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丹妮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除草
  • 3篇苄嘧磺隆
  • 3篇嘧磺隆
  • 3篇抗药
  • 3篇抗药性
  • 3篇放线菌
  • 3篇除草活性
  • 3篇慈姑
  • 2篇稻田
  • 2篇乙酰乳酸合成...
  • 2篇水稻
  • 2篇水稻田
  • 2篇人工抗原
  • 2篇抗原
  • 2篇发酵
  • 2篇发酵条件
  • 2篇靶标
  • 2篇半抗原
  • 1篇丁草胺
  • 1篇毒素

机构

  • 13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作者

  • 13篇付丹妮
  • 8篇纪明山
  • 6篇魏松红
  • 4篇逄若霖
  • 3篇孙中华
  • 2篇张丽莹
  • 2篇李兴海
  • 2篇王黎
  • 2篇祁之秋
  • 2篇程功
  • 2篇杜颖
  • 2篇姜震
  • 1篇陈彦
  • 1篇李斐
  • 1篇谷祖敏
  • 1篇王英姿
  • 1篇郭佳
  • 1篇白雪松

传媒

  • 3篇农药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蔬菜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年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现状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从辽宁省8个地区的番茄种植区中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单孢菌株115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腐霉利的抗药性,并对抗药性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呈现加重的趋势,8个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值分布在0.05~16.30 mg·L^(-1)之间,平均为3.99mg·L^(-1),抗性频率达到83.48%,以中抗菌株为主,但在阜新和盘锦地区检测到高抗菌株。对抗性菌株Bc OS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选抗性菌株在第369位和第373位的氨基酸同时发生突变。
杜颖付丹妮邹益泽白雪松姜震程功纪明山祁之秋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菌腐霉利抗药性分子机制
莠去津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被引量:3
2011年
以除草剂莠去津原药、巯基丙酸等为起始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莠去津的半抗原:2-硫丙酸基-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嗪,并用UV、IR以及NMR等手段证明合成成功,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成功的进行偶联,根据紫外吸收的加和性原理,比较测定半抗原、载体蛋白及偶联物的吸光值,并计算出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的结合比为16:1和6:1。
魏松红逄若霖李兴海付丹妮
关键词:莠去津半抗原人工抗原
野慈姑对苄嘧磺隆非靶标抗性研究
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属泽泻科慈姑属,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是水稻田常见杂草,主要分布于热带以及亚洲的温带地区,兼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以球进行营养繁殖为主,种子具有一定休眠性,是我国水稻主...
赵铂锤付丹妮孙中华纪明山
关键词:苄嘧磺隆
文献传递
东北稻田野慈姑对苄嘧磺隆抗药性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为了明确东北不同稻田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对除草剂苄嘧磺隆的抗性水平,通过整株剂量反应和离体靶标酶活性差异测定了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11个野慈姑种群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供试11个种群整株剂量测定结果均对苄嘧磺隆产生了高水平抗性,且2015—2016年供试种群的抗性水平未产生显著变化。其中,沈阳种群的抗性水平最高,2015年抗性指数为155.96,2016年抗性指数达161.54;离体ALS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舒兰种群和哈尔滨种群抗性指数(2015年分别为1.67和1.10,2016年分别为1.66和1.12)与敏感种群无显著差异,其他9个种群其抗性趋势与整株剂量反应结果相一致。数据还表明,ALS酶活性降低可能是使沈阳种群、榆树种群、绥化种群等9个野慈姑抗性种群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付丹妮赵铂锤陈彦孙中华纪明山
关键词:水稻田抗药性乙酰乳酸合成酶
农药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对农药残留的酶联免疫分析的原理、主要技术环节进行简要的介绍,同时对该法在农药残留检测分析中的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
魏松红逄若霖付丹妮
关键词:农药残留酶联免疫检测
文献传递
抗苄嘧磺隆野慈姑乙酰乳酸合成酶的突变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近年来,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在中国东北稻区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部分稻区使用苄嘧磺隆已无法有效防除该杂草。为了明确野慈姑抗药性发生的根本原因,本试验从分子水平上对野慈姑抗苄嘧磺隆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抗药性(H4)和敏感性(S)野慈姑种群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克隆,比较其DNA序列的差异,确定导致抗药性产生的ALS氨基酸突变位点。结果表明,与敏感性野慈姑ALS基因相比,H4种群第197位脯氨酸(Pro)突变为苏氨酸(Thr),该位点的突变可能是H4野慈姑种群对苄嘧磺隆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ALS第197位Pro突变为Thr致使对苄嘧磺隆产生抗药性是第一次在野慈姑种群中报道。
付丹妮赵铂锤孙中华纪明山
关键词:水稻田
草茎点霉毒素Ⅲ对鸭跖草叶片希尔反应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初步研究草茎点霉毒素Ⅲ对鸭跖草叶片的致病机理。[方法]提取鸭跖草离体叶绿体,通过离体叶绿体光合放氧量测定毒素对希尔反应活力的抑制率。[结果]随着毒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对鸭跖草叶绿体希尔反应的抑制率逐渐增强,毒素质量浓度达到2 000 mg/L时希尔反应活力下降最高,达65.82%。[结论]草茎点霉毒素Ⅲ对鸭跖草叶片希尔反应活力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纪明山郭佳付丹妮赵铂锤
关键词:毒素鸭跖草
除草活性放线菌SYM-2的筛选与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从辽宁省丹东、营口、大连、盘锦、铁岭和沈阳6个地区的蔬菜田采集29份土样,分离得到138株放线菌,用种子萌发法筛选出对马唐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活性的菌株SYM-2,校正抑制率达71.4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钾,无机盐为硫酸镁、氯化钠、硫酸亚铁、氯化锰和磷酸氢二钾时,放线菌SYM-2发酵液校正抑制率显著高于添加其他同类成分的处理。正交试验得到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可溶性淀粉2.0%、硝酸钾0.1%、硫酸镁0.075%、氯化钠0.025%、硫酸亚铁0.001%、氯化锰0.1%、磷酸氢二钾0.025%,优化后发酵液对于马唐的校正抑制率达到84.13%。当该菌株的发酵条件的初始pH值6.0,发酵时间84h,接种量10%,250mL容器装液量100mL,温度32℃时,发酵液的校正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魏松红李斐付丹妮张丽莹王黎
关键词:除草活性放线菌发酵条件
苯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合成嘧霉胺完全抗原并加以鉴定。[方法]对嘧霉胺的结构进行设计,合成N-(4,6-二甲基嘧啶基-2-基)-1,4-苯二胺,通过与琥珀酸酐合成引入羧基得到嘧霉胺的半抗原。用混合酸酐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原,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包被原。[结果]半抗原的结构经~1H NMR以及HPLC-MS确证。经紫外光谱分析,计算得出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的结合比分别为14∶1和8∶1。[结论]通过嘧霉胺半抗原的合理设计,建立快速有效的嘧霉胺ELISA检测方法。
姜震纪明山李兴海付丹妮程功杜颖闫恕
关键词:嘧霉胺半抗原人工抗原
两种除草剂防除杂草稻盆栽药效试验被引量:6
2010年
应用丁草胺和丙草胺对采自丹东、泰州、肇庆的3种杂草稻进行盆栽药效试验。丁草胺和丙草胺在播种0d施药及播种0d和播后10d分2次施药均能有效防除3种杂草稻,其中药后35、45d株防效分别为74.7%~100%、73.1%~100%,药后45d鲜重防效分别为86.2%~100%、67.4%~100%。对辽星1号的安全性试验表明丁草胺和丙草胺不同质量浓度及不同时期施药对水稻移栽苗的根长、分蘖数和叶数均安全。
魏松红付丹妮纪明山谷祖敏祁之秋王英姿
关键词:丁草胺丙草胺杂草稻安全性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