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年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涿州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皂甙
  • 3篇三七皂甙
  • 3篇三七皂甙RG...
  • 3篇纤维化
  • 3篇肝癌
  • 3篇肝纤维化
  • 3篇肝纤维化大鼠
  • 2篇亚基
  • 2篇亚群
  • 2篇细胞亚群
  • 2篇线粒体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亚群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RB1
  • 2篇T淋巴细胞
  • 2篇T淋巴细胞亚...
  • 1篇蛋白

机构

  • 12篇涿州市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刘鹏年
  • 5篇武凡
  • 4篇李剑瑜
  • 3篇张霞
  • 3篇王洪斌
  • 2篇于彩霞
  • 2篇柳伟
  • 2篇王会芳
  • 2篇谢飞
  • 2篇石娜
  • 2篇高飞
  • 1篇刘毅
  • 1篇戴富林
  • 1篇柳伟
  • 1篇张杰根
  • 1篇马玉倩
  • 1篇匡铁吉
  • 1篇张路
  • 1篇王国增
  • 1篇朱丽莉

传媒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分泌型磷脂酶A_2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在脑损伤时对脑细胞凋亡及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及其相关介质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18只分为模型组(IR组)、灯盏花素组及假手术组各6只。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IR)模型,用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LA2在脑细胞中的表达,用[3H]标记大肠杆菌膜为底物的液闪方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sPLA2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缺血0.5h再灌注24h,IR组海马与皮质凋亡细胞数均多于假手术组和灯盏花素组(P<0.01)。缺血0.5h再灌注12h,IR组海马sPLA2阳性细胞数及皮质sPLA2细胞数多于假手术组和灯盏花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0.5h再灌注12h,IR组TNF-α、sPLA2及PGE2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和灯盏花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对MCA-IR脑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在于抑制sPLA2的激活、表达及其相关介质的水平。
刘鹏年孙国宗武凡
关键词:灯盏花素脑损伤分泌型磷脂酶A2
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分析
2020年
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截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院经过病理证实的30例肝癌患者,与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身体状况健康的人员,分别创立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试验调查,其中主要对受试者的CD3+、CD3+CD4+和CD3+CD8+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作为观察组的肝癌患者CD3+、CD3+CD4+和CD3+CD8+水平情况明显低于健康人员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于肝癌患者临床诊断方面,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和CD3+CD8+具有显著的参考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鹏年
关键词:肝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与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与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且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癌初发、复发,肝细胞良性肿瘤者60例,分别检测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异常凝血酶原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及异常凝血酶原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以上指标明显高于肝细胞良性肿瘤,P<0.05。结论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与异常凝血酶原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鹏年高雅倩王洪斌
关键词:异常凝血酶原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在不同年龄细菌性肺炎患者中的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对不同年龄细菌性肺炎(BP)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PR)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相关性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其中18岁~35岁患者112例,为青年组;36岁~60岁患者106例,为中年组;>60岁患者108例,为老年组。分别对患者住院24 h内、治疗3 d^5 d后、出院前1 d采集静脉血8.0 ml,检测血清PCT、CPR、IL-6水平,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及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价PCT、CRP和IL-6在不同年龄的B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PCT、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和青年组IL-6水平明显高于中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PCT与CRP呈明显正相关(P<0.01)。中年组和老年组治疗后PCT与IL-6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PCT、CRP和IL-6水平与各组BP患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PCT优于CRP和IL-6。
王会芳于彩霞刘鹏年朱丽莉匡铁吉李健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三七皂苷Rg1对肝纤维化大鼠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在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 S)Rg1干预下,肝纤维化大鼠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的变化和肝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的变化,为开发三七单体Rg1在临床抗纤维化的应用提供详尽的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组、Pn S Rg1组各2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2组用5%CCl4橄榄油按5 m L/kg灌胃制作肝纤维化大鼠模型。Pn S Rg1组在每次CCl4灌胃同时腹腔注射Pn S Rg1(5 mg/kg)用稳态荧光探针标记技术动态观察肝纤维化大鼠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的变化,用荧光偏振法测定肝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和膜的微黏度的改变。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用单因素多组间方差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质子跨膜转运中,肝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能力显著下降(P<0.01)。Pn S Rg1组与对照组相比质子跨膜转运的变化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用单因素多组间方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证实模型组大鼠线粒体膜的流动性显著下降(P<0.01),增加膜的微黏度(P<0.01);而Rg1组与模型组相比增加线粒体膜的流动性(P<0.01),降低膜的微黏度(P<0.01)。结论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能力下降和线粒体膜的流动性显著下降是导致肝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Pn S Rg1通过增加肝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能力和线粒体膜的流动性而防治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的。
李剑瑜刘鹏年张霞穆启梅高飞甄敬辉柳伟石娜武凡
关键词:肝纤维化线粒体三七皂苷RG1
IL-34在肝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4(IL-34)在肝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肝癌患者54例,肝良性肿瘤患者21例,采集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良性肿瘤组织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L-34表达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组织中IL-34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IL-34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IL-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PCR检测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IL-34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IL-34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结论:IL-34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为临床肝癌诊断及治疗提供新参考。
谢飞谢飞张瀚文王洪斌刘鹏年
关键词:肝癌
HS-AFP、CEA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PHC病人接受RFA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HS-AFP、CEA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PHC病人接受RFA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5例接受RFA治疗的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中HS-AFP、CEA水平,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患者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前后PHC患者血中HS-AFP、CEA及CD^(8+)T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CD^(4+)T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治疗后短期临床有效组患者血中HS-AFP、CEA及CD^(8+)T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且CD^(4+)T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HS-AFP、CEA、CD^(8+)T细胞低表达状态患者生成率均明显优于高表达组,CD^(4+)T细胞高表达状态患者生成率均明显优于低表达组;治疗前后HS-AFP、CEA、CD^(8+)T及CD^(4+)T水平均是影响患者治疗临床疗效和生存情况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检测HS-AFP、CEA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PHC病人接受RFA治疗的疗效评估及生存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刘鹏年谢飞王洪斌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T淋巴细胞亚群
三七皂甙Rg1、Rb1对肝纤维化大鼠线粒体DNA三磷酸腺苷酶6、8亚基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Rg1、PnS Rb1干预下,肝纤维化大鼠线粒体DNA三磷酸腺苷(adenine triphosphate,ATP)酶6亚基、ATP酶8亚基的基因突变和ATP含量变化。方法 96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组、PnS Rg1组、PnS Rb1组各2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用5%CCl4橄榄油按5 ml/kg灌胃制作肝纤维化大鼠模型。PnS Rg1组在每次CCl4灌胃同时腹腔注射PnSRg1(5 mg/kg)。PnS Rb1组在每次CCl4灌胃同时腹腔注射Rb1(5 mg/kg)。用生物发光法测定各组大鼠实验前及实验开始2、4、6周末时线粒体内ATP含量并比较。提取肝细胞线粒体总RNA,逆转录为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omplementary DNA,cDNA),用基因重组、测序,通过GenBank与线粒体DNA已知序列进行比较,研究PnS Rg1、PnS Rb1干预6周后线粒体DNA的ATP酶6亚基7904-8584区域和ATP酶8亚基7743-7946区域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线粒体DNA ATP酶6亚基7904-8584区域有3处突变:C8294G、T8505G、G8584A。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突变增加有显著性意义(P<0.01)。PnS Rg1组、PnS Rb1组与对照组相比突变增加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ATP酶8亚基7743-7946区域有2处突变:A7797non、T7863C。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突变增加有显著性意义(P<0.01)。PnS Rg1、Rb1组与对照组相比突变增加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3)各组肝纤维化大鼠线粒体ATP含量与CCl4处理时间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s检验r=-0.935,呈负相关。(4)肝纤维化大鼠线粒体内ATP含量与ATP酶6亚基突变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s检验r=-0.943,呈负相关;肝纤维化大鼠线粒体内ATP含量与ATP酶8亚基突变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s检验r=-0.961,呈负相关。结论 PnS Rg1、Rb1可以显著抑制线粒体ATP含量下降,可以显著抑制线粒体DNA ATP酶6亚基、ATP酶8亚基突变,从而推断PnS Rg1、Rb1可能通过减�
李剑瑜刘鹏年张霞穆启梅柳伟刘强武凡
关键词:肝纤维化三七皂甙RG1WISTAR大鼠
三七皂甙Rg1对肝纤维化大鼠线粒体ATPase6、8亚基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李剑瑜高飞张霞穆启梅刘鹏年甄敬辉石娜柳伟武凡
肝纤维化是很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缺乏精确的指标,机理还需深入研究,治疗缺乏肯定有效的药物。该课题利用血清学,组织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系统研究,改进II型分泌性磷脂酶A2的检测方法,探讨肝...
关键词:
关键词:肝纤维化三七皂甙药物防治
创伤性休克患者输血中出现类B反应1例报道
2011年
涿州市医院外科接收创伤性休克患者1例,在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罕见的类B反应,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9岁,于2010年7月26日15:00因车祸2h后入院。查体:全身多处创伤,面色苍白,心率稍快,
李剑瑜刘鹏年于彩霞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输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