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对食管癌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顺铂联合放疗,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2年,记录2组的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9.59%)高于对照组(59.18%)(P<0.05);2组CD3+、CD4+细胞阳性率和CD4+/CD8+比值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CD8+细胞阳性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7%,与对照组(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和患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对食管癌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肿瘤复发率、死亡率及CYFRA21-1、SCC-Ag水平,对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治疗安全性好。
- 张森王旸杨峥余杰华松
- 关键词:紫杉醇顺铂食管癌肿瘤标志物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评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安全性,为临床骨转移疼痛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放疗及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bid)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止痛时间、止痛维持时间、主要不良反应;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状况,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 :研究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49.09%,高于对照组的3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止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NRS评分、血清CRP和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疼痛状况,延长止痛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 张森王旸杨峥余杰刘翰文
-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放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
- 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之一,据相关报道指出,其病因可能与生活、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相关,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常表现出进行性吞咽困难,因此,早期难以引起患者重视,等到疾病发现时,患者病情多处于中晚期。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放射、化学治疗为主,而如何有效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对于晚期食管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医疗资源的迅猛发展,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被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癌症的治疗中,且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分析其对患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华松张森余杰杨峥王旸
- 关键词:进行性吞咽困难晚期食管癌直线加速器消化道肿瘤化学治疗
- 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瘤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0年
- 脑转移瘤是一种继发于其他原位性肿瘤的颅内占位病变,前期病情发展缓慢,脑转移瘤患者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期病情发展迅速,此时已无法采取手术治疗,需要采取其他方式延长患者生存期[1,2]。全脑放射治疗以及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均属于放射治疗,因其各有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全脑放射治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瘤对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98例。
- 华松张森余杰杨峥王旸
- 关键词:脑转移瘤全脑放射治疗神经认知功能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术前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生存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术前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2年的生存率为42.50%,3年的生存率为37.50,复发率为25.00%,转移率为17.50%;对照组患者2年的生存率为20.00%,3年的生存率为17.50%,复发率为47.50%,转移率为37.50%。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可显著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华松张森张森余杰
- 关键词:食管癌术前放疗预后
- 扶正消瘤汤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临床症状、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汤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临床症状、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放疗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扶正消瘤汤联合放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困难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M、IgG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困难、胸骨疼痛、呕吐黏液、食欲减退、神疲乏力等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胸骨疼痛、神疲乏力积分明显改善,治疗组各项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瘤汤可明显缓解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情况,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中医证候积分,且不良反应较少。
- 张森何威华华松王旸余杰刘杨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A
- Gamma分布族中位置参数多项式的经验Bayes估计的收敛速度
- 余杰
- 尼龙1010/66共聚物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研究了尼龙1010/66共聚物的熔点、熔程、熔融热和熔融熵等热力学参数与其组成的关系,其相图中最低共熔点时尼龙1010重量比为60~70%,与理论值相近,此时熔点、熔融热和熔融熵最低,熔程最大。
- 王友文朱诚身雷伟余杰
- 关键词:尼龙1010共聚物热力学尼龙66
- 消隐与重构的历史——关于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1985—2005)
- 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在自'新时期'开始以来,有了一个由热到冷、又急剧升温的S形过程.其间因素自然十分复杂,但其中重要的原因则是新启蒙主义的单一思潮以及从'十七年'和'文革'遗留下的本质论的绝对主义方式影响的延续.它在中国...
- 余杰
- 关键词:左翼文学历史变迁
- 文献传递
- 不同放疗方法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对比不同放疗方法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适行放疗,观察组给予三维适型调强放疗,两组都治疗观察6~7周,记录细胞免疫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放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7%(P<0.05)。观察组放疗期间皮肤反应、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疗后的CD3+/CD4+、CD4+/CD8+T细胞比例与放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疗后低于放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疗后的血清生长激素(grow hormone,GH)、催乳素(prolactin,PRL)值低于放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放疗,三维适型调强放疗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保持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应激激素的表达,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张森华松王旸余杰张凯万里新惠双
- 关键词:食管癌细胞免疫功能应激激素催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