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89例治疗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分级与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3年治疗的自发性脑室内出血 89例。结果 Ⅰ级 ,手术与否效果均好。Ⅱ、Ⅲ级手术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 ;Ⅱ级预后优于Ⅲ级 ,Ⅳ级预后极差。结论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可先分级 ,选择治疗方法 。
- 吴虹刘盛明蔡俊杰
- 关键词:自发性脑室内出血预后
- 创伤性脑损伤脑组织NF-κB、TNF-α和血清IL-6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在大鼠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后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将实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制造脑挫伤模型。损伤组分别于伤后6、24、72、120h处死动物,假手术组在术后6、72h分别处死。采用免疫组化,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后NF-κB、TNF-α表达的时序特点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IL-6含量变化特点。结果在假手术组动物的任何存活时间脑组织内均只能观察到很少的NF-κB、TNF-α的免疫反应,血清IL-6的含量低。在损伤动物的脑组织内,围绕损伤灶神经变性区,从伤后6-120h,可观察到逐渐增加的NF-κB、TNF-α的免疫反应,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的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NF-κB、TNF-α的激活是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分子机制。IL-6未参与脑损伤后炎性反应。
- 刘盛明游潮候敏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NF-ΚBTNF-Α继发性脑损伤
- 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1997年
- 为了探索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HAC)作为人工材料修复颅骨缺损的可能性,选健康家兔24只,切除颅顶骨造成缺损,分别用多孔HAC植片及无孔甲基丙烯酸甲脂-苯乙烯共聚物(MMAS)植片修复家兔颅骨缺损,于术后第1,2及3个月处死动物,进行术后反应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术后动物精神状态及活动均正常,无头皮下积液。组织学显示在不同阶段,多孔HAC植片标本有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和新生血管向微孔中生长及成骨细胞形成的骨小梁。界面结构未见异型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无孔MMAS植片表面有纤维膜形成。实验表明,由于HAC具有优良的生物学性能,有可能作为颅骨缺损的修复材料。
- 陈惠贤王文琪刘盛明刘盛明李西坤孟川汪建兴李西坤
- 关键词: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颅骨缺损
- 全文增补中
-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86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病因、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治疗的8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良好55例,中残17例,重残7例,死亡7例。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中,颅内动脉瘤多见(31.8%),脑动静脉畸形次之(18.6%)。常规应用尼莫地平或尼膜同,可行腰穿治疗。
- 刘盛明贾映海王利强孟川吴虹蔡俊杰
- 关键词:蛛网膜下隙出血病因
- 重型颅脑损伤43例的预后与血糖变化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与血糖的关系。方法 分析收治的 4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血糖变化。结果 <5 0岁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无糖尿病、无影响血糖的疾病及排除影响血糖改变的因素 ,共 43例 ,经治疗存活 2 9例 ,死亡 14例 ,入院后患者血糖均增高 ,死亡组血糖明显高于存活组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伤情越重 ,血糖升高明显 ,血糖越高 。
- 吴虹蔡俊杰刘盛明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血糖
- 显微外科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瘤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眼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颈内动脉-眼动脉瘤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和/或CTA及3D-DSA检查证实。手术采用标准翼点入路,首先暴露颈部颈内动脉以备临时阻断。从硬脑膜内外磨除上眶壁、蝶骨嵴和前床突,分离外侧裂,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无血状态下完全分离显露并夹闭瘤颈。结果 14例术后复查CTA显示动脉瘤完全夹闭。预后良好12例,差2例,没有死亡患者。晚期随访10例,随访时间2年,均无神经功能废损。结论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手术前规划非常关键,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瘤并降低病死率的保证。
- 王凡刘盛明蔡俊杰吴虹侯敏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 创伤性脑疝手术治疗4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创伤性脑疝的手术治疗预后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收治创伤性脑疝手术治疗 4 0 0例 ,年龄、性别、致伤原因、伤后至入院手术时间及预后。结果 青壮年多于老年 ,男性多于女性 ,老年预后较差 ,伤后至手术时间影响预后。结论 CT的运用 ,手术器械的改进可改善预后。
- 吴虹刘盛明
- 关键词:创伤性脑疝致伤原因CT预后
- 创伤性脑损伤脑组织NF-kB表达变化规律及PDTC对其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后核转录因子-kB(NF-kB)表达变化规律,以及NF-kB特异性抑制剂PDTC能否减轻继发性脑损伤,以期为治疗颅脑损伤提供新策略。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脑损伤组及脑损伤治疗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后NF-kB表达的变化规律及NF-kB抑制剂PDTC对脑损伤后NF-kB表达的影响。结果在脑损伤组动物的脑组织内,围绕损伤灶神经变性区,从伤后6h到120h,NF-kB表达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高。而PDTC脑损伤治疗组,NF-kB表达较损伤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创伤后NF-kB表达显著增高,NF-kB激活可能是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分子机制。PDTC可能通过抑制NF-kB表达,从而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 刘盛明苑玉清侯敏吴虹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NF-KB继发性脑损伤
- 芒柄花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研究芒柄花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芒柄花黄素高、中、低剂量组,假手术组。给药组术前连续灌胃7d,于末次给药60min后行手术,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后松开,造成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30min再灌注72h后,芒柄花黄素对各组小鼠脑含水量、脑组织中TNF-α、IL-β的影响。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芒柄花黄素能够减轻小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降低脑含水量,降低脑组织中的IL-1β、TNF-α含量。结论芒柄花黄素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有关。
- 吴虹蔡俊杰侯敏刘盛明王凡
- 关键词:植物雌激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
- 脑动静脉畸形分级介入治疗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与并发症。方法全脑造影后再行spetzler&matin分级.按I~Ⅱ级和Ⅲ~V级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I~Ⅱ级完全栓塞率78.6%(22/28),术后并发症轻微;Ⅲ—V级完全栓塞率4.6%(1/22),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脑动静脉畸形I~Ⅱ级应争取一次性完全栓塞加大部栓塞治疗:Ⅲ-V级则宜分次行部分栓塞。
- 王利强刘盛明
- 关键词: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