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仕银

作品数:34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英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手术治疗
  • 3篇食管
  • 3篇重症
  • 3篇骨折
  • 2篇胆囊
  • 2篇医改
  • 2篇诊治
  • 2篇诊治体会
  • 2篇镇卫生院
  • 2篇支气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术后
  • 2篇气管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外伤
  • 2篇卫生院
  • 2篇乡镇卫生
  • 2篇乡镇卫生院

机构

  • 30篇大英县人民医...
  • 1篇遂宁市中医院

作者

  • 30篇吕仕银
  • 9篇任文烈
  • 9篇张成荣
  • 7篇何平
  • 4篇曾建军
  • 3篇肖利芳
  • 3篇刘树辉
  • 3篇陈中林
  • 3篇李挺
  • 2篇刘毅
  • 2篇巩万钧
  • 2篇代作林
  • 2篇刘文斌
  • 2篇胡贵华
  • 2篇刘谨
  • 2篇席梅
  • 2篇刘文
  • 2篇何凤麟
  • 2篇陈忠三
  • 2篇任继林

传媒

  • 6篇西部医学
  • 4篇实用医技杂志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四川医学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现代医院管理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3篇2005
  • 3篇2004
  • 1篇199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丙酚、芬太尼、咪唑安定在胃镜、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芬太尼、咪唑安定联合应用在胃镜、结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和麻醉处理关键。方法观察103例胃镜及79例结肠镜检查,行胃镜检查者先给予0.5μg/kg的芬太尼,再给予异丙酚1-2m g/kg至睫毛反射消失;行结肠镜检查先给予咪唑安定0.04m g/kg,继给予芬太尼0.75μg/kg,再给予异丙酚1-2m g/kg至睫毛反射消失。结果103例胃镜检查,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平稳,有2例SpO2下降至90%,经刺激胸廓,SpO2回升至97%,无恶心、呕吐,平均检查时间(3±1.5)m in,平均苏醒时间(5±2.3)m in;79例结肠镜检查,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平稳,有3例结肠镜过乙状结肠和肝曲时,心率、血压下降,对症处理后无特殊,平均检查时间(12±2.3)m in,停药后5-8m in开始苏醒,30-40m in完全清醒。结论异丙酚、芬太尼、咪唑安定联合应用在胃镜、结肠镜检查中是安全、快速有效和可行的,病人感觉舒适,满意率为100%。
任文烈吕仕银刘永红席梅刘文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胃镜结肠镜
延迟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DRS)的超声动态声像图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3例临床诊断为DRS的患者进行检查,按照脾损伤病理解剖类型对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类;随患者病情变化,对中央破裂、包膜下破裂、真性破裂3类脾损伤的超声图像进行动态观察,并与患者临床和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3例脾破裂患者术前超声诊断DRS与手术诊断符合20例,2例脾包膜下破裂保守治疗,超声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至痊愈;脾包膜下破裂误诊为酒精性肝硬化伴少量腹水1例,手术中诊断为脾包膜下破裂。23例患者声像图表现:(1)中央破裂2例,脾脏肿大,包膜连续,实质部测及杂乱不均回声团块;超声动态观察中2例发展为真性破裂;(2)包膜下破裂5例(含超声误诊1例),4例包膜下破裂患者脾脏肿大,形态失常,包膜连续、隆起,包膜下测及低回声团块,3例见脾周少量积液;超声动态观察中2例发展为真性破裂;(3)真性破裂16例,包膜连续线中断或模糊,破裂部回声杂乱、呈不规则增强或减弱回声团块,其内可测及不规则无回声,16例均见腹腔积液。超声检查后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2例,23例DRS临床均治愈。结论 DRS患者发病迟、病情变化快,超声声像图随病情变化而改变,脾脏中央破裂、包膜下破裂可发展为真性破裂;须动态监测不同时段声像改变作出准确超声诊断,为临床诊治DRS提供超声影像学依据。
刘谨吕仕银刘树辉
关键词:超声检查延迟性脾破裂
22例腹部创伤治疗选择不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治疗选择不当的原因,杜绝或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提高腹部创伤病例诊治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至2003年我院普外科22例腹部创伤选择手术治疗不当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腹部创伤经剖腹探查证实为腹膜外血肿(TRH)10例,肝脾破裂6例,肠系膜血肿2例,腹壁贯通伤出血2例,手术中均未作特殊处理,治愈21例,死亡1例。结论:针对腹部创伤具体病例,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充分发挥辅助检查的动态观察作用,综合分析临床资料,注意腹部创伤以外的复合伤,掌握腹部创伤的处理原则,是提高该类病例诊治准确率的关键。
何平吕仕银张成荣刘文斌刘树辉
关键词:腹部创伤手术治疗急腹症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观察经肘内外侧切口、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例儿意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经肘内外侧切口、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 经3~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3~6周.平均5周,无切口感染及volkmann挛缩发生,肘关节功能均在3个月内恢复,按李稔生等评定标准:优16饲,良2例,可1饲,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 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切口、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利于解剖复位、内固定稳定性好、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手术不需要特殊器械设备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何平巩万均陈春生任继林吕仕银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骨折
胆源性膈下脓肿9例报告
1998年
我院1983~1997年收治胆源性膈下脓肿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中男7例,女2例,年龄38~69岁;膈下脓肿发生在术后5例。二、胆源性膈下脓肿形成的原因:胆囊穿孔2例,胆囊管穿孔1例,胆总管穿孔1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切除术后...
吕仕银张成荣刘树辉陈忠三
关键词:胆囊穿孔膈下脓肿
乳腺增生病中医药治疗近况被引量:2
2005年
肖利芳吕仕银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疗法
用吻合器行食管胃胸顶或超胸顶吻合的体会
2005年
吕仕银何凤麟何平李挺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消化道吻合器预后
轻型脑外伤患者脑电图与经颅多普勒的早期检查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轻型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脑电图与经颅多普勒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 0 0 4年接诊的2 18例轻型脑外伤患者脑电图与经颅多普勒的检查结果。结果:EEG异常15 4例(约占71% ) ;TCD异常14 7例(约占6 7% )。结论:对轻型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脑电图与经颅多普勒检测有较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参考价值。
赵剑高峰吕仕银
关键词:脑外伤脑电图经颅多普勒
活血制癌汤治疗晚期食管癌3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4年
曾建军吕仕银任文烈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活血疗效观察噎膈祖国医学中晚期
外科救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大出血6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并发急性大出血病例选择紧急外科手术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7例选择紧急外科手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并发急性大出血患者的病史、年龄、合并症、手术时机、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紧急外科手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并发急性大出血占同期病例的27%,死亡占7.5%;年龄50岁以下者无死亡,50-60岁死亡3.3%,60岁以上死亡21%;合并有肝肾、心肺疾病者死亡21%;24小时以内紧急手术无死亡,24-48小时手术死亡6.7%;超过48小时手术死亡15.8%。结论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并发急性大出血病例,综合参考病史、年龄、合并症、临床表现,明确是否继续出血,果断选择手术,是此类病例成功救治的关键。
吕仕银邓洪基任文烈何平李挺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