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楠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艺术

主题

  • 2篇袖舞
  • 2篇舞剧
  • 2篇朝鲜民族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意识
  • 1篇文化记忆
  • 1篇舞蹈
  • 1篇舞蹈作品
  • 1篇民族国家想象
  • 1篇命意
  • 1篇记忆
  • 1篇汉民
  • 1篇汉民族
  • 1篇藏族

机构

  • 3篇大连大学
  • 3篇延边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向楠
  • 2篇向开明
  • 1篇仝妍

传媒

  • 1篇东疆学刊
  • 1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艺术百家
  • 1篇藏舞蹈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朝鲜民族“袖”舞成因分析
2007年
"袖"舞艺术作为东方舞蹈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它既具有服饰文化的概念,在舞蹈中又作为一种舞蹈道具,展现它的魅力。这种"袖"舞艺术在西方的舞蹈艺术中是罕见的。也许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传统哲学理念、信仰观及审美价值观不同所存在的差异。"袖"与朝鲜古代乐舞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原始舞蹈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巫术活动的祭天、祈雨,到高句丽时期的"长袖舞",以至今日已成为朝鲜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保护瑰宝的"僧舞",都展现了朝鲜民族"袖"舞的魅力和光环。
向开明向楠
关键词:朝鲜民族
“袖”在中、朝舞蹈作品中运用异同之管见被引量:2
2008年
"袖"舞是东方舞蹈的一大创造。"袖"的运用,除延长了人的肢体,大大扩展了身体的表现力外,还通过舞者手臂、手腕、腰腹、身肢等不同力量、不同幅度的运动,使"袖"缭绕空际,变幻着无数的形态,其传情丰富、鲜明,超过了许多表情手段。"袖"的徐缓、抑扬、飘忽、回旋所产生的形式美,完全可以把人们引入一个非物质的境界之中,赋予"袖"舞以人文精神内涵和意蕴,展现了"袖"舞的魅力和光环。
向开明向楠
关键词:舞蹈作品
生命意识的表达——评藏族舞剧《白马寨》
2024年
由绵阳师范学院中国藏舞蹈学研究院和甘肃省陇南文县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创作的藏族舞剧《白马寨》,是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和落实党的民族文化保护政策的成果,展现了白马寨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命意识。本文对《白马寨》的策划创意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守正创新、舞剧故事情节紧凑推进、舞蹈动作与音乐设计的融合、舞台美术与道具运用的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其艺术特色,结合生命循环与自然和谐的呈现、信仰与精神的传承与展现、民族文化的符号化表达与意义三个层面探究了其生命意识的表达。
向楠
关键词:生命意识
民族国家想象与当代舞剧的地方性书写
2024年
综观近年来的舞剧创作,地域性民俗事象和具有地域文化属性的传统舞蹈语汇成为审美再造与情感浇铸的符号,实现舞剧作品的主题叙事与情感表达。这种创作手法与表现风格,凸显了当代舞剧创作在题材类型、舞蹈语汇等方面对民族风格、地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追求。当代舞剧创作中的地方叙事,以复现性、现时性、互文性让“中国舞剧”更具表现力:一方面呈现出各地区、各民族风格的独特样貌,另一方面营造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文化想象,呈现出中国当代舞剧创作既丰富多样又浓墨重彩的景象。由此,舞剧创作对区域、族群文化的再现与想象,进一步促进了“地方”意义的开放性,为文化共生观照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更多可能。
仝妍向楠
关键词:文化记忆
汉民族、朝鲜民族“袖”舞比较研究
本文以“袖”这一舞蹈表现形式为点,以汉民族、朝鲜民族舞蹈文化为面,从民族学、形态学、“力学”、“气韵”观和“韵律”特征以及舞蹈作品等异同的比较分析中,以不同的侧面和视觉,分析汉民族和朝鲜民族“袖”舞文化发生、发展之脉络、...
向楠
关键词:汉民族朝鲜民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