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继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史学
  • 3篇国史
  • 2篇大众
  • 2篇中国史
  • 2篇中国通
  • 2篇中国通史
  • 2篇史书
  • 2篇通史
  • 1篇当代大众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特征
  • 1篇中国史书
  • 1篇社会功能
  • 1篇史部
  • 1篇史料
  • 1篇史评
  • 1篇史体
  • 1篇史通
  • 1篇史学变革
  • 1篇史学发展

机构

  • 16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宁德市教师进...

作者

  • 16篇代继华
  • 2篇何多奇
  • 1篇陈朱俊
  • 1篇彭莘

传媒

  • 9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中学历史教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史学工作者的分工
2008年
社会需要历史普及,历史专家的缺位,促成了史学工作者队伍三分天下的局面,即形成了历史专家、中学历史教师和大众史学工作者三大类型。这种局面的形成和类型的划分,有利于发挥三者的专长,形成史学既分工又合作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创作出形式多样的历史作品;有利于史学与其他学科和大众媒体的交叉结合;最终更好地落实史学社会功能,使史学真正赢得学界、大众和社会的欢迎与尊重。
代继华何多奇
关键词:史学工作者
中国古代史论思想评析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在考察中国古代史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古代史论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认为中国古代史论之“非”是主流,占上风;“是”也时隐时现,但始终是支流。并从四个方面对史论思想的若干“是”与“非”作了具体分析和评价。
代继华
关键词:历史评论
“为大众写史”:现实关切与大众史书内容的侧重
2019年
大众史家的现实关切,就是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主动介入社会,以大众史书服务现实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是生发出大众史家确立“为大众写史”宗旨的先决条件。“为大众写史”承现实关切于前,启内容侧重于后,指引大众史家从海量的历史内容中筛选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写作内容:政治史聚焦重大历史事件与爱国主义,社会史青睐大众生活内容,个人史关注人生经历与经验。大众史书的内容侧重丰富了写史内容,有助于增强其社会吸引力,产生了历史回归大众的积极效果,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史学社会功能。
代继华
关键词:现实关切
简论中国古代异传的三大特点
2010年
中国古代人物传记发达,异传是重要形式之一。异传作者的人生经历大多曲折而坎坷,为形成异传写作的特点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条件。异传的主要特点有:立传标准别出心裁,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写作手法灵活多样。异传为今人保留了大量的原始史料,体现了一种传记精神——对生活真实和人性本质的揭示,成为中国史学的一笔宝贵遗产。
代继华
关键词:别出心裁不拘一格
简论20世纪美国的大众史学被引量:8
2009年
历史学只有在专业史学和大众史学兼而有之的状态下,才是真正具有完整意义的一门学科,而时下的史学界偏重专业史学,史学的社会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美国的工业社会、实用主义、多种族特征等原因共同催生出大众史学;史学家关注大众,潜心为大众写作,不少史学作品赢得了大众的青睐,较好地发挥了史学的社会功能。
何多奇代继华
关于中国通史的三点史学思考被引量:6
2003年
中国通史具有将历史过程与历史综合内容合而为一的优势和特征 ,与断代史、专门史相较 ,更能集中地保全和体现历史学的学科特征 ;史学是积极“入世”的一门学科 ,中国通史与史学社会功能息息相关 ;史学社会功能更是促进史书体裁革新的原动力 ;三者之间呈连环相扣的互动之势。明了这种关系 ,有利于改善中国通史的编写 。
代继华
关键词:通史学科特征社会功能
新时期大型中国史书的编纂与史体创新被引量:2
2005年
史书是新时期史学变革诸内容的载体,尤其是大型史书的编撰,史体必须创新。以白寿彝等为代表的史学家在深厚学养基础上,自觉整合多种史书体裁的长处,创造了“新综合体”、“新编年体”与“新纪事本末体”,走出了中国史书编纂的一条新路,显示出中国史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生机。
代继华
关键词:史学变革
“浓妆淡抹总相宜”——陈寅恪与中国通史
2007年
史学大家,即指史学发展过程中那些丰碑式的或高山式的学者。陈寅恪因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深研究;因其孤傲的形象,更因其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为国内外学界所推崇,好评如潮。毫无疑义,陈寅恪,史学大家也。
代继华
关键词:中国通史史学发展陈寅恪隋唐史蒙古史
美国史学的兼容并包与社会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史学要产生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兼容并包来促进史学形式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形式的多元化,史学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去影响社会。美国史学就是一个较好的例证。
代继华
关键词:美国史学兼容并包
和谐:史学方能安身立命
2009年
历史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和谐。时下的中国史学实践活动,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偏重史料、学术性和专家史学,已经成为影响史学安身立命的一大问题。因此,需要动态地分析和鲜明地主张史学理论、历史社会功能和大众史学,明确方向,形成史学整体的和谐格局,推进史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所欢迎。
代继华
关键词:史学理论安身立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