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寒松

作品数:26 被引量:25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油气
  • 14篇盆地
  • 6篇四川盆地
  • 6篇塔里木盆地
  • 5篇地质
  • 5篇运移
  • 5篇勘探
  • 5篇成藏
  • 4篇油气运移
  • 4篇凸起
  • 4篇库勒
  • 4篇阿克库勒凸起
  • 3篇地质条件
  • 3篇油气成藏
  • 3篇龙门山
  • 2篇地震
  • 2篇叠合
  • 2篇叠合盆地
  • 2篇盐岩
  • 2篇油藏

机构

  • 2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6篇代寒松
  • 12篇孙玮
  • 11篇刘树根
  • 7篇赵锡奎
  • 5篇罗志立
  • 4篇李坤
  • 4篇张亚军
  • 4篇洪亮
  • 3篇宋刚练
  • 3篇秦川
  • 3篇张明军
  • 3篇汪华
  • 3篇张静
  • 2篇雍自权
  • 2篇邓宾
  • 2篇张小兵
  • 2篇张志敬
  • 2篇李德星
  • 2篇杨荣军
  • 2篇计雄飞

传媒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新疆地质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四川教育学院...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孔雀河斜坡构造及含油气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孔雀河斜坡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作用,石油地质条件都受到构造演化的影响。本次主要通过对研究区断裂、局部构造的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得出:研究区的构造形成时间与油气的生成、运移时间匹配较好。同时结合生储盖层展布、油气运移等分析,指出研究区龙口、维马克构造带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代寒松赵锡奎宋刚练
关键词:石油地质条件
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发展及对油气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Ro及古地温等资料重建地层的方法,对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恢复其古构造格局。四川盆地燕山运动的主要构造发育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最终形成了三隆三拗的构造格局,即龙门山山前古隆起、川中古隆起、华蓥山-川东南古隆起和川西拗陷、川北拗陷、川鄂拗陷,3个拗陷连在一起形成了以川中、川东南隆起为中心的西、北、东半环状的拗陷的围绕,龙门山山前隆起带则沿龙门山分布。该构造格局的形成,特别是形成的燕山期古隆起对于油气的富集有很重要的指向性,同时对于陆相红层次生气藏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孙玮刘树根韩克猷米色子哈代寒松孙东
关键词:燕山运动古隆起四川盆地
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成才——积极面对挑战
2006年
高校贫困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现状,论述了大学生应正确地面对目前的贫困,以积极的心态树立自助自救观念,奋发图强、刻苦学习,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只要建立良好心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自强不息,努力减轻家庭、学校、社会的负担,不仅能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提升他们的生存适应能力,而且为其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宋刚练邓礼正黎文代寒松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积极心态自强不息
四川汶川大地震与C型俯冲的关系和防震减灾的建议被引量:12
2008年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冲断带,属构造地震。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大陆构造,属C型俯冲(陆内俯冲)模式。C型俯冲不仅控制油气资源分布,还孕育着发震机制。作者从龙门山冲断带地史演化、变形特征、深部地球物理信息,建立起龙门山C型俯冲构造运动模式。汶川大地震发震与此模式的地质构造背景关系密切,是现今发生的陆内俯冲引起的地震。当时可能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这才可能是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原因。汶川大地震可能发生在上地壳底至中地壳深12~24 km的高导层上,属中国陆内俯冲型地震,很可能是太平洋板块推挤中国大陆的远端效应触发作用所引起,与印度板块推挤作用关系不大。
罗志立雍自权刘树根孙玮邓宾杨荣军张全林代寒松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龙门山
米仓山前缘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前景探讨被引量:9
2010年
通过对米仓山周缘震旦系灯影组露头沥青的详细勘测,证实了川北地区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可能性,并提出该区曾发育过较大规模的古油藏。以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米仓山前缘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生、储、盖等油气成藏静态条件;在米仓山地区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动态分析了该区灯影组圈闭及保存条件的发育与演化过程,认为米仓山前缘通南巴地区灯影组油气成藏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保气中心)均为原地性,四中心耦合程度高,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代寒松刘树根孙玮张志敬黄耀宗
关键词:震旦系灯影组古油藏
塔北地区阿克库勒凸起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塔里木盆地北部在盆地的演化发展背景下,经历了基底形成、克拉通边缘坳(裂)陷、挤压隆起、短期坳陷、前陆盆地发展五个阶段。阿克库勒凸起在区域挤压和盐的塑性流动作用下,主要发育加里东期~海西期近EW向、NE向、NW向断裂,这些断裂平面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并成排成带分布,垂向上具有分层性。断层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油气沿断层作垂向运移或穿过断层面作侧向运移,断层也成为阻止油气运移的屏障。阿克库勒凸起局部构造类型主要与断裂有关。断裂构造的性质决定了圈闭类型。受断裂活动影响,研究区油气藏具有多期成藏特点。
计雄飞赵锡奎傅劲翔李坤代寒松曾文超童晨
关键词:阿克库勒凸起运移通道
阿克库勒凸起古生界油气输导体系及运移脊线被引量:2
2008年
勘探成果表明,阿克库勒凸起受长期多次构造叠加影响,具有长期生烃、多期供烃的烃源特征,古生界油气输导体系复杂。在分析输导路径、输导能力及作用的基础上,将其分成断裂型、不整合型、岩溶网络型3类输导系统。利用地震和钻井资料恢复古地貌,分析输导体系的演化及配置关系,认识油气运移的动态过程,指出区域性深大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不整合面(T74、T07、T60)的叠置是油气侧向运移的关键因素,并且油气成藏关键时刻古构造脊线的展布特征决定了油气优先运移的方向和路径。由断层-不整合面-岩溶网络组成的"层-面-网"复式输导系统相互匹配,沿构造脊线呈立体网状阶梯式运移是研究区古生界油气输导体系最鲜明的特点。
李坤赵锡奎张小兵代寒松
关键词:阿克库勒凸起古生界输导体系油气运移塔里木盆地
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地表沥青特征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通过对川西、川北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震旦系-志留系,本文含泥盆系)地表沥青发育及分布的研究,发现龙门山构造带下组合沥青多集中在寒武系以及泥盆系内,而米仓山地区则多集中于震旦系。龙门山北段下组合沥青热演化程度低,属典型的氧化沥青;米仓山地区下组合(震旦系灯影组)沥青热演化程度高,属典型的热裂解沥青。表明两区下组合古油藏后期分别经历了隆升氧化降解、深埋裂解+隆升暴露两个全然不同的过程。通过对天井山泥盆系沥青、寒武系沥青脉以及米仓山灯影组古油藏的详细剖析后,认为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尤其是灯影组)古油藏的发育不仅具有普遍性,更具有规模大的特点。结合研究区钻井资料认为,龙门山、米仓山前缘地区下组合可能存在较好的保存条件,因此下组合(尤其是灯影组)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代寒松刘树根孙玮韩克猷罗志立谢志良黄耀综
关键词:沥青古油藏震旦系龙门山
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白垩系Nahr Umr组砂岩储层物性控制因素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岩芯观察和铸体薄片鉴定,结合物性、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压汞实验等,探讨了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白垩系Nahr Umr组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哈法亚油田白垩系Nahr Umr组B段潮控三角洲相砂岩储层整体呈中孔中渗的物性特征,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孔喉变化较大,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包括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沉积作用影响着孔隙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物性较好储层发育在水动力条件较强且岩石组分结构特征较好的储层中,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起到了显著的改造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了孔隙大量充填,自生矿物和黏土矿物不仅减小了孔隙空间,并造成孔喉堵塞,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改善了储层物性;最优质的储层发育在潮控分流河道相交错层理砂岩中,这类储层具有粒度大、分选好、石英相对含量高、黏土矿物含量低、胶结物含量低、孔隙发育、孔喉半径大的特点,对应的储层物性为中高孔高渗,是研究区储层表征与建模的重点。
吕洲王玉普王友净代寒松朱光亚穆朗枫
关键词:砂岩储层物性白垩系
四川盆地基准井勘探历程回顾及地质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20世纪50年代在四川盆地实施的基准井钻探计划甚为成功,取得了6项显著成果:发现一个盐水温泉,发现中国第一个大气田,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产气层,第一次取得盆地基底信息,发现并证实了四川盆地内的第一个大型古隆起(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成功钻成当时中国最深的一口井。其地质效果可以归纳为:①为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气找油"的石油"大会战"提供了战场选择的依据;②获得四川盆地内完整的地层剖面并在古生界发现4个产气层(二叠系、奥陶系、寒武系和震旦系),为其后寻找大气田提供了方向;③获得的四川盆地基底资料,为中国基础地质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结论认为:一个盆地勘探之初,有计划地钻一些基准井并与地震剖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解释,是全面系统开展区域油气勘探的一套有效方法;20世纪50年代在川中"地台"实施的基准井计划,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战略转移的成功范例,为其后四川盆地近60年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罗志立孙玮代寒松王睿婧
关键词: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地质效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