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红星

作品数:6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油类
  • 4篇油类污染
  • 4篇油类污染物
  • 4篇石油类
  • 4篇石油类污染
  • 4篇石油类污染物
  • 4篇污染
  • 4篇污染物
  • 2篇迁移
  • 2篇黄土
  • 1篇地区环境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炸药
  • 1篇失效特性
  • 1篇竖向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水污染
  • 1篇水污染控制
  • 1篇破片
  • 1篇迁移转化规律

机构

  • 6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长庆石油勘探...

作者

  • 6篇史红星
  • 4篇黄廷林
  • 1篇李艳艳
  • 1篇李仲恺
  • 1篇任磊

传媒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NAPL态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中迁移的稳态数学模型被引量:11
2003年
根据NAPL态石油类污染物迁移的特点 ,建立了NAPL态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的稳态数学模型 ,提出了综合污染系数的概念 ;根据延安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和石油类污染物的特性测定了NAPL态石油类污染物对黄土的综合污染系数S =6~ 8。最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能够较好吻合。
黄廷林李仲恺史红星
关键词:黄土迁移数学模型
黄土地区石油类挥发试验与挥发动力学被引量:16
2003年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的挥发迁移及其动力学过程 ,结果表明 ,温度和风速是影响石油类污染物挥发迁移的最重要因素 ,温度升高 ,风速增大都可使挥发迁移速度提高 0 .5~ 5倍以上 ;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挥发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较好描述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 ,建立了石油类污染物在延安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挥发迁移的动力学模型 。
黄廷林史红星
关键词:石油类污染物黄土地区挥发动力学动力学模型
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中竖向迁移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3
2001年
通过室内土柱淋滤动态试验 ,模拟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饱水条件下在黄土地区土壤中竖向迁移的过程 ,初步探讨了石油类污染物在该类土壤中的竖向迁移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 ,黄土对石油类有很强的截留能力 ,石油类很难向土壤深层迁移 ,土壤中可检出的石油类最大迁移深度为 3 0 cm.然而石油类以水溶相向深层土壤的微量迁移不容忽视 ,试验土层厚度为 3 5cm条件下 ,渗出水中石油类浓度最高可达 3 .4 8mg/
黄廷林史红星任磊
关键词:石油类污染物迁移
黄土地区土壤对石油类污染物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3
2002年
通过室内静态实验 ,研究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初步探讨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中的吸附符合Henry吸附模式 ,吸附分配系数为 1 34 .0 7;黄土对石油类的吸附速度很快 ,1 0min内即可接近吸附平衡。水土比、温度、pH、TDS等对吸附有一定影响。
史红星黄廷林
关键词:石油类污染物
一种评估大型LNG储罐在多相荷载作用下失效的模拟方法
一种评估大型LNG储罐在多相荷载作用下失效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LNG储罐立式罐体几何模型,并输出几何模型的x_t文件;将x_t文件导入Hypermesh中;步骤2:经过Hypermesh对所建立的几何模...
欧阳的华李艳艳宋梦瑶史红星
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高原地区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
通过石油类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过程的模拟实验,对石油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模作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静态条件下黄土对石油类的吸附与解吸;2.河流动态条件下石油类的吸附与解吸;3.石油类在黄土中的竖向迁移...
史红星
关键词:石油类污染物河流污染吸附解吸水污染控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