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生富

作品数:1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解剖学
  • 5篇应用解剖学
  • 3篇岛状
  • 3篇岛状肌皮瓣
  • 3篇动脉
  • 3篇皮瓣
  • 3篇下颌
  • 3篇肌皮
  • 3篇肌皮瓣
  • 2篇应用解剖学研...
  • 2篇入路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颌关节
  • 2篇颞下
  • 2篇颞下颌
  • 2篇颞下颌关节
  • 2篇外科
  • 2篇下颌关节
  • 2篇斜方肌

机构

  • 15篇华西医科大学
  • 5篇四川省肿瘤医...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9篇代生富
  • 14篇靳升荣
  • 4篇陶远孝
  • 4篇陈其光
  • 4篇李华
  • 3篇朱磊
  • 3篇李华
  • 3篇项涛
  • 2篇彭庆恩
  • 2篇宋煜宏
  • 2篇陈道邦
  • 2篇廖文满
  • 2篇周德明
  • 1篇吴宇平
  • 1篇但林芝
  • 1篇廖海星
  • 1篇吴国正
  • 1篇陈建超
  • 1篇樊晋川
  • 1篇王栋

传媒

  • 14篇四川解剖学杂...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6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后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2003年
目的 为临床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观察 198例成年尸体的右侧肋间后动脉与右支气管动脉的共干类型、右侧支气管动脉起点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测量右侧第三肋间后动脉在腋中线的外径。结果 右侧第三肋间后动脉与支气管动脉的共干类型有四种 ;右侧支气管动脉共干起点平对第 2~ 8胸椎 ,右侧第三肋间后动脉在腋中线的外径平均为 0 .78m m± 0 .33m m(0 .0 5 8mm~ 1.8m m,n=137)。
李华宋煜宏代生富陈其光朱磊靳升荣
关键词:肋间后动脉支气管动脉肺癌解剖学动脉灌注治疗
带腹壁下血管腹直肌中部岛状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1997年
为临床腹直肌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男性成尸110例进行研究:(1)对已解剖的74侧测量腹壁下动脉起点距耻骨结节最突出点的距离,起点外径,于长,分支数。(2)与动脉伴行静脉汇入部位及外径进行测量。(3)对20侧巴解剖腹壁浅静脉汇入部位及外径。(4)对8具新鲜成人男性尸体用红色乳胶硫酸钡行腹壁下浅、深血管造影,测其血管显影范围。结果:1.腹壁下动脉96%起于骼外动脉,4%起于股动脉。起点至耻骨结节最高点距离41.80±056cm;起点外径3.05±0.46mm;于长39.9±0.96mm;分支数2.96±0.96支。2腹壁下静脉:均有内、外侧支,与腹壁下动脉伴行,汇入髂外静脉。内侧支粗于外侧支。两支间有丰富交通史,汇入大隐静脉,汇入处内侧支外径:3、07±0.77mm。3.双侧腹壁浅静脉均汇入大隐静脉,汇入处外径为5.88±0.87mm。4.腹壁下动脉、静脉及腹壁残静脉造影显示范围:在脐平面以上8.5-9.0cm至脐平面以下8.5-9,0cm处;内侧至正中线;外侧距腹直肌外侧缘外2.0—2.3cm。讨论:腹在肌中部岛状肌皮瓣以腹壁下血管为蒂,可设计成椭圆形或长方形,血管蒂长,管径粗。在上述范围内切取组织瓣对头颈等方位游离移植,或带血管蒂组织瓣转位移植。洪区隐蔽不影响美观。
靳升荣代生富陶远孝
关键词:腹直肌皮瓣
口腔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改革的探索
1999年
代生富项涛靳升荣
关键词:口腔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改革
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外板复合瓣修复颅前窝缺损的应用解剖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为颅前窝组织缺损一次性修复重建提供研究资料。方法 选择22例国人较新鲜的尸体,经双侧颈总动脉用红色乳胶灌注,进行双侧眶上动脉和滑车上动脉解剖。结果 双侧眶上动脉与滑车上动脉在额部有100%的吻合,并见眶上动脉可达顶骨。二动脉亦与其他颅顶的动脉有吻合。结论 额肌、帽状腱膜、颅骨外板有恒定的血管,血供良好,取其复合组织瓣后,不损其美观,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复合组织瓣。
代生富陈其光李华朱磊靳升荣
关键词:帽状腱膜颅骨外板应用解剖学复合组织瓣
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7
1994年
对57具(114侧)成人标本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血液供应进行研究,57具中肩胛背动脉与颈横动脉共占68.4%,肩胛背动脉单独起于锁骨下动脉占31.6%;颈横动脉起点管径为2.0±0.2mm,肩胛背动脉起点管径为1.9±0.4mm。建议取用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时,应以肩胛背动脉为血管蒂,该蒂长,旋转弧度大,用于修复颅颌颈软组织缺损,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靳升荣陶远孝代生富廖文满
关键词:斜方肌岛状肌皮瓣
颞下颌关节的解剖学观察
1999年
靳升荣代生富
关键词:颞颌关节解剖学
浅谈解剖学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1999年
李华代生富勒升荣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方法教师
经口、咽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为延髓及颈脊髓上段中线腹侧病变切除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1.成人完整颅骨 2 0 0个 ,测枕骨基底部的长、宽和厚 ;2 .在 10具成人头部标本 ,保留颅后窝硬脑膜 ,各脑神经根和血管 ,观察其位置及毗邻 ;3 .2 0具成人头部正中矢状断面标本 ,观察经鼻咽部进入颅腔和椎管的层次结构 ;4.5具头标本经口、鼻咽部逐层解剖至脑干下段及颈脊髓上段 ,观察两侧椎动脉 ,基底动脉、静脉和各脑神经根。结果 :1.枕骨基底部平均长 (2 7.9± 2 .4)mm ,平均宽 (2 0 .3± 2 .6 )mm ,平均厚 (10 .0± 0 .5 )mm ;2 .经解剖后详述了此入路的各层结构。结论 :经口、咽入路适合颅颈交界区中线和骨窗范围的病变切除。
靳升荣代生富李华吴宇平朱磊陶远孝
加强对考试的正确评估被引量:1
1998年
代生富靳升荣
关键词:考试统计指标医学生
斜方-菱形肌岛状肌皮瓣在颅底及颌面肿瘤外科的应用被引量:2
1994年
解剖9具尸体,其中5具新鲜尸体行动脉血管颜料灌注,研究18侧斜方—菱形肌岛状肌皮瓣的血供来源及分支分布,结果显示,该肌皮瓣为肩胛背动脉和颈横动脉降支的双重血供,二者共于起于甲状颈于者占67%,肩胛背动脉单独起于锁骨下动脉者占33%。临床应用该组织瓣6例,一期修复颅底及颅颌部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的组织缺损,获较满意的效果。因此,斜方—菱形肌岛肌皮瓣是颅底及颅颌外科的一个可信赖的组织瓣。
陶远孝代生富靳升荣廖文满陈建超廖海星樊晋川
关键词:斜方肌颅底肿瘤颌面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