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占永立

作品数:213 被引量:1,01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2篇肾病
  • 64篇中医
  • 34篇肾炎
  • 34篇肾脏
  • 34篇病理
  • 32篇IGA肾病
  • 28篇肾小球
  • 28篇肾脏病
  • 28篇中医药
  • 27篇膜性
  • 26篇膜性肾病
  • 24篇病案
  • 21篇肾衰
  • 20篇益气
  • 20篇中医证
  • 19篇药疗
  • 19篇药疗法
  • 19篇医药疗法
  • 19篇中医药疗法
  • 18篇证候

机构

  • 209篇中国中医科学...
  • 4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南阳理工学院
  • 2篇湖北省中医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研究...
  • 2篇北京中医医院...
  • 2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福建省第二人...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211篇占永立
  • 43篇杨丽平
  • 39篇李深
  • 34篇王丽
  • 30篇饶向荣
  • 28篇李秀英
  • 22篇冒慧敏
  • 21篇马放
  • 20篇赵宇
  • 19篇韩东彦
  • 19篇王宇阳
  • 15篇张改华
  • 15篇陈静
  • 14篇路晓光
  • 13篇李平
  • 8篇刘文军
  • 7篇岳玉和
  • 6篇戴希文
  • 6篇刘慧洁
  • 5篇赵琛

传媒

  • 65篇中国中西医结...
  • 33篇中医杂志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6篇中华肾病研究...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世界中医药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北京中医药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2016年中...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9篇2022
  • 8篇2021
  • 15篇2020
  • 11篇2019
  • 14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12篇2014
  • 15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13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2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阴火学说探讨IgA肾病的中医治疗
2023年
IgA肾病(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中医基本病机以脾肾气虚兼湿热为主。阴火学说为李东垣学术思想重要组成部分,阴火的病机为脾胃元气亏虚,阴火内生,治法主要为“补中、升阳、降火”。IgAN的基本病机与阴火病机相似,故可取法东垣,以“补中升阳、除湿降火”之法治疗脾肾气虚兼湿热型IgAN。本虚为主者,以补中之剂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培补中气,加用升阳风药如柴胡、升麻、羌活等调理气机,以引阳气上升,复元气于本位以补中。标实为重者,若湿重于热,需以淡渗之品如茯苓、猪苓、泽泻等利湿,加用升阳风药如葛根、升麻、防风、柴胡等,升提清气鼓舞脾胃,以其辛散之性,风动胜湿;若热重于湿,需在补中药基础上,以苦寒之品如黄连、黄柏、黄芩等降泻阴火,加用升阳风药如防风、羌活、柴胡、升麻等升散阴火。如此,中虚得补,湿热得除,阳气得升,元气来复,则阴火自消。用宜从权,临证需斟酌比例,执简驭繁。
任飞鸿金秋百刘童童占永立
关键词:阴火学说升阳法IGAN脾肾气虚湿热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C_3肾小球病?
2018年
病例 王某某,男,33岁,主因“反复蛋白尿4年,血肌酐持续升高半年”,2017年5月4日再次收住入院。
马放占永立张改华李深
关键词:IGA肾病毛细血管肾小球病C3蛋白尿血肌酐
17例肾性恶性高血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年内收治的17例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7例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中,肾实性高血压16例(94.1%),肾血管性高血压1例(5.88%);平均年龄35.9岁;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47.06%),肾病综合征5例(29.41%),狼疮性肾炎3例(17.65%),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5.88%);16例患者肾功能异常,其中表现为肾功能快速进展者3例(13.78%),进行性慢性肾功能损害13例(81.25%);B超显示双肾大小正常者11例(64.71%),轻度萎缩者6例(35.29%),肾脏结构正常者2例(11.76%),异常者15例(88.24%);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湿浊(或湿热)内蕴13例(76.47%),其他类型4例(23.53%)。肾脏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病变为主者15例(88.235%),其中增生硬化型IgA肾病6例(29.41%),肾小管间质性疾病1例(5.88%),肾血管性疾病1例(5.88%)。16例肾功能异常患者,治疗3个月后,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25.0%。结论:肾性恶性血压主要以肾实质性高血压为主,患者年龄较轻,其靶器官损害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慢性肾衰竭及肾功能快速进展,肾脏萎缩虽然不明显,但肾脏结构多数异常;肾脏病理改变以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为主,尤其是增生硬化性IgA肾病最为常见;中医病机特点主要为气虚血瘀,湿浊(或湿热)内蕴;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差。
占永立李秀英李深王丽赵宇
关键词:恶性高血压慢性肾衰竭病因
“去菀陈莝”法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李茜占永立
膜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与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膜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M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27例HBV-MN和3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中医证候等方面的异同。结果:(1)临床表现:HBV-MN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IMN组(P<0.05);两组临床表现构成比经Fisher精确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肾脏病理:两组均以Ⅰ期、Ⅱ期膜性肾病常见,肾脏病理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检查,两组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肾血管等各项病理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荧光检查,HBV-MN组表现为多种免疫复合物、多部位、高强度沉积,而IMN组主要以IgG、C3在上皮下和基底膜高强度沉积。(3)中医证候:本虚证中,两组均以脾肾气虚所占比例最高,而且两组本虚证候分布及各项本虚证候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标实证中,HBV-MN组湿热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IMN组(P<0.05),而IMN组中血瘀证和水气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HBV-MN组(P<0.05)。HBV-MN组湿热证候积分明显大于IMN组(P<0.05),而IMN组血瘀证候积分明显大于HBV-MN组(P<0.01)。结论:HBV-MN多发于男性中、青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合并肾病综合征;病理特征为多种免疫复合物、多部位、高强度沉积,以Ⅰ期、Ⅱ期膜性肾病常见;中医证候以脾肾气虚挟湿热为主。
杨丽平占永立李秀英饶向荣李深王丽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
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肾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免疫反应等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属中医学"水肿"、"肾风"、"腰痛"、"血尿"等范畴。热毒是慢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中重要的致病因素,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从对毒邪的认识、热毒对慢性肾炎的致病机理、清热解毒法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论述清热解毒法在治疗慢性肾炎中的重要作用。
陈静杨丽平米齐悦占永立
关键词:清热解毒法毒邪清热化瘀瘀毒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合理使用中成药被引量:4
2013年
中成药是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使用的情况。笔者探讨了CRF患者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原因和类型:辨证依据不足、药不对证,不符合中医辨证用药的原则;重复用药;违反中医"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不熟悉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等。提出了CRF患者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建议: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辨证使用中成药;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西医医生,可根据CRF患者脾肾阳(气)虚、湿瘀互阻、浊毒内蕴的中医核心病机,选择具有健脾益肾、活血化瘀、利湿降浊中成药如尿毒清颗粒、肾衰宁胶囊等作为基本用药,其他则根据病人在某一阶段的中医证型特点或某些特定中医证型选择相关中成药如肺肾阳(气)虚者,加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等;尽量避免中成药与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与同类中成药之间联合使用;提高医生及CRF患者合理使用中成药的自觉性等。
占永立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中成药辨证论治
从肺论治肾病的中西医理论依据与临床实践
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肺气亏虚、卫表不固,继而感受外邪是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肾病从肺论治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一定的疗效,本文较为系统阐述了肺失宣降与肾病水肿的关系,肺气亏虚、外感风热毒邪在肾病发生发...
占永立陈静
关键词:肾脏病发病机制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的远期并发征-戴希文学术思想介绍
<正>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failure,ESRF)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长期HD的慢性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现将戴希文教授中...
占永立
文献传递
益气清热膏对氨基核苷嘌呤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肾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益气清热膏对氨基嘌呤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AN模型造模后第3、10、15天大鼠肾组织中wnt4、wnt5a、β-catenin、GSK-3β、FE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第15天,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清热膏可以抑制PAN大鼠模型wnt4、β-catenin、GSK-3β和FEN蛋白的表达(P<0.05,P<0.01),并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益气清热膏作用靶点逐渐增多。结论:益气清热膏可以降低PAN大鼠模型肾组织wnt4、β-catenin、GSK-3β、FE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降低蛋白尿、修复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杨丽平刘咏梅占永立刘慧洁孙雪艳冒慧敏马放李平
关键词:足细胞损伤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