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克媛 作品数:24 被引量:98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非洲爪蟾胚胎细胞核移入花背蟾蜍成熟卵后的细胞学研究 2005年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clear transplanted eggs obtained by transplanting Xenopus laevis blastomere nuclei to Bufo raddei. The formation of the donor nuclei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ale pronuclei in the normal development egg in the early stage while shows degradation in the late stage after transplanting. The chromosome complement formes in some eggs 30 minutes after transplantation, which is assum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lanted eggs. 司克媛 梁桂霞 俞诗源 陈永龙关键词:非洲爪蟾 胚胎细胞 细胞核 细胞移植 花背蟾蜍 细胞学 黑眶蟾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生发泡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生发泡迁移(GVM)是大多数两栖类动物中卵母细胞成熟之前可以观察到的、涉及细胞核行为的现象。本实验在光镜水平上对激素诱导下的黑眶蟾蜍卵母细胞的GVM现象,以及细胞骨架解聚剂类药物-秋水仙素、细胞松驰B(CB)对这种激素诱导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AZAN染色法观察了GVM过程中生发泡周边纤维骨架的结构变化。将取自刚脱离冬期雌体的卵母细胞按不同的培养液、分三个实验组,体外培养不同的时间后,固定、染色、观察。对照组培养液成分为Ringer液中加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脑垂体;实验组分别增加秋水仙素或CB。Tab.1和PlateI-1,4,5,6,7,8,9表明:经过体外培养4h,各组生发泡均向动物极表面发生了迁移。但是,秋水仙素的作用在培养的前2h,对GVM表现为促进效应(PlateI-5);而培养的后2h,却表现为抑制(PlateI-8);CB的作用始终是抑制(PlateI6&9)。6h后,各组生发泡均告破裂(PlateI-10,11,12)。正常情况下,生发泡周围被一环形纤维包围,其外侧有两个纤维化小体(PlateI-2)。发育较快者,纤维化小体消失,植物极附纤维逐渐加厚(PlateI-2)。培养4h后,成为一纤维网络(Plate Ⅱ-1)。秋水仙素组,网络上层犹在,下层消失(PlateⅡ-2)。CB组的下层紊乱。上层消失(PlateⅡ-3)。在微分干涉显微镜下可见:纤维网络由上下相互垂直的两部分纤维组成(PlateⅡ-4)。推测:生发泡被微管类纤维网络“锚定”于动物半球,激素或秋水仙素使微管解聚,有利于GVM;CB有利于微丝生成,增强了微管的网络“锚定”作用。秋水仙素的两种作用反映了GVM需要不同的骨架。生发泡周围可能存在微管、微丝满足了这种需要。 司克媛 赵翔 等关键词:两栖类 蟾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蓝马鸡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被引量:2 2004年 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研究了蓝马鸡(Crossoptilonauritum)心脏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蓝马鸡的心脏由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左冠状动脉分为前室间隔支、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动脉圆锥左支,旋支又分出左缘支.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前降支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动脉圆锥的左侧部及右心室上部的小部等,旋支分布于左室侧壁、隔壁的部分及左心房等处.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后室间隔支、动脉圆锥右支、右室前支及右缘支.后室间隔支分为三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及左右心室的隔壁等,动脉圆锥右支分布于右室前壁的部分及动脉圆锥的右侧部,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的部分,右缘支分布于心右缘壁.心脏的室间隔由前室间隔支和后室间隔支营养.左右冠状动脉在隔面的分布属于右优势型. 俞诗源 司克媛 刘忠虎 王子仁 王建林关键词:蓝马鸡 心脏 冠状动脉 铸型 移植非洲爪蟾胚胎细胞核引起花背蟾蜍成熟卵单性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 2000年 将非洲爪蟾胚胎细胞核移入花背蟾蜍成熟未受精卵后 ,得到了发育至各期的胚胎。对发育不同时期的胚胎 ,进行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及染色体组型分析 ,结果显示其均与受体一致。根据实验分析认为 ,非洲爪蟾的胚胎细胞核进入花背蟾蜍成熟卵后 。 梁桂霞 司克媛 李荔 陈永龙关键词:非洲爪蟾 花背蟾蜍 胚胎细胞 核移植 强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荒漠沙蜥视网膜内GAP-43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 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在强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ezewalskic)视网膜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视网膜内GAP-43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存在于内网层;强光照条件下,GAP-43免疫染色部位主要出现在内网层、节细胞层和内核层的部分细胞核。在全黑暗条件下,在视纤维层和内网层呈阳性染色;提示视网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GAP-43的不同定位,可能与其在相应的环境下参与不同的视觉功能有关。 司克媛 刘忠虎 刘重斌 孙兰弟 王芳春 梁桂霞 俞诗源 王子仁关键词:荒漠沙蜥 GAP-43 视网膜 免疫组化技术 氯化汞染毒小鼠肝脏及卵巢中LDH和EST同工酶酶谱分析 被引量:6 2002年 利用聚丙烯酰胺胶电泳,对氯化汞染毒小鼠的肝脏和卵巢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分析.酶谱比较的结果表明,各实验组LDH及EST表达模式与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差异程度呈剂量反应关系. 司克媛 梁桂霞 李荔 关甫国关键词:LDH 酶谱分析 肝脏 卵巢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现状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2002年 综述了近 2 0年来国内外转基因农作物的发展现状 ,对转基因农作物可能带来的环境和食品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提示正确评价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是目前农业技术革命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李桂英 司克媛 梁万福 王翠花 幸亨泰关键词:农作物 基因工程 环境安全性 食品安全性 花背蟾蜍体外跌卵及采用跌卵作为细胞核移植受体的尝试 1997年 采用体外跌卵的方法,对花背蟾蜍卵子的体外成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及细胞学检查,并对利用体外跌卵作为细胞核移植受体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结果表明,体外跌卵与活体卵子的离巢及成熟过程基本一致;采用体外跌卵作为移核受体,得到了发育至游泳期的蝌蚪,但发育的百分比低于对照组. 梁桂霞 陈永龙 司克媛 李荔关键词:细胞核移植 受体 花背蟾蜍 肺的组织发生与调控 被引量:2 2003年 概述了肺的组织发生 ,综述了调控或影响胎肺发育的相关基因或因子 .肺的发育起始于从前肠内胚层发育而来的成对肺芽突起 ,肺芽以分支形态发生和肺特异性细胞分化的遗传预定模式侵入周围的中胚层间充质 .内胚层上皮及其周围间充质成分相互作用 ,保证了肺的正常形态发生 .肺的发育与相关基因或因子是否正常表达密切相关 ,发育基因的表达将顺次影响许多其它基因的表达 .同时 ,胎肺周围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 。 俞诗源 司克媛 刘忠虎 王建林 王子仁关键词:基因调控 发育基因 金鱼视觉系统内中、高分子量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1 2006年 RT97是一种特异性识别中、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抗原簇的抗体.采用组织化学技术对金鱼(Carassiusauratus)视觉系统内RT97识别神经丝的表达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RT97在金鱼视网膜、视神经和视顶盖中均有阳性反应:①在视网膜内视纤维层、内网层、内核层的水平细胞、光感受器的外节有RT97阳性反应;②在视乳突部和视神经有少量生长纤维为RT97阳性;③在视顶盖中RT97阳性反应集中在顶盖的边缘层(SM),同时观察到有RT97阳性纤维从中央纵突区(TL)通过顶盖腹面延伸至顶盖边缘区.实验结果提示,RT97不仅可作为金鱼视觉系统视觉生长纤维的一种标记蛋白,同时在视顶盖由RT97识别的蛋白也可能是一种吸引视觉纤维生长的靶蛋白. 王芳春 刘忠虎 司克媛 俞诗源关键词:视神经 视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