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丽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可用于近眼显示装置的微型OLED显示器
- 介绍一种MICROOLED公司OLED微显示器的驱动控制电路,重点研究其驱动控制和亮度调节方式.根据与一种用于近眼显示图像源的高温多晶硅液晶微显示器的参数对比,确定该OLED微显示器可用作近眼显示图像源.
- 陈建军刘凯丽杨建兵窦亮王绪丰
- 关键词:驱动控制电路亮度调节
- 文献传递
- 基于ARINC818协议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设计
- 2021年
- 航空电子数字视频总线(ARINC818)是针对航空领域高清视频信号远距离传输提出的一种视频接口协议,它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小衰减等特点。研究对ARINC818协议进行了解析,设计了一套光纤传输收发系统,采用FPGA进行视频的编解码,最高可实现6.25 Gbps速率下1920×1080@60 Hz的高清视频传输。经过高低温(-45℃~70℃)环境验证,光纤传输信号在100 m长度内无衰减,视频显示清晰、无串扰。
- 张伟郑德龙刘凯丽刘凯丽
-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视频传输
- 红外触摸屏的多点定位方法
- 一种红外触摸屏的多点定位算法,其特征是它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红外发射装置与红外接收装置的开关,读取光电转换后的电压AD值,然后进行触摸点判断,当判断为多点触摸时,按照倾斜的方向控制红外发射装置与红外接收装置的开关,在新的坐标...
- 单寅朱大虎王绪丰陈建军曹允殷照刘凯丽
- 文献传递
- 基于Kopin公司AM LCD微显示器的头盔显示器数字像源的驱动控制
- 2013年
- 针对Kopin公司的AM LCD微显示器,提出了一种头盔显示器数字像源的设计方法,包括显示器件、驱动方式、时序控制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形成了头盔显示器数字像源的产品实物,满足了相关性能指标的要求。
- 陈建军王勇张小芸刘凯丽曹允
- 关键词:微显示器头盔显示器
- 一种磁辅助激光图案化Micro-LED巨量转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辅助激光图案化Micro‑LED巨量转移方法,步骤:将Micro‑LED芯片阵列与转移基板粘结;将转移基板置于显示基板上方,将显示基板置于磁场上方,并使Micro‑LED芯片阵列的电极与显示基板的电极对...
- 杜正婷王进杨洪宝胡亮李晓剑刘凯丽王璐赵红伟张伟陈建军樊卫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FPGA的高分辨率TCON设计
- 2019年
- 针对定制液晶面板,设计了一款专用TCON时序控制电路板。基于FPGA平台实现双路LVDS视频输入,14路mini-LVDS视频输出,外加多组显示控制时序转换等功能。经实物测试和高低温试验验证,在-55℃至75℃温度范围内工作稳定,性能优异。
- 刘凯丽张伟张伟窦亮
-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数据转换时序控制
- 一种有源Micro-LED显示屏的Gamma校正方法
- 一种有源Micro‑LED显示屏的Gamma校正方法,其特征是在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使用一组DDR3存储器,实现外部视频信号的帧速变换,使视频信号与“子场权值按位扫描”的显示驱动帧频同步;同步后的视频通过查找表的变换,...
- 陈建军赵红伟单寅张小芸王璐杨洪宝张伟刘凯丽
- 透射式硅基液晶微显示器研制被引量:1
- 2015年
-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单色透射式硅基液晶微显示器,详细论述了透射式硅基液晶微显示器的整个研制工艺流程。为实现透射式结构,驱动背板芯片采用SOI CMOS工艺设计并且流片;使用两次键合的工艺完成了驱动背板芯片硅外延层的剥离和转移,掌握了实现透明背板的关键技术;以此透明背板为驱动基板完成了SXGA单色透射式硅基液晶微显示器的研制。
- 杨洪宝杨洪宝李超陈仁军刘凯丽陈仁军王绪丰杨淼
- 关键词:微显示器
- 基于FPGA的光电成像与显示电路设计被引量:1
- 2019年
- 设计了一种以FPGA为核心处理器、CMOS图像传感器为图像输入、硅基OLED微显示器为图像输出的光电成像与显示电路。该电路由传感器板、图像处理板和接口板组成,实现了光电信号的转换、数字图像处理及最终的图像显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扩展性强等优点,对便携式光电成像设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赵红伟刘凯丽张伟张伟
-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成像
- 基于PDM的LED背光调亮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为解决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背光调亮技术的应用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密度调制(PDM:Pulse Density Modulation)的背光调亮算法。对PWM和PDM调亮波形进行了频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PDM的谐波被移到频率更高的位置,避开了电源传导发射试验CE101的测试频段(25 Hz^10 kHz)的范围,从而更容易满足电磁兼容要求。对某产品分别采用PWM和PDM调亮技术进行CE101和负载特性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PWM调亮技术相比,PDM调亮技术的电源电流波形比较平缓,不会跟随调制脉冲出现剧烈的振荡,负载特性具有明显的改善。基于PDM的LED背光调亮技术优势明显,更适合应用在电磁环境复杂、负载特性敏感的领域。
- 陈建军李磊李磊刘凯丽赵丽
- 关键词:脉冲宽度调制脉冲密度调制LED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