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静
- 作品数:47 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媒介生态被引量:1
- 2012年
-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探讨,不能仅从媒介自身及其与政治等意识形态关系的方面去展开。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经济环境、城市化水平、跨境民族的特殊结构形态、受众的区域性特征、东北文化的独特构成、特殊的语言环境等方面,极大地影响着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态势和发展。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的研究必须突出新闻传播与社会诸系统之间的整体关系,才能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做出完整的评估和把握,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 于凤静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生态
- 创新理念,打造鞍山广告强势文化
- 2005年
- 广告是表现文化形态的一种符号,广告表现与文化形态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机制。广告依托文化,广告又在表现文化,并促进文化的变革。一位广告人说过:“广告正在创造着今天的文化。”笔者曾分别从不同的媒体出发,探讨了鞍山主要媒体广告在鞍山城市文化建构中的作用。在此我们将从鞍山广告业的经营与管理出发,探究如何打造鞍山广告的强势文化。
- 于凤静金红日
- 关键词:广告业广告媒体强势文化城市文化广告创意
-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闻的话语机会被引量:2
- 2006年
- 传统媒体新闻和网络媒体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有不同的话语机会,而二者的话语机会实则取决于说话者和接受者不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接受效果等诸多方面。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两种媒体的话语机会,进一步探明两种媒体新闻的公信力等问题。
- 于凤静
- 关键词: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闻
- 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电视传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2014年
- 县级电视台是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的主力军。通过对其现状和发展态势的考察,能够把握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县域电视传播的基本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这对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县域新闻传播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 于凤静王文权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 东北民族地区农村有线广播(1949—1976)的历史担当及启示
- 2013年
- 本文探讨了1949—1976年间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有线广播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期能够启发当下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活动的开展和深入。
- 于凤静
- 关键词:有线广播新闻传播
- 被批量生产的文学——论新人类文学与媒体之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于凤静
- 关键词:新人类《葵花走失在1890》《梦里花落知多少》媒体《樱桃之远》《北京娃娃》
- 城市传播的新视点: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与大众传播
- 大众传播是城市传播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快速地进入城市;他们需要尽快实现身份意识的转换和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大众传播具有极强的社会沟通、协调与整和功能,是实现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身份意识转...
- 于凤静白润生
- 关键词:城市化少数民族大众传播
- 文献传递
- 宗教与民族的历史关联形态
- 2009年
- 宗教是一种文化体系,而民族则是社会共同体。民族是宗教的社会载体,而宗教是民族的精神导向。在人类文化的演进中,宗教与民族二者之间存在着对应性(parallelism)与伴随性(Concom itance)的历史关联状态。从对应性角度看,几乎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构成中均含有宗教要素,至少有一种宗教形态与民族相对应,这在民族文化定型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伴随性角度看,每个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上,都与宗教具有相伴随发展的特征。分析宗教与民族对应存在的价值与关联发展的意义,是正确处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关键,是增进民族文化共识、发展民族事业的一个重要前提。
- 何长文于凤静
- 关键词:民族宗教和谐社会
- 开掘城市理念 提升鞍山形象
- 2003年
- 城市经营的核心和依据是城市理念。本文从历史延续、产业现状及城市行为、城建风格等方面就鞍山市城市理念的开掘进行了探讨 ,明确了鞍山市诚信、实力。
- 刘业懋于凤静
- 关键词:城市经营
- 反文化的写作与反写作的文化——论新人类文学与媒体之关系
- 新人类文学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群体的文学写作,有的论者也称之为“80后”写作,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影响至今的文学现象。新人类文学作者主要代表人物有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傻傻、春树、孙睿、小饭、蒋峰、胡坚、张佳...
- 于凤静
- 关键词:反文化媒体价值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