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红旗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生保系统
  • 6篇环控生保系统
  • 3篇栽培
  • 3篇植物
  • 3篇人体代谢
  • 3篇航天
  • 3篇航天器
  • 2篇性能试验
  • 2篇载人
  • 2篇舒适性
  • 2篇通风
  • 2篇密封舱
  • 2篇空间站
  • 2篇控制系统
  • 1篇低压
  • 1篇对植
  • 1篇多层隔热材料
  • 1篇氧氮分离
  • 1篇营养液
  • 1篇栽培过程

机构

  • 17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卫星环境...

作者

  • 17篇冯红旗
  • 6篇唐永康
  • 5篇艾为党
  • 5篇刘力涛
  • 4篇杨京松
  • 3篇郭双生
  • 3篇沈韫赜
  • 3篇董文平
  • 3篇彭卓
  • 3篇王康
  • 2篇臧华兵
  • 2篇卞强
  • 2篇吴志强
  • 2篇刘伟波
  • 2篇尚文锦
  • 1篇杨春信
  • 1篇武越
  • 1篇曾固
  • 1篇杨润泽
  • 1篇袁修干

传媒

  • 7篇航天医学与医...
  • 4篇载人航天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真空
  • 1篇上海航天(中...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力/失重条件下密闭舱内温湿度控制系统的通风和换热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在地面条件下研究、评估载人航天飞行中密闭舱内温湿度控制系统的通风和换热特性。方法在实验室密闭舱内构建一个温湿度控制系统,测量舱内不同剖面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分析重力和失重条件下该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效能。结果全面评估了构建的温湿度控制系统重力和失重条件下的温度、湿度控制能力,系统分析了重力和失重条件下的气流分布状态,证明它满足空间站的使用要求。结论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作为密闭舱内温湿度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辅助手段,用于任意重力条件下的密闭舱布局设计和大气环境分析。
傅岚袁修干韩海鹰冯红旗杨春信
关键词:温湿度控制通风换热
适用于极端环境的环控生保热试验设备研制
2023年
为满足环控生保系统真空热试验期间氢气、甲烷和CO_(2)等废气排放,以及CO_(2)气体注入的需求,研制了一种热试验设备。该设备采用加热带加热和多层隔热材料保温相结合的方案使管路温度保持在20℃以上,解决了极端低温下氢气和甲烷中水蒸气冷凝、CO_(2)气体结冰的管路堵塞问题;采用掺混高纯氮气的方案将甲烷气体的浓度降至3.6%以内,低于4.4%的爆炸阈值,解决了甲烷真空排放的安全问题。经真空热试验考核,所研制的热试验设备运行稳定,工作性能满足研制要求。
冯红旗李森杨润泽武越孙娟
关键词:甲烷排放多层隔热材料
空间站梦天舱通风流场试验及仿真分析
2023年
空间站密封舱内的气流分布对航天员长期在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保证密封舱内空气扰动充分,通常都采用顶部送风,底部回风的方式。针对梦天舱航天员活动区通风流场问题,通过流场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气流组织进行分析,采用舒适速度比例、吹风感作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偏差在±15%以内,整个舱内空间风速统计学偏差在±5%以内,模型有效。梦天舱航天员活动区舒适速度比例高达92.15%,吹风感指数均小于40,满足人员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可作为后续载人航天器通风设计、试验、仿真的借鉴。
尚文锦刘桐宇李英斌冯红旗史宝鲁
关键词:空间站安全性舒适性
基于代谢模拟的环控生保系统性能试验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满足长期载人飞行任务环控生保系统地面验证试验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人体代谢模拟试验评价方法。通过采用新型模拟方法以及对原有方法的改进,显著提高了耗氧、二氧化碳排出、产湿、产热和微量有害气体排出等人体代谢模拟结果的精度。利用该方法开展了环控生保系统集成性能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最后对冷凝水水质模型和微量有害气体控制试验方法的改进开展了讨论和展望,有利于提高试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冯红旗刘力涛彭卓杨京松卞强李森
关键词:环控生保系统人体代谢密封舱性能试验
基于流场仿真的空间站睡眠区不同进风口位置睡眠舒适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空间站睡眠区的气流分布对航天员睡眠舒适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为保证睡眠区内空气对流充分,以及航天员的人身安全和舒适性,参照试验样机建立了空间站睡眠区三维模型,选择顶部、侧部、底部三种不同进风口位置,利用Fluent对睡眠区内部空气流场、温度场以及浓度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选取舒适速度比例、换气效率、以及吹风感作为睡眠舒适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显示,底部进风时睡眠区流场均匀性以及舒适速度比例最高,综合效果最佳,可达到优化睡眠区流场的目的,为我国空间站睡眠区的设计提供参考。
刘桐宇刘伟波徐浩尚文锦臧华兵冯红旗
关键词:数值仿真
微重力环境下气泡分离器工作机理及试验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气泡分离器微重力环境下的工作机理和性能,保证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在轨状态下的正常运行。方法通过简化气泡分离器的物理模型及工作过程,抽象出气泡分离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影响气泡分离器收集性能与分离效率的锥角、流量等参数进行分析,之后利用法国NOVESPACE公司的失重飞机,对锥角和流量的具体影响展开试验研究。结果气泡分离器能够在微重力环境下有效工作,不同锥角和流量下的气泡收集性能与排除试验显示,流量在40~50L/h,锥角34°时,气泡分离器工作性能最优,气泡收集性能可达98%以上,排除效率77%以上。结论气泡收集和排除的过程符合理论预期,保证了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微重力环境下的正常运行,可为后续产品设计改进提供指导。
刘桐宇张志春卞强臧华兵冯红旗刘伟波
关键词:微重力气液分离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植物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条件下的植物栽培方法,包括植物培养准备工作、植物培养环境调控、植物营养液配置、植物生长状态观察记录。本方法针对空间环境条件下长期密闭的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的特点,通过建立综合性大型地面受控生态...
郭双生马加炉艾为党唐永康沈韫赜冯红旗
文献传递
2人30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物质流调控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实验平台,进行了2人30天的"人-植物"受控生态系统的大气和水等物质交换和动态平衡调控技术实验,实验过程中对物质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系统内大气、水和食物的闭合度分别达到100.0%、84.5%和9.3%,系统能效比达到59.56g/(kW·m2·d);种植面积为13.5 m2的4种共生植物可以满足1人的呼吸需O2量。初步掌握了密闭生态系统中植物与人之间的物质流特性及其动态平衡调控技术,并认识了系统中人、植物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为推动我国长期载人航天受控生态生保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郭双生董文平艾为党冯红旗唐永康黄志德沈韫赜任锦秦利锋曾固张立红
关键词:物质流
不同粒径组合对植物栽培基质容重及孔性和水吸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粒径对栽培基质容重、孔性和水吸力的影响,以便为空间植物培养提供栽培基质。采用4种基质,即Profile基质(P)、黑陶粒(B)、白陶粒(W)和蛭石(V),各基质按照不同粒径(<1 mm,1~2 mm,2~3 mm)组成设置了10种组合(体积百分比),研究测试不同粒径组合基质的基本理化特性、容重、孔性和水吸力。P和B基质的容重约0.70 g·cm^(–3)。P基质含有较多矿质养分离子;增加小粒径基质颗粒占比,不同组合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均显著增加,但通气孔隙度下降;在10种不同基质组合中,P7(40-60-0)、B8(10-70-20)和W4(10-60-30)分别具有最高的总孔隙度,P8(10-70-20),B1(20-50-30)和W8(10-70-20)具有最高的气水比,P3(50-50-0),B3(50-50-0)和W3(50-50-0)具有最高吸附水量;4种基质的平均总孔隙度和吸水量大小顺序为V>P>B>W。因此,P3(50-50-0)基质和B7(40-60-0)基质具有适中的容重、良好的孔性和较高的水吸力,适用于空间植物栽培。
唐永康沈韫赜艾为党吴志强毛瑞鑫吴浩胡伟冯红旗
关键词:粒径栽培基质容重
一种太空植物栽培大气控制系统
一种太空植物栽培大气控制系统,其包括:用于建立空气环境的栽培室、安装于所述栽培室内的大气环境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大气环境控制模块连接的测控模块;所述大气环境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栽培室连通的通风装置、与所述栽培室固定且与内部...
唐永康吴志强艾为党冯红旗胡清华吴浩刘力涛彭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