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忠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进修系更多>>
- 相关领域:军事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坐标体系被引量:3
- 2000年
- 所谓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坐标体系 ,就是指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所赖以存在的主、客观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革 ,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的冲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的制约 ,我军“三化”建设的新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它们既是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也是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仔细研究这些条件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对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影响。
- 刘振忠
- 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 军队政治工作学发展展望
- 2000年
- 军队政治工作学的发展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等三个阶段。进入新世纪之际,军队政治工作学的发展应正确把握其所处的“坐标体系”、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着力点、解决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 刘振忠
- 关键词:军队政治工作学
- 聚焦战斗精神培育被引量:5
- 2005年
- 战斗精神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又要有军事实践的磨练 ,还要善于把握影响战斗精神培育的思想症结 ,增强针对性 ,注重养成 ,长期磨练。
- 刘振忠
- 关键词:战斗精神
- 试论邓小平同志揭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理论视角
- 1997年
-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邓小平以其无产阶级战略家、政治家、思想家的敏锐目光和理论视角,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对指导全党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大作用,是澄清各种模糊认识的强大理论武器。 一、全面地审视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斗争格局,在揭示国际形势的特点和趋势中阐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邓小平同志是一个无产阶级战略家,他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分析并非囿于我国国内,而是将其置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战略格局之中,从国际斗争的广阔视角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审时度势,清澈明晰。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邓小平同志就十分关注国际风云变幻。一方面,他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世界格局,作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 刘振忠
-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同志军事斗争
- 论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坐标体系”
- 2001年
-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问的组合构成了该事物的“坐标体系”。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今天我们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其基本依据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即“坐标体系”发生了变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影响制约改革的主、客观条件。
- 刘振忠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 2001年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 ,总结我们党 80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所作的最新概括。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只有依据党的理论、路线、纲领 ,适应时代发展 ,不断改革创新 ,才能充满生机活力。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于指导面向新世纪的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推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改革创新发展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屈明刘振忠邱圣宏
- 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 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发展的根本指针——学习胡锦涛主席关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 2007年
- 胡锦涛主席关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发展的根本指针。认真学习领会胡主席关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必须增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着力点,进一步确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高标准。
- 刘振忠
- 关键词:思想政治建设
- 坚持与时俱进 寻求新的突破——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
- 2003年
-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实际,当前政治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认真反思军队政治工作的价值定位,在政治工作个体价值的开发上寻求突破;全面把握"两个历史性课题"的辩证关系,在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上寻求突破;深刻认识物质利益的本原性,在贯彻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上寻求突破;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在推进政治工作设施手段的高科技化上寻求突破。
- 刘振忠
- 关键词:军队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