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盈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3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语文
  • 2篇文学
  • 2篇文学研究
  • 2篇交往
  • 2篇教学
  • 1篇代文
  • 1篇弟子
  • 1篇读诗
  • 1篇读书
  • 1篇读书人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追求
  • 1篇音乐
  • 1篇音乐性
  • 1篇吟诗
  • 1篇永贞革新
  • 1篇语文教学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课本
  • 1篇语言

机构

  • 1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刘国盈

传媒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教育研究
  • 2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中小学教师培...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7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4
  • 2篇198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索一条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1982年
如何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是很多人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地区、学校、教师正在进行语文教改实验。实验是多种多样的:有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的,有实验新的教学内容的,有探索新的作文途径的,也有狠抓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等等,等等。在众多的实验中,是不是可以探索一条语文教学的新途径?那就是编一套以知识为系列的语文课本,向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知识教学。为什么要这样作呢?理由如下:
刘国盈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改实验知识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语文课本
唐贞元元和年间韩愈刘禹锡关系考辨被引量:2
1993年
中唐时期文学巨匠韩愈与刘禹锡私谊究竟如何?两人之间是否存在巨大的思想分歧?评法批儒运动后人们对此一直持有怀疑。本文从韩、刘“昔遇”及二、三两次相晤进行纵向考证,对所谓“哲学分歧”问题以及韩愈的“谀墓”之嫌做了辩驳。最后指出所谓“思想分歧”是人为的附会,韩、刘之间是一种互相信赖的挚友关系。
刘国盈
关键词:刘禹锡哲学思想永贞革新交往
韩愈和白居易交游考被引量:4
1997年
韩愈和白居易交游考刘国盈在中唐的文坛上,有两大文学改革运动: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韩愈和白居易就是这两大文学改革运动的领袖性人物。然而,这两大领袖性人物的关系,却相当冷淡。李汉编《昌黎先生集》,称“得赋四、古诗二百一十、联句十一、律诗一百六十、杂著六...
刘国盈
关键词:《与元九书》唐代文学研究改革文学艺术追求
这里有成功的教学经验──读<<长相思──名人笔下的老师>>被引量:4
2000年
刘国盈
关键词:教学经验备课教学过程
韩愈行年中的几个问题
1992年
刘国盈
关键词:吏部京师郑氏
韩愈与张籍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对韩愈和张籍的交往作了考证与研究,认为张籍是韩愈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并据张籍的诗文证明:韩愈并非死于“食丹”。
刘国盈
关键词:交往
“双鸟”解
2001年
韩愈《双鸟诗》中的“双鸟”究竟指的是什么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 ,无论从哪一角度看 ,所谓的“双鸟” 。
刘国盈
关键词:文学研究
语文到底“姓”什么?——说语文被引量:1
2001年
刘国盈
关键词:书面语言口头语言
韩愈二事考
1993年
关于韩愈初次到韶的时间,有洪说、樊说、顾说三种。其中顾说是正确的。但由于他的说法有一个毛病和一个漏洞,这就大大影响了他的说法的可信度。 至于韩愈所以要求分司柬都的原因,由于韩愈自己说是为了要照顾韩俞的子女,因而人们就深信不疑。其实韩愈所说只不过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为了避谗。
刘国盈
关键词:傲慢
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所想起的
1982年
在过去的读书人中间,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起于何时?恐怕已不可考。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大概是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题辞》:
刘国盈
关键词:诗三百熟读吟诗文字记载读书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