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森
- 作品数:82 被引量:45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目标达到理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风险和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目标达到理论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风险及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心内科急诊住院治疗的首发AMI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软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心内科介入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目标达到理论的心血管风险管理教育。对比分析两组6个月内的心血管风险、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风险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观察组评分为10.06~9.46,对照组评分为9.28~8.15,效应量=0.39;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F=4.285,P=0.016);观察组健康行为表现和心理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达到理论的计划管理适用于首发AMI患者,既可促进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和血糖水平,还可有效改善患者6个月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李晓燕郑明霞段淋佳唐红何森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风险生活质量
- 心率变异性研究进展被引量:96
- 2013年
-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率变异性的降低在一般人群及心血管疾病人群中都预示着不良预后,包括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致死性心律失常、糖尿病神经症等,并且低心率变异性已被证实为心律失常事件和心肌梗死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近年来,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不断改进,并出现一些新的方式,这对于相关疾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洪必莹何森陈晓平
-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系统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病特点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栓栓塞(TE)事件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HCM患者TE事件的发病特点。复合性TE事件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及外周动脉栓塞。结果共纳入537例HCM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2年。随访过程中有42例首次发生TE事件,年发病率为1.9%。其中HCM患者未合并心房颤动,TE事件的年发病率为1.1%;合并心房颤动,年发病率为6.6%。患者发生首次TE事件后,再发事件率较高(26.2%)。患者发生首次TE事件的平均年龄为66.4±13.7岁;≥70岁时,TE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HCM患者的TE事件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且TE事件的再发率较高。
- 鄢晓龙何森陈晓平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血栓栓塞
- 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伴感染的护理一例
- 2016年
- 1病例介绍
患者女,73岁。因“右上臂经桡动脉穿刺术后肿胀伴麻木及水疱4 d”于2015年8月2日急诊收入我院。患者于2015年7月29日在外院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右上臂肿胀、麻木及水疱,当地医院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治疗急诊收至我科。
- 陈长春杨彦何森王雅莉游桂英刘雪慧
-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术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 病例131:30岁男性血压升高、单侧肾脏萎缩伴输尿管畸形
- 2013年
- 患者,男性,30岁,以"发现血压高伴头晕2年"为主诉。2年前因感冒就诊当地医院发现血压增高,诊断为"高血压",血压最高达到223/123mmHg(1mmHg=0.133kPa),偶有头晕,无晕厥黑蒙等症状。2年间间断服用降压药物(剂量及种类不详),血压维持在180/120mmHg左右,为进一步治疗求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母亲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否认肾病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82/128mmHg,心率61次/min,四肢血压对称,心肺无明显异常体征,腹部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
- 刘凯洪碧莹何森彭勇冯佳越陈晓平
- 关键词:血压升高输尿管畸形高血压病史病例血压增高
- 成都市部分社区中老年人脂质蓄积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早期血管损害的关系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脂质蓄积指数(LAP)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亚临床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对成都市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行血生化、血压、腰围、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反射波增强指数(AI)等检查。计算LAP。LAP(男)=[腰围(cm)-65]×三酰甘油(mmol/L),LAP(女)=[腰围(cm)-58]×三酰甘油(mmol/L)。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LAP与心血管危险因素、baPWV、AI的关系。结果 780人(男320人,女460人)资料齐全并纳入分析。男性中,经对数转化的LAP(lg LAP)与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关,而女性lg LAP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总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相关。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男性的lg LAP与baPWV、AI均无相关性;而女性lg LAP与AI呈独立负相关(r=-0.120,P=0.016)。在两种性别人群中LAP均能很好地反映代谢综合征。结论 LAP升高会伴随较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和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女性还会伴随早期血管损伤。
- 王勇阿利曼.巴生何森王斯赵万燕何霁云肖俐王守玉陈晓平
- 关键词: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
- PPARα、β在高血压房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 2013年
- 目的通过研究高血压房颤(h-A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β(PPARα、PPARβ)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房颤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103例h-AF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55例,阵发性房颤48例),以及按照年龄配对选取的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采外周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α、PPAR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结果 PPARαmRNA水平在单纯高血压患者、阵发性h-AF及持续性h-AF中逐渐降低(1.34±0.17、1.09±0.23、0.8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TNF-αmRNA、IL-6mRNA、CRP及IL-1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PPARβmRNA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混杂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提示左心房直径与CRP、IL-1、IL-6mRNA及TNF-αmRNA呈正相关(P均<0.05);而偏相关分析提示PPARαmRNA与CRP、IL-1、IL-6mRNA及TNF-αmRNA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9、-0.532、-0.491和-0.528(P均<0.05)。结论在高血压房颤患者中,炎症相关指标表达的升高可能与心房重塑有密切的关系,并进而导致房颤的发生发展;而PPARα与上述炎症指标呈负相关,可能在调节房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有益作用。
- 邓小明罗晓佳陈晓平何森李龙心万里艳彭勇
-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高血压
- 成都地区中老年城镇人群打鼾情况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 陈晓平吕政兵何森赵丽明
- 介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对X射线辐射剂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比较介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中不同投照体位对X射线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行CAG检查的患者120例,对左冠状动脉常用4个体位左肩位LAO30°+CRA20°、蜘蛛位LAO45°+CAU30°、肝位RAO30°+CAU20°、右肩位RAO30°+CRA20°和右冠状动脉常用2个体位左前斜LAO45°、头位AP+CRA20°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CAG图像质量,Kappa检验图像评价的一致性;收集每位患者手术过程中各体位的剂量面积乘积(DAP)与空气比释动能(AK),比较不同投照体位之间的X射线辐射剂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投照体位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师评价图像质量的一致性为Kappa=0.821,P<0.05。CAG造影不同投照体位DAP值和A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到低依次为蜘蛛位>左肩位>头位>左前斜位>肝位>右肩位。左冠状动脉4个投照体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蜘蛛位>左肩位>肝位>右肩位;左右方向上,左前斜位(蜘蛛位、左肩位)DAP值和AK值显著高于右前斜位(肝位、右肩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蜘蛛位高于左肩位,肝位和右肩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冠状动脉头位和左前斜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冠状动脉造影时不同投照体位对X射线辐射剂量有一定影响,蜘蛛位、左肩位对受照辐射剂量的影响最大,右肩位最小。在满足手术顺利进行及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减少高剂量投照体位造影,合理选择低剂量投照角度以降低患者和医生受到的X射线辐射危害。
- 黄河周轩何森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X射线
- 成都地区高血压病患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77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空腹血糖(FBG)<5.6 mmol/L组65例,FBG≥5.6 mmol/L组112例,收集一般资料;分别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对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各临床变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FBG<5.6 mmol/L组和FBG≥5.6 mmol/L组Pro和Al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33,0.034及0.602,0.031;PP和P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99,0.068及0.571,0.062;无AA型纯合子。以体重指数(BMI)分层后,BMI<25组内,FBG与PPARγ2基因型相关(P=0.029)。以基因型分组比较,PA组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都低于PP组(P<0.05)。结论:成都地区高血压患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空腹血糖水平相关,且携带Ala基因者空腹血糖水平较低,胰岛素抵抗较轻,推测该突变可能有减轻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异常的作用。
- 彭勇陈晓平陈丽蒋凌云毛振兴何森罗晓佳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高血压病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