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星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4篇内镜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鼻炎
  • 3篇变应性
  • 3篇变应性鼻炎
  • 2篇蛋白
  • 2篇注气
  • 2篇颌下
  • 2篇颌下腺
  • 2篇息肉
  • 2篇疗效
  • 2篇内镜手术
  • 2篇内窥镜
  • 2篇内窥镜检
  • 2篇内窥镜检查
  • 2篇镜检
  • 2篇窥镜
  • 2篇活性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二...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肇庆市第二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3篇卢星
  • 7篇黄晓明
  • 6篇耿曼英
  • 6篇郑亿庆
  • 5篇孙伟
  • 5篇闫保星
  • 3篇张慧
  • 2篇孟令浩
  • 2篇罗小宁
  • 2篇李卫红
  • 2篇蔡谦
  • 1篇李金奇
  • 1篇苏磊
  • 1篇魏秀芬
  • 1篇梁蔚文
  • 1篇王蕾
  • 1篇韩萍
  • 1篇彭解人
  • 1篇梁发雅
  • 1篇陈秋坚

传媒

  • 4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表面活性蛋白D与IL-16在变应性鼻炎及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IL-16在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二者在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1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黏膜组织(变应性鼻炎组...
孟令浩耿曼英闫保星卢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鼻息肉肺表面活性蛋白
单纯手法复位与合并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比较单纯手法复位与合并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对84例BPPV患者采取随机对照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42例予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组42例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金纳多滴剂。7d、28d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半年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痊愈率为78.57%,总有效率为92.8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00%和80.95%,P<0.05);治疗28d后,治疗组痊愈率为80.95%,总有效率为95.24%,与对照组(分别为71.43%和90.48%)比较无差异(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3例(7.14%)复发,对照组7例(16.67%)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位法治疗BPPV有效、简便、安全,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配合药物综合治疗近期能缓解症状,缩短治愈时间。
张慧耿曼英闫保星卢星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药物疗法
内镜下小切口下颌下腺切除术和传统手术的对照被引量:2
2009年
我们从2004年3月~2007年12月开展了内镜下小切口下颌下腺切除术,并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评估这一技术是否有效、可行并安全的。
黄晓明罗小宁卢星郑亿庆
手术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后组颅神经麻痹的严重吞咽困难——附15例经验被引量:10
2007年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放射性后组颅神经麻痹并发严重吞咽困难是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言语不清、进食呛咳、吞咽困难和吸入性肺炎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最终多因并发肺炎、恶病质死亡。该类患者的处理少见详尽的报道。为此,本研究探讨鼻咽癌放射性后组颅神经麻痹的严重吞咽障碍的外科治疗方式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994年11月至2006年12月于中山二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鼻咽癌放射性后组颅神经麻痹的严重吞咽障碍的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症状及体征、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11例接受单程放疗者出现后组颅神经损害的严重吞咽困难的潜伏期为24~144个月,中位潜伏期60个月。4例再程放疗者潜伏期分别为6~36个月。舌下和迷走神经同时损伤最常见11例,其次为三对后组颅神经损伤3例、四对后组颅神经损伤1例。给予足量敏感抗生素控制吸入性肺炎后,进行手术治疗,包括12例局麻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和胃造瘘术,气管切开插管行全喉切除术2例和喉隔绝术1例。若有III度呼吸困难者行气管切开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二日经造瘘口进食顺利,1例患者出现造瘘口感染,经抗炎缓解。所有吸入性肺炎被治愈。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后组颅神经麻痹的严重吞咽困难的有效手段,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或胃造瘘术值得推荐,早期及时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黄晓明卢星彭解人郑亿庆孙伟
关键词:鼻咽癌吞咽障碍颅神经损伤手术
CDK4和p16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CDK4、p16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CDK4和p1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分别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在喉鳞状细胞癌中CDK4、p16的表达率分别为63.3%、46.7%,在癌旁组织中CDK4、p16的表达率分别为25%、90%。CDK4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p16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CDK4与p16的表达呈负相关(rs=-0.786,P<0.05)。结论:p16的低表达和CDK4的高表达可能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p16的低表达可能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张俊星耿曼英苏磊张慧卢星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CDK4P16
IL-4/STAT6在变应性鼻炎豚鼠鼻黏膜的表达及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IL-4/STAT-6在变应性鼻炎豚鼠鼻黏膜的表达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对其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方法:45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变应性鼻炎无干预组(AR组)和变应性鼻炎糖皮质激素干预组(Glu组),每组15只。其中AR、Glu组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法制备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NC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卵清白蛋白进行同步处理。动物建模后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每次50μl/侧)治疗,每天2次,连续5d。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及鼻黏膜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豚鼠鼻黏膜中IL-4、STAT6蛋白的表达并观察其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与NC组比较,AR组豚鼠喷嚏及搔鼻次数明显增加,IL-4、STAT6表达增强;与AR组比较,Glu组激素干预后豚鼠喷嚏及搔鼻次数明显减少,IL-4、STAT6表达减弱,NC组与Glu组相比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IL-4/STAT6在Th2分化中起关键作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干预后可以通过影响IL-4/STAT6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张慧耿曼英闫保星卢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
经胸前入路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创伤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经胸前人路的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大小.方法 选择2006年11月至2008年2月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肿物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内镜组:25例行经胸前人路的无注气内镜甲状腺手术;传统手术组:22例行传统甲状腺手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血中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serum C-rea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术后12,24及48 h 3个时间点,两组间WB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72、1.774、2.039,P>0.05),C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27、-1.701、-1.813,P>0.05),IL-6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98、-2.019、-1.121,P>0.05).结论 经胸前人路的无注气内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的创伤与传统手术相比虽未达到微创的标准,但并不增加对机体的创伤.
卢星黄晓明孙伟梁蔚文蔡谦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双侧腺叶病变单侧胸前入路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单侧胸前入路内镜手术与传统术式在处理甲状腺双侧腺叶病变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将2006年6月-2008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无注气内镜单侧胸前入路甲状腺双侧腺叶手术的患者20例设为内镜组,同期传统手术病例24例作为传统手术组。内镜组病例入选标准:既往无甲状腺等颈部疾病手术病史,无放疗史;结合术前CT和甲状腺功能检查选择考虑为良性肿块性病变。两侧瘤体直径均小于4cm,其中有一侧的瘤体直径要小于2cm,位于腺叶的中下部,并且靠近腺体表面。两组比较指标为术式、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美容效果、切口疼痛情况。结果内镜组和传统手术组病例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在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内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美观性好,但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随访6个月至2年,两组均无永久性声带麻痹和低钙血症出现,无复发病例。内镜组有1例发生术后皮下血肿;1例发生暂时性声带麻痹,1个月后恢复。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14,P=0.201)。结论无注气内镜单侧胸前入路可以很好地对经选择的甲状腺双侧腺叶的病变进行处理,和传统手术比较,美观效果显著。
蔡谦黄晓明孙伟郑亿庆卢星郭明明陈斌梁发雅韩萍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甲状腺切除术
无注气内镜下小切口颌下腺切除术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无注气内镜下小切口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2例颌下腺炎或颌下腺良性肿瘤的患者采用内镜下小切口颌下腺切除术,切口位于下颌骨下缘1.5cm,长度2~2.5cm。结果所有12例患者均于内镜下完整切除颌下腺及肿物。术后病理:7例是混合瘤、4例是慢性颌下腺炎、1例颌下腺表皮样囊肿。手术时间50~80min,平均为(63.8±9.1)min,术中出血10~40mL,平均为(25.8±10.4)mL。没有手术并发症,无1例中转手术,术后仅遗留小切口疤痕,美容效果好。结论内镜下小切口颌下腺切除术是可行的,操作相对简单,便于中转,术后美观好,为临床治疗颌下腺良性疾病提供一种新术式。
罗小宁黄晓明卢星郑亿庆
关键词:微创内镜颌下腺
肺表面活性蛋白D与IL-16在变应性鼻炎及鼻息肉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及IL-16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和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P-D及IL-16在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15例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黏膜组织(变应性鼻炎组)、15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15例下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SP-D及IL-16表达。结果:SP-D、IL-16在3组中均有表达,但在变应性鼻炎组和鼻息肉组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SP-D和IL-16在变应性鼻炎组和鼻息肉组中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D及IL-16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均有表达。SP-D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的炎症反应过程。IL-16是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病变中重要的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并增强了嗜酸粒细胞的局部作用,参与了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的病变过程。
孟令浩耿曼英闫保星卢星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蛋白D鼻炎变应性鼻息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