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职业病
  • 5篇病例
  • 4篇职业病危害
  • 3篇照射
  • 3篇职业病危害因...
  • 3篇健康
  • 3篇健康监护
  • 3篇尘肺
  • 3篇尘肺病
  • 2篇医用
  • 2篇医用诊断
  • 2篇医用诊断X射...
  • 2篇职业病危害控...
  • 2篇职业病危害控...
  • 2篇职业病危害控...
  • 2篇职业健康监护
  • 2篇射线
  • 2篇控制效果评价
  • 2篇放射病
  • 2篇病例分析

机构

  • 16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6篇刘莉
  • 11篇陈贵智
  • 7篇郭晓琴
  • 5篇杨树春
  • 4篇师邱涛
  • 4篇娜仁
  • 2篇志强
  • 2篇张秀英
  • 2篇刘丽丽
  • 1篇张重建
  • 1篇王芬
  • 1篇王成国
  • 1篇苏木坤
  • 1篇郝建梅
  • 1篇赛文
  • 1篇袁辉
  • 1篇吕云飞
  • 1篇邵丽艳
  • 1篇张建国

传媒

  • 5篇职业与健康
  • 3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华北地区第十...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统计与分析
2011年
目的为了解我区2008年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有毒有害因素危害程度,以便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症。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年度报表,对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职业健康监护目标疾病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8年全区169个单位接受了职业健康监护,共体检27 607人,实检率69.45%;检出疑似职业病180人,检出率0.65%;检出职业禁忌症87人,其中已调离职业危害工作岗位的28人。结论我区煤炭等行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滞后,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的工作刻不容缓。
师邱涛刘莉陈贵智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有毒有害因素职业禁忌症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的眼部防护被引量:4
2005年
陈贵智郭晓琴苏木坤杨树春娜仁刘莉
关键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眼晶状体混浊受照剂量X射线照射受照者发生率
某项目以焦炉气为原料合成甲醇装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某以焦炉气为原料合成甲醇装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23种,其中粉尘检测点位15个,合格点位8个,合格率53.3%;检测化学毒物18种,共计201个点位,其中氨的合格率为93.7%,其余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100%;噪声检测涉及37个点位,噪声个体检测5个工种,合格率为40%;照明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煤尘、矽尘、氰化氢、苯并(a)吡、苯系物、硫化氢、萘、二硫化碳等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十分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刘丽丽陈贵智刘莉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2006-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尘肺病新发病例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尘肺病的流行特征和规律,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控制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将新疆地区2006-2012年的尘肺病个案资料由职业病网上直报系统导入Excel 2007电子表格中,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按照病种构成、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及所属工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疆地区尘肺病主要是煤工尘肺、矽肺和水泥尘肺3种类型;所有报告尘肺病的平均接尘工龄为(17.9±9.4)年,平均发病年龄为(54.4±13.6)岁;3种主要的尘肺之间的平均接尘工龄和平均发病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56,F=75.63;P<0.01)。结论:接尘工龄为10~25年是尘肺病的高发期,应重点注意这一阶段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大部分尘肺患者是在退休前后发病,对退休前后粉尘作业人员开展追踪健康体检尤为重要;应加强针对凿岩工的粉尘防护工作。
袁辉王芬刘莉郝建梅张重建
关键词:尘肺病新发病例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新诊断尘肺病病例分析
本文根据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尘肺病年度报表,对各类企业发病情况、尘肺病种类、尘肺病诊断年龄、接尘工龄等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2009年新诊断尘肺病病例以公有经济企业人数为最多,占67.9%。这可...
师邱涛刘莉邵丽艳
关键词:尘肺病病例分析健康监护
呼和浩特市某汽车4S店维修车间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检测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检测按照相应国标方法进行。结果底涂打磨操作位沉降尘检测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33.79%,各点位粉尘超限倍数范围为0.1~1.4,均未超出国家标准;编程区手持气锤操作位噪声检测8 h等效声级为93.5 d B(A),超出相应职业卫生标准[85 d B(A)];电焊工焊帽内眼部紫外辐射检测有效辐照度均值为0.09μW/cm^2,未超出国家0.24μW/cm^2的标准;甲苯、二甲苯等毒物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汽车维修车间生产过程中存在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甲苯、乙苯、二甲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噪声、紫外线辐射等,应加强编程区手持气锤操作人员的防护,必要时采用新设备或者新工艺进行改进。
吕云飞刘莉
关键词:汽车4S店职业病危害
内蒙古自治区重大危险源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师邱涛郭晓琴刘莉陈贵智张秀英
关键词: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
575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总结与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职业健康监护,确保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进行有关项目检查。结果对放射工作人员之间对辐射敏感指标与非放射工作人员对辐射敏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表明我区放射性工作人员职业活动是安全的,我区放射防护措施合理有效。
刘莉陈贵智郭晓琴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
2006—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尘肺病新患病例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了解2006—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新诊断尘肺病患病情况。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2006—2010年度尘肺病报表中的新患病例,对新诊断尘肺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尘肺病病例1 131例,其中新患病例972例,以壹期尘肺为主(80.97%),新患病例中煤工尘肺688例(70.78%);尘肺患病年龄主要分布在41~50岁(44.14%),患病工种以纯采煤工为主(25.51%)。结论尘肺病患病情况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新患病例比例呈上升趋势,表明本区尘肺病防治工作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但形势依然严峻,需引起用人单位和职业病防治机构的高度重视。
刘莉陈贵智师邱涛
关键词:尘肺病
某电解铝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某电解铝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和措施,防止或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法。结果该电解铝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氧化铝粉尘、矽尘、石墨粉尘、氟化物、氟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高温和电磁辐射等。定点检测54个粉尘作业地点,合格作业点47个,合格率87%。测试个体粉尘40个工种,合格工种34个,合格率为85%。对17个接触噪声工种进行噪声检测,其中13个工种的测定结果符合卫生限值的要求,合格率为76.5%。对7种化学毒物及高温、磁场、工频电场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该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能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个别场所职业病危害还较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建议进行整改,落实,使其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限值的要求,防止或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陈贵智刘莉志强张建国
关键词:电解铝职业病危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