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力华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支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发动机
  • 2篇垫板
  • 2篇内壁
  • 2篇喉部
  • 2篇搭板
  • 1篇调节特性
  • 1篇液体火箭
  • 1篇液体火箭发动...
  • 1篇特性分析
  • 1篇喷管
  • 1篇燃气发生器
  • 1篇连接结构
  • 1篇混合比
  • 1篇火箭
  • 1篇火箭发动机
  • 1篇激光
  • 1篇激光焊
  • 1篇激光焊接
  • 1篇夹层
  • 1篇仿真

机构

  • 4篇西安航天动力...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6篇叶力华
  • 3篇程晓辉
  • 2篇张琳
  • 1篇王运卯
  • 1篇刘上
  • 1篇秦新华
  • 1篇韩红伟
  • 1篇熊莉芳
  • 1篇王艺杰

传媒

  • 4篇火箭推进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3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先进的液氧涡轮泵的设计与开发
2001年
先进的液氧(简称ALO)涡轮泵,用于推力为222.4kN的上面级膨胀循环发动机,它的结构尺寸和性能特征是由Pratt-Whitney公司制定的,以支持整体高收益的火箭推进技术项目(简称IHPRPT)。ALO涡轮泵是由俄罗斯的Voronezh化学自动化设计局(简称CADB)设计的,该设计局是Pratt-Whitney公司的合作伙伴。ALO涡轮泵是一种为上面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涡轮装置,所提供液氧的流量为99Ib/s(45kg/s),压力为1800psi(121bar)。该涡轮泵与泵前的增压泵一起联合使用。按预先设想,ALO涡轮泵先进之处不仅包括高可靠性和低制造成本,而且其设计和开发费用也被压缩至最低限度。设计、制造和零件的标准测试是在一个较短的周期内(大约1.5年)完成的,花费了少量的元器件和原材料。这可能部分归功于CADB对以前相似涡轮泵充分的研究。
叶力华
一种发动机的防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防尘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发动机防尘堵盖因粘接问题导致其容易脱落的故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防尘装置,包括螺栓、上搭板、下搭板、粘附在下搭板上端的垫板...
叶力华程晓辉张琳鞠晓华董灏姜勇雷雨声
文献传递
激光焊接夹层喷管的技术现状被引量:2
2003年
激光焊接冷却通道壁技术是适应商业需要(降低制造费用和缩短开发时间)开发的科研成果。沃尔沃公司(VOLVO)已经研究出其核心技术,即应用于焊接通道壁技术的激光焊接法和 X 射线辅助连接系统。此项技术最初的开发目的是应用于一次性使用发动机,但是现在发现其应用于可重复使用发动机上也很有优势。使用寿命、热负荷、最小内壁厚度和材料疲劳特性等综合决定了此项技术的适用范围。目前,已经进行了夹层喷管热试,并且制造出了具有典型尺寸的用于演示的夹层喷管。正在研究应用于非再生冷却系统的激光焊接夹层技术。研究成果表明,这项技术可用于各种发动机,即从助推级到上面级均适用。现在,欧洲和美国正在讨论应用此项技术加工 Vulcain 和 RL60发动机的喷管夹层结构。本文对下面内容进行了叙述:激光焊接夹层技术概况;目前激光焊接夹层技术在一次性使用发动机上的应用情况;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用激光焊接夹层技术的一些特性。
叶力华
关键词:喷管激光焊接
燃气发生器固定连接结构可靠性改进设计被引量:4
2014年
为满足某火箭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固定连接结构长期贮存和长时间高温环境下可靠工作的要求,在保证原固定连接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新的方案采用不锈耐酸钢和高温合金钢替换原普通碳钢,同时采用了新的焊接工艺方法。为了验证新卡箍连接强度和动态特性,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应力/动应变理论计算、强度破坏和振动试验。最后通过地面热试车和飞行试验对改进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的卡箍提高了结构连接可靠性,完全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
秦新华叶力华周塞塞何战学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气发生器
一种发动机的防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防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发动机防尘堵盖因粘接问题导致其容易脱落的故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防尘装置,包括螺栓、上搭板、下搭板、粘附在下搭板上端的...
叶力华程晓辉张琳 鞠晓华 董灏 姜勇 雷雨声
文献传递
某型二级发动机混合比调节特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常规二级发动机设置了混合比调节系统。通过建立发动机系统非线性静态特性仿真模型,并结合地面试车数据,开展发动机混合比调节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的混合比调节范围达到-3.13%^+3.20%,完全满足火箭推进剂利用系统的要求,且有一定的余量;混合比调节系统既达到了调节发动机混合比的目的,又能保持发动机的推力基本不变。采用静态仿真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发动机稳态工作过程中的混合比调节特性,具有较高的精度。
刘上韩红伟王运卯王艺杰熊莉芳程晓辉叶力华
关键词:混合比调节特性仿真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