇文学革新
  • 1篇民歌
  • 1篇民歌体
  • 1篇南朝
  • 1篇寒士
  • 1篇汉宫秋
  • 1篇汉元帝
  • 1篇《诗品》
  • 1篇《汉宫秋》

机构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于东军
  • 4篇韦巍
  • 1篇周晓琳

传媒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铜仁学院学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文学革新与宫体诗的审美价值
2007年
南北朝时期文学革新的意识增强,文学开始崇尚声色之美。在这个特定时期产生的宫体诗,是作家为了摆脱玄言诗的影响、山水题材的束缚,追求"新变"的产物。注重女性审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是宫体诗产生之际所追求的诗歌理想。尽管宫体诗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然而有许多描绘女性及其与女性相关物事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于东军韦巍
关键词:宫体诗审美
初唐史家批判宫体诗缘由解析
2008年
为避免重蹈前朝覆亡的道路,唐王朝统治者加强了思想统治,初唐史家对宫体诗的批判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批判的缘由:一是蔽于方域之见;二是"声音之道与政通"的儒家古训,认为宫体诗是淫靡之音,有害政治,进而警示君王要以勤于国政为本,不可沉溺于文章著述;三是调整文学发展方向的需要;四是转变士风的手段。探讨他们批判宫体诗的动机,对于客观、公正的评价宫体诗以及全方位的揭示文学发展过程是有益的。
于东军韦巍
关键词:初唐文学史家宫体诗
解析钟嵘《诗品》对南朝寒士诗人创作的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在门阀制度趋于成熟的过程中,不占主体地位的南朝寒士诗人的创作形成了奇险、明快、清丽等与自身经历相关的独特风格,对诗歌创作乃至诗学发展影响深远。钟嵘以士大夫为尊的心态以及狭隘的尊雅审美趣味影响了他的审美标准,导致后人对他为某些作家的定品颇觉不公。
韦巍于东军周晓琳
关键词:《诗品》
《汉宫秋》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及其艺术魅力
2007年
《汉宫秋》是以汉元帝为爱情主人公的末本戏。君王以爱情主人公的面目出现,突破了传统封建道德观念中君王以刑政教化为重的那个严肃、无情形象的禁锢。同时,渴望安定和平、幸福生活的生存意识的彰显以及戏剧中'情'的诗化处理方式都增添了《汉宫秋》的魅力。
于东军韦巍
关键词:《汉宫秋》汉元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