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朋成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CSP工艺Fe-3%Si钢初次再结晶退火的晶界特征被引量:1
- 2013年
- 以实验室模拟CSP工艺生产的Fe-3%Si钢为研究对象,采用XRD、EBSD技术研究了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晶粒的取向和晶界结构。结果表明,初次再结晶晶粒中,高斯晶粒在数量上并不占优,优势取向为γ取向。高斯晶粒主要出现在{111}<112>取向晶粒周围,且高斯晶粒周围的晶界类型以25°~55°的大角度晶界和Σ3晶界为主。
- 闫志飞金自力任慧平刘朋成曹晓明张利博
- 关键词:薄板坯连铸连轧取向硅钢晶界特征
- 低碳热轧硅钢显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光学显微镜、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低碳0.33%硅热轧钢板经850℃和950℃组织调整前后的热轧组织、织构和析出物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调整工艺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长大呈等轴状。组织调整前析出相主要是TiN,调整后增加了TiC和Ti(C,N),随着调整温度的提高析出相尺寸增大。组织调整前热轧板表面织构主要聚集在{001}<110>和{112}<110>附近,最大强度为3,中心织构也聚集在{001}<110>和{112}<110>附近,强度达到12。调整后表面织构主要类型和强度不变,中心织构类型不变,但强度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
- 刘朋成金自力任慧平闫志飞曹晓明
- 关键词:织构析出物
- 常化温度对无取向电工钢组织与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
- 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中国作为第三经济体主要国家在电力、航空和航天等领域也有快速的发展,各行业对硅钢的需求和性能要求也不断增加。硅钢的生产水平是一个国家钢铁行业的标志,生产硅钢流程中除了拥有高纯净炼钢工艺外,还必须有高精度的...
- 刘朋成
-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热轧工艺织构演变
- 热轧板初始组织对冷轧无取向硅钢织构演变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研究了27.5 mm热轧板的初始组织(热轧态,850℃退火、950℃退火)对冷轧态和870℃退火的0.5mm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薄板(/%:0.004C、0.33Si、0.38Mn、0.099P、0.007S、0.32Al)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轧后冷轧板织构中{100}〈011〉和{112}〈110〉织构密度明显增大,末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织构密度较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强;经未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中主要为{100}〈011〉、{110}〈011〉和{111}〈112〉,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除{100}〈011〉和{110}〈011〉外还有密度较强的高斯织构。
- 刘朋成金自力任慧平闫志飞张磊
- 基于CSP工艺热轧及冷轧过程3%Si钢组织和织构的演变被引量:1
- 2012年
- 3%Si钢(/%:0.067C、3.09Si、0.34Mn、0.007P、0.003S、0.70Cu、≤0.005Al、0.0080~0.0120N)由50kg真空感应炉冶炼,并在实验室轧机经6道次热轧成3.5mm板,终轧温度850℃,卷取温度650℃,热轧板经常化处理后由4辊可逆轧机6道次冷轧成0.50mm薄板。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表面主要为随机分布较大的等轴晶,中心处由细小等轴晶和长条状晶粒组成,并出现了很强的旋转立方织构{001}〈110〉。经过冷轧,薄板表面出现了很强的α织构和γ织构组分,并且冷轧板保留了热轧的{001}〈110〉旋转立方织构。
- 闫志飞金自力计云萍刘朋成张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