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不同胃镜模式对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胃镜模式诊断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HGMU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129 516例门诊接受胃镜检查患者,分为普通白光、无痛白光、普通窄带成像(NBI)、无痛NBI,共4组,比较各组之间检出HGMUE的差异。结果共发现HGMUE 668例,总检出率0.52%;普通白光组0.21%(144/68 723)、无痛白光组0.51%(135/26 709)、普通NBI组0.93%(263/28 414)、无痛NBI组2.22%(126/5 670),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GMUE胃镜检查中容易漏诊,选择无痛胃镜NBI模式下观察可以提高检出率。
- 黄涛张红凌颖廖娟杨国栋王显飞陈予刘娟
- 关键词:胃镜窄带成像技术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诊疗意义。方法将48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设为HLAP组,63例非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设为NHLAP组,比较两组入院时血hs-CRP、血脂、淀粉酶(AMY)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1 w内RP的变化。结果 HLAP组入院时的血hs-CRP、TG、TC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NHALP组(P<0.05),而两组血AMY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的1 w内同一时间点,HLAP组的血hs-CRP水平均高于NHLP组(P<0.05),且两组hs-CRP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HLAP组hs-CRP峰值出现在第4 d,NHLAP hs-CRP峰值出现在第3 d。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者的病情相对较重,血hs-CRP的监测对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的评估有重要指导价值。
- 刘娟袁聪满高婷陈予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
- 环状RNA HIPK3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circHIPK3)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126例AP患者为AP组,其中轻度38例,中度43例,重度45例;9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AP患者入院后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86)和死亡组(n=4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circHIPK3的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circHIPK3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AP组的circHIPK3、IL-6、IL-8、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circHIPK3、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circHIPK3的表达水平与IL-6、IL-8、TNF-α水平、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生存组的Cr、CRP、cTn1、CK、BNP、circHIPK3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K、BNP、circHIPK3高水平是影响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P患者血清circHIPK3表达水平异常增加,其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 凌颖王俊袁聪席春晖刘娟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预后
- 一种新型输液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输液器,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套接有塑料针头,所述塑料针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塑料针头、弹片、固定套和挡杆的设置,当医护人员将塑料针头插入输液瓶瓶塞内后,...
- 刘畅刘娟
- 文献传递
- 一种胃肠减压用收纳包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肠减压用收纳包,包括辅助装置和固定块,所述辅助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主体,且主体外部的中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更换装置,且更换装置顶部外部的内部贯穿有收紧带。该胃肠减压用收纳包通过辅助装置、...
- 敬剑英王先艳谢亮谭敏敬雪明郭雪梅罗万红刘娟
- 文献传递
- 缺血性结肠炎18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为分析总结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降低其临床误诊、漏诊率,本研究回顾2012-2015年我院收治的18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就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组18例患者中,男8例,女10例;年龄55-79岁,平均(68.0±7.9)岁;伴高血压、冠心病15例,脑血管疾病7例,糖尿病1例,房颤1例,腹部手术后1例,伴2种伴发疾病者占38.9%(7/18)。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误诊率高达55.6%(10/18)。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病变部位:左半结肠12例(66.7%),右半结肠2例(11.1%),全结肠4例(22.2%)。腹部CT及血管成像发现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3例(16.7%)。结果表明。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左半结肠,多见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其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腹部CT及血管成像对该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刘娟贺莉
-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
-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腮腺及肿瘤体积变化规律
- 马代远刘娟谭榜宪
- 血清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以67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为SBP组,42例单纯肝硬化为肝硬化非SBP组,5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CT、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情况,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PCT、CRP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SBP组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PCT、CRP的变化情况,研究PCT、CRP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预后评估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肝硬化非SBP组PCT血清平均浓度及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SBP组PCT血清平均浓度及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及肝硬化非SBP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CRP在对照组、肝硬化非SBP组及SBP组血清水平及异常率依次升高,任意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CT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切点分别为0.487ng/ml、灵敏度为90.24%,特异度为93.00%,曲线下面积0.835均优于CRP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参数;不同转归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中PCT、CRP下降率比较,治愈好转组PCT、CRP下降率均高于死亡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CT对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娟凌颖袁聪王俊席春晖
- 关键词:肝硬化降钙素原
- 鼻咽癌患者基础腮腺功能的探讨
-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基础腮腺功能。方法:选择病理确诊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人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唾液腺SPECT,分别记录双侧腮腺UI值及EI值,并参考CT影像,进行鼻咽癌患者双侧...
- 刘娟马代远
- 关键词:鼻咽癌
- 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并发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并发PU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5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48 h内均进行胃镜检查,以评估其PU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应用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和CT严重指数评估AP严重程度。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对伴发PU和无PU的AP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患者并发PU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AP患者中,88例患者胃镜检出PU,检出率为56.4%。88例PU患者中,只有28(31.8%)例检测到幽门螺杆菌。2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PU患者中,22例发生胃溃疡,6例同时发生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没有发现单独的十二指肠溃疡;而6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PU患者中,25例发生胃溃疡,26例发生十二指肠溃疡,9例同时发生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酒精源性胰腺炎、吸烟、饮酒、高甘油三酯水平和高C反应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8分与AP患者并发PU显著相关。然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APACHEⅡ评分≥8分(OR=8.54,95%CI:4.52~16.15,P<0.01)是AP患者并发P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患者容易并发PU,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APACHEⅡ评分≥8分是AP患者并发PU的独立危险因素。
- 廖娟袁聪刘娟冯迎春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