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蔓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棉花
  • 2篇控失肥
  • 1篇性状
  • 1篇叶片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棉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育
  • 1篇种植密度
  • 1篇理化特性
  • 1篇棉花生育
  • 1篇棉花叶
  • 1篇棉花叶片
  • 1篇抗虫
  • 1篇抗虫杂交
  • 1篇抗虫杂交棉
  • 1篇花生
  • 1篇花叶
  • 1篇光合特性
  • 1篇不同种植密度

机构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冯蔓
  • 2篇张海鹏
  • 2篇周桃华
  • 2篇文俊

传媒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控失肥对抗虫杂交棉若干理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试验于2011-201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园进行。以荃银2号抗虫杂交棉为材料,研究了控失肥对棉花的理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探讨控失肥对棉花的生理机制,为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1.干物...
冯蔓
关键词:控失肥抗虫杂交棉理化特性产量性状
文献传递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以荃银2号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密度水平,研究密度对转双价(Bt+CPTi)抗虫基因杂交棉群体干物质量、LAI、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主要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量以5.4万株/hm2最大,达164.53g/株。处理M4(5.4万株/hm2)、M5(6.1万株/hm2)最大LAI出现时间比M1(3.3万株/hm2)、M2(4.0万株/hm2)提前15d左右。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在盛花期最高,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密度对棉株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生育期内各处理间光合速率均表现为差异显著,M1(3.3万株/hm2)处理与M5(6.1万株/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3.3万~5.4万株/hm2水平范围内,单位面积内群体质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密度为5.4万株/hm2时皮棉产量最高,为2 071.53kg/hm2。
文俊冯蔓张海鹏周桃华
关键词:棉花生理特性
控失肥对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计控失肥基施,后期追施2次速效肥料和后期追施1次速效肥料2种处理,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控失肥处理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控失肥处理均能保持生育后期有较高的叶面积,并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从而提高群体的光合能力。与对照相比,单株结铃数分别增加了5.32个和3.03个,皮棉产量分别提高12.02%、8.20%,均达极显著差异。而2个控失肥处理之间,后期追施2次速效肥料比后期追施1次速效肥料皮棉增产3.54%,差异显著。
冯蔓文俊张海鹏周桃华
关键词:棉花控失肥光合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