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 2022年
-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赫然在列。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化常识被列为高考语文抽查内容之一。当下高中学生对中国文化常识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的理解、传承,有利于学生从纵深、大范围的文化比较中,正确理解世界、中国文化,有利于学生对当下世界、中国文化纵深、宽泛视域比较下形成正确的认知,进而落实学科德育目标,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认同、自豪感。对此,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方法。
- 刘波
- 关键词:中国教育现代化高中语文教学高考语文爱国主义情怀学科德育
- 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吗
- 2018年
- 生:老师,我在阅读中有个疑惑。蔡元培先生的演说词中,前几段中已经将自己对北大莘莘学子的要求交代得很清楚了,最后一段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
- 刘波
- 关键词:演说词老师
- 《促织》结构布局分析
- 2024年
-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文中,作者对文章布局进行了精心设计。今天,我们试着从几个角度来分析本文布局,探寻作者寄托的深意。一、下层百姓悲惨现实再现1.“成……虫”贯穿故事始终。读完《促织》,梳理文章情节,可以概括为:宫中尚戏征虫、官吏媚上课虫、成名捕虫受责、成妻拜巫卜虫、成名兰若得虫、成子弄虫误杀、成子昏迷化虫、成名三获佳虫、成名角场觇虫、成家献虫获赏、成子化虫醒来、异史氏论成氏。当我们抽取其中的关键词时,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是“成”“虫”,全文主要叙述了关于“成x”和“虫”的事。
- 刘波
- 关键词:《促织》人教版高中语文《聊斋志异》
- 深入文本,体悟孟子民本情怀——《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礼记
- 2020年
- 《寡人之于国也》是体现孟子思想的重要篇目,对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文化理解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孟子针对梁惠王“寡人之民不增多”的困惑,从国内到天下两个层面阐释了自己的王道增民思想,明确引导梁惠王只要做到王道,就可以实现增民,进而实现天下共主的目标,体现了孟子思想中重要的民本情怀。
- 刘波
- 关键词:民本情怀孟子思想深入文本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
- 人生“摇情”之美被引量:1
- 2014年
-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吴声歌曲曲名,相传为南陈后主所创,原词已不可考。此后依曲而作者隋代有杨广、诸葛颖,唐代有张子容、张若虚、温庭筠,明代有高启、吴世忠、唐寅、皇甫涝等人,然而以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成就最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取得了“孤篇压倒全唐”的盛誉,以致人们渐渐淡忘了它的原创作者,反而将它当成了张若虚的代名词。
- 刘波
- 关键词:语文学习阅读知识
- 文本精读:素养培养的智者之路
- 2017年
- 高中“阅读鉴赏”中的精读篇目大都是名家名篇,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性和价值观,是学生获得理性认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却存在被轻视、被抛弃的现象,抑或仅仅对单篇文本进行浅层次的“精读”:一次性完成“文本”的意3Z.建构。所谓的建构无非是文本信息提取、艺术手法的分析。
- 刘波
- 关键词:文本信息提取艺术手法价值观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