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冬青
-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
-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85-2002年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治疗的361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图,Log-r...
- 余冬青李力
- 文献传递
- 晚期卵巢上皮癌先期化疗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先期化疗对晚期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4例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68例先手术后化疗的患者和26例先期化疗后手术的患者进行远期预后的调查。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图,Log-rank test进行差异性检验,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94例晚期卵巢上皮性癌中,先期化疗组和未行先期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21.6%和21.3%,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先期化疗组中,术后残余灶<2 cm预后好于残余灶≥2 cm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先期化疗不是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先期化疗组中术后残余灶<2 cm的预后好于残余灶≥2 cm。
- 余冬青李力
-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先期化疗
- 广西省8009例妇科肿瘤住院病例构成变化趋势
- 目的:了解广西省近20年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对1985年至2004年间广西省23家医院收治的8009例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构成比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
- 黄薇李力余冬青黄英兰刘燕陈心秋唐步坚
- 文献传递
- 复发性卵巢癌二线化疗临床价值的循证评价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评价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循证评价的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化疗对其生存期影响的所有文献进行复习,对符合循证系统评价的文献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化疗对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4篇文献,循证评价结果显示:①铂类敏感的复发性卵巢癌中,接受了铂类或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二线化疗者的总反应率为58.0%,中位反应率为57.0%。而接受了非铂类药物二线化疗者的总反应率为24.5%,中位反应率为24.2%。两者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中,接受铂类或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二线化疗的总反应率为52.6%,中位反应率为56.3%。而接受非铂类药物二线化疗的总反应率为19.2%,中位反应率为48.67%。两者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选用铂类药物二线化疗的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而用非铂类药二线化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4.5个月,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线化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与对铂类化疗敏感性有关。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二线化疗应遵循个性化原则。为了改善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最佳的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余冬青李力
- 关键词: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化疗
- 影响卵巢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影响卵巢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1985~ 1998年在我科治疗的资料完整的 313例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 ,用 Kaplain- 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 ,生存率差异性用 L og- rank检验进行比较 ,独立的预后因素用 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残余灶大小、淋巴结清扫、化疗疗程等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均 P <0 .0 5 ) ,Cox模型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 ,临床分析、残余灶大小、化疗疗程与卵巢癌的预后有关 (均 P <0 .0 5 )。结论 :临床期别、残余灶、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和化疗疗程是影响卵巢癌的重要顾后因素 ,尽最大可能切除病灶 ,术后规则、足量的化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张洁清余冬青李力唐勇
- 关键词:卵巢癌预后
- 复发性卵巢癌再次手术临床价值的循证评价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对近 5年来国内外发表有关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再次手术对其术后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采用循证评价的方法 ,对 1999年至 2 0 0 3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再次手术对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所有文献进行复习 ,对符合循证系统评价的文献结果进行分析 ,从而评价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再次手术的临床价值。结果 符合循证系统评价的文献共 12篇 ,总样本量为 5 6 3例 ,其中完成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 30 5例 (5 4 2 % )。 8篇文献证实 ,术后残瘤灶大小与其术后生存期呈正比。结论 循证评价证据表明 :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再次手术是可行的 ,对于铂类敏感、局限性复发的患者有意义。但对于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远期的预后仍不能定论。为了改善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 ,最佳的挽救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包括选择最佳的时机和方式完成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 余冬青李力
-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肿瘤复发肿瘤细胞减灭术
- 循证医学在卵巢癌临床工作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4年
- 循证医学强调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进行医学实践,摒弃单凭临床经验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的工作方式。循证医学证据在卵巢癌诊断、预防和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采用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临床指引逐渐使行医模式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
- 余冬青李力
- 关键词:循证医学卵巢癌META分析高危人群
- 广西壮族自治区8009例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近20年间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对1985—2004年间广西壮族自治区23家医院收治的8009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构成比:妇科恶性肿瘤中,构成比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中,1985—1989年、2000—2004年宫颈癌住院患者的构成比呈上升的趋势,从17.48%上升到49.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呈下降的趋势,从30.69%下降到7.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外阴阴道恶性肿瘤、子宫肉瘤等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好发年龄:近10年,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明显前移,从≥60岁前移到<40岁,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地域和职业分布:前10年宫颈癌患者主要集中于城市,构成比为67.1%;后10年却逐渐向农村转移,农村宫颈癌患者构成比达52.6%。(4)手术病理分期或临床分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大多数已经处于Ⅱ、Ⅲ、Ⅳ期,中晚期(Ⅲ、Ⅳ期)的构成比多在60%以上。结论(1)应重点加强对宫颈癌的普查防治工作,同时也要加大对其他妇科肿瘤的防治力度。(2)加大对相应肿瘤标志物、新的诊治方法的发现和研究力度,提高早期诊治率。
- 黄薇李力余冬青黄英兰刘燕陈心秋唐步坚徐红马刚董林红李廉邱映白桦农文政李立曾定元蒋福彦兰鹰叶元唐雄志王丹霞黎惠珍潘燕波莫爱旭吴笑彦雷志英周国萍刘翠苏庆红
- 关键词:宫颈肿瘤流行病学方法
-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在卵巢上皮癌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1例卵巢上皮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图,Log-ranktest进行差异性检验,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早期卵巢上皮癌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提高生存率(P>0.05);晚期卵巢上皮癌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P<0.05);卵巢上皮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组中残余灶<2cm的生存率高于残余灶≥2cm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期别、残余灶、腹膜后淋巴清扫和化疗疗程是卵巢癌上皮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虽然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可以改善卵巢癌患者生存率,但是建议有选择的进行。对残余灶≥2cm的卵巢上皮癌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是没有意义的。
- 余冬青李力
-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 4327例子宫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了解广西子宫恶性肿瘤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对1985~2004年20年间广西23家医院收治的4327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份、患病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住院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尤其以子宫颈癌明显。子宫肉瘤变化不大。子宫颈癌的患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其好发年龄已从大于60岁组前移至小于40岁组。结论:应高度重视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对中青年妇女。
- 黄薇李力余冬青黄英兰唐步坚
- 关键词:子宫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