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
-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2009~2010年北京地区甲型流感监测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009~2010年甲型流感的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北京地区甲型流感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以解放军总医院作为哨点医院,用Real-ti me RT-PCR从流感样病例咽拭子中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监测甲型流感病毒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结果 2 134份标本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575份,阳性率为26.94%,其中甲型H1N1占46.26%,季节性H3N2型占40.70%,H1N1型占3.30%,未分型占9.74%。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年龄分布峰值在20~30岁之间,感染时间分布的2个峰值在第37周和47周,分别以H3N2型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结论 2009~2010年北京地区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为主,其次是H3N2,甲型H1N1取代了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在冬季的流行。应加强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监测,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化有重要意义。
- 张磊何翠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李科刘运喜鲍一丹刘刚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流感样病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体内外培养禽巴氏杆菌C48-3株36kDa黏附蛋白免疫原性的比较
- 为了比较体内外培养禽多杀性巴氏杆菌36kDa黏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别以普通TB培养基和鸡胚尿囊液培养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株,提取荚膜蛋白并制备抗血清。用SDS-PAGE电泳比较两种培养条件下荚膜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
- 严芳何翠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彭清静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 文献传递
- 我国不同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免疫应答初步分析
-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起,尤其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
- 何翠
- 关键词:手足口病免疫应答防控措施发病机制临床症状
-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粘附蛋白Cp39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比较体内外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天然粘附蛋白Cp39和重组粘附蛋白rCp39对小鼠的交叉保护作用。【方法】用NaCl提取法制备鸡胚尿囊液和DSA培养基增殖的C48-3株荚膜蛋白,并用电洗脱方法纯化Cp39蛋白,将rCp39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在大肠杆菌BL21后,用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分别以100μg剂量的鸡胚尿囊液增殖菌体荚膜蛋白、DSA培养基培养菌体荚膜蛋白、纯化的Cp39蛋白和rCp39蛋白通过皮下注射各试验组小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第二次免疫后2周分别以A:1型菌C48-3株(6.7×102cfu)和A:3型菌C51-3株(1.1×103cfu)进行攻毒试验。采集免疫后小鼠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并计算免疫保护率,来评价4种抗原对小鼠的交叉保护效果。【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体内外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的条带和分子量相似,且体内外表达的Cp39蛋白的分子量相同;ELISA结果表明Cp39免疫组小鼠和rCp39免疫组小鼠血清rCp39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保护试验表明,体外增殖菌体荚膜蛋白免疫组小鼠对同源C48-3株和异源C51-3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60%,鸡胚尿囊液增殖菌体荚膜蛋白免疫组小鼠、Cp39免疫组小鼠和rCp39免疫组小鼠对同源C48-3株和异源C51-3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80%。【结论】粘附蛋白Cp39是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中的主要交叉保护抗原,可以作为禽霍乱亚单位疫苗。
-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彭清忠严芳何翠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粘附蛋白免疫原性
- 猪丹毒丝菌天然SpaA和重组SpaA-N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价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本试验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评估了猪丹毒丝菌重组表面保护性抗原A的N端保护区域(rSpaA-N)和天然SpaA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猪丹毒丝菌C43311株SpaA-N以可溶形式表达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GST Bind Resin纯化试剂盒纯化rSpaA-N,采用电洗脱法从猪丹毒丝菌C43311株NaOH提取抗原中纯化天然SpaA,将rSpaA-N、天然SpaA和NaOH提取抗原制成亚单位疫苗,同时设GST及生理盐水对照组,间隔2周分3次皮下免疫小鼠,第3次免疫后2周用100LD50猪丹毒丝菌C43065株进行腹腔攻毒,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体动态变化。【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采用GST Bind Resin纯化试剂盒和电洗脱法纯化得到了66kDa的rSpaA-N和64kDa的天然SpaA,蛋白含量分别为1.34mg/mL和1.26mg/mL,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rSpaA-N和纯化前后的SpaA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免疫剂量的rSpaA-N组、天然SpaA组和NaOH提取抗原组均能完全保护小鼠受强毒株C43065的致死性攻击,而GST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攻毒后全部死亡。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免疫剂量的rSpaA-N组、天然SpaA组和NaOH提取抗原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效价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rSpaA-N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可以作为猪丹毒亚单位疫苗。
-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张磊何翠彭清忠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 关键词:免疫保护亚单位疫苗
-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3株黏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抗原性检测
- 2008年
- 应用PCR从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3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编码36kD黏附蛋白的cp36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以重组质粒pMD18-cp36为模板,用PCR扩增得到编码信号肽除外的成熟黏附蛋白基因cpm36,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QE30中,得到重组质粒pQE30-cpm36,转化大肠杆菌M15,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CPM36,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DNA测序结果表明cp36基因片段大小为1032bp,与已报道的16个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cp3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在76.9%~100%之间。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分子量约为37kD的带有6xHis标签的CPM36蛋白,与预期分子量相符。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抗重组蛋白抗体分别能与CPM36蛋白和多杀性巴氏杆菌36kD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原核表达蛋白具有抗原性,为进一步开展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严芳何翠张磊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 关键词: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黏附蛋白原核表达抗原性
- 禽巴氏杆菌C_(48-3)株成熟黏附蛋白基因cpm39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对禽巴氏杆菌C48-3株编码成熟黏附蛋白的基因cpm39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通过PCR从禽巴氏杆菌C48-3基因组DNA中扩增出cpm39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对目的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Clustal X和Mega 2.1软件将测定的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16种血清型巴氏杆菌株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cpm39基因大小为1002 bp,与已知的16个血清型巴氏杆菌cpm39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1.5%~100%。结论:克隆得到禽巴氏杆菌C48-3株编码成熟黏附蛋白的cpm39基因,该基因在不同血清型巴氏杆菌中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该蛋白可以作为研制预防巴氏杆菌病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彭清忠何翠张磊严芳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 关键词:禽巴氏杆菌克隆同源性
- 猪丹毒丝菌C43065株表面保护性抗原AN端保护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猪丹毒丝菌C43065株表面保护性抗原A(SpaA)N端保护区(SpaA-N),并检测其抗原性。方法:利用PCR方法从猪丹毒丝菌C43065株基因组中扩增出spaA基因片段,构建pMD18-spaA重组质粒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以pMD18-spaA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得到spaA-N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spaA-N,经序列测定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再经IPTG诱导表达GST-SpaA-N融合蛋白并纯化。结果:扩增得到的spaA基因长1881bp,编码由62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诱导表达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64000的GST-SpaA-N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获得了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GST-SpaA-N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猪丹毒丝菌免疫保护性抗原奠定了基础。
-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张磊何翠彭清静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 关键词:原核表达抗原性
-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X-73株omp H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以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国际标准株X-73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得到编码信号肽除外的成熟外膜蛋白H的ompH基因,将ompH基因克隆至pMAL-p2X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L-p2X-ompH,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SDS-PAGE电泳检测IPTG诱导后的表达蛋白.DNA测序结果表明ompH基因片段大小为1 002 bp,与已报道的omp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而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分子质量约为78 ku,与预期的融合蛋白MBP-OmpH分子质量相符,表明成功构建出原核表达质粒并实现了目的蛋白表达,为进一步开展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保护抗原的研究奠定基础.
- 何翠张磊李科恩特马克.布拉提白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 关键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原核表达融合蛋白
- 北京地区2009-2010年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及HA1基因片段特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了解2009年5月-2010年4月间北京地区乙型流感的流行特征及血凝素(HA1)变异情况。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法对流感样疑似病人咽拭子进行乙型流感病毒检测,采用DNA Star软件对HA1基因片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009年5月-2010年4月共收集并检测流感样疑似病例咽拭子样本2 138份,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69例,总阳性率为7.9%,且以2010年2月阳性率最高。乙型流感病毒阳性者平均年龄为(35±24)岁,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28±19)岁(P〈0.001);女性组中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1.8%,显著高于男性组的7.9%(P〈0.015)。HA1片段序列分析显示本地区的乙型流感病毒属于Victoria系,与参考株B/Brisbane/60/2008相比,其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3.4%-99.2%和99.3%-99.7%;2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结论 2009年5月-2010年4月期间北京地区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高峰为2010年1、2月,主要累及的人群为35岁以上的女性。本地区的优势流行株仍属于Victoria系,其抗原性未发生明显改变,提示以往流感疫苗仍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 何翠张磊恩特马克.布拉提白李科刘运喜刘刚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 关键词:乙型流感病毒REAL-TIMERT-PCRHA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