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飞
- 作品数:126 被引量:99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西藏北部新生代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与唐古拉山的隆起被引量:81
- 2006年
- 西藏北部唐古拉山地区新生代发育一大型逆冲推覆构造,推覆构造带走向与唐古拉山脉延伸方向一致,主体呈NW-SE向展布,由北部乌兰乌拉湖—巴庆构造带(锋带)、雀莫错—改纳构造带(中带)和南部各拉丹东—鄂碎玛构造带(根带)构成,构造样式上由根带到锋带表现为:高角度叠瓦逆冲构造、褶皱—逆冲构造和中低角度叠瓦逆冲构造,逆冲推覆运动方向由南西向北东,并在推覆构造带北侧发育新生代沱沱河前陆盆地。同构造岩浆侵入体同位素年代学和前陆盆地沉积充填序列演化表明,推覆构造形成时限为67.1~23.8Ma。推覆构造形成演化受控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和其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动力学体制,并造成唐古拉山地区地壳在始新世—渐新世的强烈缩短、增厚和唐古拉山脉的隆起。
- 李亚林王成善伊海生刘志飞李勇
- 关键词:青藏高原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前陆盆地
- 南海深海沉积搬运过程的长期观测
- 刘志飞张艳伟赵玉龙赵绍华王萌温珂林顺张晓栋吴琼李建如徐景平Christophe ColinThomas BlattmannTimothy I.EglintonJ?rg LippoldSamuel Jaccard
- 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河流表层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 王浩刘志飞Wahyoe S.HantoroEdlic SathiamurthyChristophe Colin李建如赵玉龙
-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P/T界线附近粘土矿物研究被引量:15
- 2005年
-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二叠系—三叠系 (P/T)界线附近地层中的粘土矿物分析,显示粘土矿物的组合及含量的变化同粘土矿物的结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同地层组段的变化相一致,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气候、物源及地理条件的变化;同时,伊利石的结晶度也不具有地层梯度的特征。但是,无论是粘土矿物组合还是伊利石结晶度,在P/T界线附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本区当时海洋酸碱度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这可能导致了二叠纪末期海洋生物的大规模灭绝。
- 于开平韩广民杨风丽Mansy J L许长海周祖翼成鑫荣刘志飞傅强
- 关键词:煤山剖面伊利石结晶度灭绝二叠纪末期
- 可可西里盆地早渐新世雅西措群爬升沙纹层理及其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6
- 2004年
- 可可西里盆地早渐新世雅西措群砂岩极其发育爬升沙纹层理,形成于沉积物来源供给太快太多而不能随流体一起迁移,从而产生向上的加积。雅西措群砂岩主要包括迎水坡侵蚀的A型和迎水坡沉积的B1型两种,其中,A型沙纹层理单个层系厚一般约为2cm,爬升角小于7°;B1型沙纹层单个层系厚一般为4cm,爬升角介于10o~20o之间。这两种爬升沙纹层形成于变速流、非稳定流或变速非稳定流,主要归于砂质碎屑流和底流,平均流速在11~60cm/s之间,堆积速度可以达到0.1g/cm2s,发育于浅湖环境的三角洲前缘沉积。雅西措群爬升沙纹层理发育于青藏高原的早渐新世快速隆升作用和全球变冷变干气候条件下。
- 刘志飞王成善金玮
- 关键词:纹层可可西里盆地渐新世沉积环境沉积物来源
- 南海中央海盆中中新世大洋红层的沉积环境和形成机制
- 吕璇刘志飞
- 深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及其沉积效应研究进展
- 2023年
- 深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直接调控深海沉积过程,属于深海科学最关键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层。虽然根据有限的观测发现深海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受控于海洋多尺度运动,与深海底边界层理论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但深海底边界层多时空变化特征对深海沉积过程的影响仍缺少系统的定量研究。结合已有的理论、现场观测、水槽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针对以下要点进行回顾和总结:①深海底边界层流场的基本特征及湍流特性;②潮汐、内波、中尺度涡以及大尺度环流的深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及其沉积效应。可为进一步开展以深海底边界层动力观测为基础的深海沉积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 吕丹妮张艳伟刘志飞赵玉龙阮威涵
- 菲律宾博霍尔海25000年来钙质超微化石和沉积学记录
- 2020年
- 菲律宾博霍尔海是人类食用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主要产地之一。由于受周围陆地的封闭限制,博霍尔海成为古海洋学上研究和考察过去周围海水影响的理想区域。菲律宾–美国联合科学考察队(PhilEx)获得的重力柱状岩芯GC19(125°09.468′N, 9°19.188′E,水深1 421m)位于菲律宾最大的河流之一阿古桑河的北部、以及太平洋浅层水进入的苏里高海峡的西南部。为了解过去25 000年来古生产力随古海洋学的变化,本研究对岩芯下部的钙质超微化石和地球化学元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多项指标来表征古生产力、相对的古海洋学条件、古洋流流速和古河流输入。基于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和指标,共识别出9个事件,对应着博霍尔海多变的古海洋学或古气候条件。结果显示,Emiliania huxleyi以及其他小盾形石在化石组合中占主导地位。对博霍尔海表层水研究之间的差异反映出博霍尔海不同的古环境和古海洋学条件。本研究的数据揭示了钙质超微化石组合的突然变化以及博霍尔海在10 000年左右的变暖和变浅。钙质超微化石的绝对丰度与ePP和TOC表现出不同,这意味着古生产力很有可能受到其他耐受河流条件的浮游植物的影响。此外,平均初级生产力似乎与河流输入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博霍尔海东部的古生产力受河流影响有所提高,同时古气候普遍变暖。
- FERNANDEZ Adrian Raymund CruzFERNANDO Allan Gil Salazar刘志飞
- 关键词:古海洋学古生产力
- 南海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指示东亚季风演化历史?
- 黏土矿物以其示踪洋流变化和揭示物源区同时期气候变化的能力,近年来在南海沉积古环境研究中的地位日益显现.但是,南海黏土矿物能否用于直接指示东亚季风演化历史的研究仍然颇为争议.本研究认为,南海黏土矿物主要受控于物源区供给和洋...
- 刘志飞
- 关键词:南海沉积物黏土矿物东亚季风演化历史
- 文献传递
- 南海陆源碎屑沉积物的源汇过程
- <正>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是全球接收陆源碎屑沉积物最多的半封闭海盆。南海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表层和深水洋流系统,拥有保存完好的半深海沉积物质,使得南海成为全球开展陆源碎屑物质从源到汇研究最合适的边缘海。该报告汇报...
- 刘志飞赵玉龙Christophe ColinKarl StatteggerMartin G.Wiesner张艳伟李夏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