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华
- 作品数:72 被引量:27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国内结肠造口术和回肠袢式造口术对老年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国内结肠造口术和回肠袢式造口术对老年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老年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进行一期切除肿瘤并肠造口,二期对肠造口行闭合术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4月。制定纳入以及排除标准,查找相关文献,评价偏倚风险,最终提取纳入的文献的数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项研究共有13篇文献,926例患者进行一期肿瘤切除并肠造口,二期对肠造口行闭合术入选,通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回肠袢式造口组一期术后排气时间(MD=-1.87,95%CI:-2.20~-1.54,P <0.001)、一期术后禁食时间(MD=-2.11,95%CI:-2.28~-1.94,P <0.001)、一期术后住院时间(MD=-0.53,95%CI:-0.97~-0.10,P=0.02)、一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55,95%CI:0.32~0.97,P=0.04)、二期手术时间(MD=-1.04,95%CI:-1.22~-0.86;P <0.001)、二期术后排气时间(MD=-1.67,95%CI:-1.89~-1.45;P <0.001)、二期术后禁食时间(MD=-1.67,95%CI:-1.90~-1.44;P <0.001)、二期术后住院时间(MD=-2.19,95%CI:-2.58~-1.79;P <0.001)、二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19,95%CI:0.11~0.33;P <0.001)与结肠造口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期手术时间(MD=0.04,95%CI:-0.03~0.11;P=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回肠袢式造口组在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二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几个方面要优于结肠造口组。
- 柯梦喻学桥江从庆刘韦成丁召吴云华钱群
- 关键词:乙状结肠肿瘤直肠肿瘤结肠造口术META分析
- 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治疗管状肠外瘘18例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治疗管状肠外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填塞治疗管状肠外瘘病人18例,术前均采用瘘管造影确定瘘管走向,除小肠瘘外其他病人均用术中结肠镜确定内口位置以及辅助确定瘘管走向。术后随访了解瘘口周围组织的色泽、弹性、质地,有无局部红肿、疼痛、溢液、异物感,有无全身反应以及瘘管闭合情况。结果病人术后随访全身状况良好,其中12例首次手术后瘘管闭合,周围组织无红肿、疼痛、溢液,临床治愈,短期随访(1年)无复发。6例术后瘘口局部红肿、溢液,瘘复发,3例再次手术后瘘管闭合,临床治愈,短期随访(1年)无复发,3例未愈,肿瘤复发和肠结核各1例。所有病人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治疗管状肠外瘘安全、可靠。
- 万松林刘韦成茹新宇田翠萍丁召郑科炎吴云华江从庆钱群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大肠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
- 刘志苏钱群江从庆樊利芳郑科炎唐胜利吴云华艾中立何跃明袁玉峰
- (1)体外细胞培养:低氧诱导结肠癌细胞株中HIF-1α、VEGF、NDRG1和MMP-2表达增高;靶向HIF-1α基因SiRNA抑制结肠癌细胞NDRG1,MMP-2的表达,细胞的运动能力、侵袭细胞外基质的能力显著下降。H...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大肠腺癌
- D型回肠储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D型回肠储袋在溃疡性结肠炎(U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手术治疗中的短中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全结直肠切除回肠、D型储袋、肛管吻合...
- 任相海周燕多乐江从庆吴云华秦前波钱群丁召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疗效评价
-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远期疗效
- <正>目的评估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特发性慢传输型便秘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14例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患者,2例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术后随访...
- 钱群江从庆艾中立何跃明刘志苏胡金香郑科炎吴云华
- 文献传递
- 胃间质瘤腹腔内破裂出血一例
- 2016年
- 患者,女,21岁,因上腹痛1天急诊入院。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可,轻度贫血貌,心率86次/分,血压108/74 mmHg。腹膨隆,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 万松林刘韦成吴云华钱群
- 关键词:胃间质瘤出血
- 影响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影响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依据术后随访结果,将32例行手术治疗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有效组(n=26)和无效组(n=6)。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酪酪肽(peptide YY,PYY)等胃肠肽类激素水平和精神心理状态评分值,并通过回归分析了解影响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无效组患者空腹血浆CCK为(3.99±0.53)pmol/L,较有效组(2.80±0.32)pmol/L明显升高(P=0.031);空腹血浆SS为(79.76±9.35)pmol/L,较有效组(63.02±8.61)pmol/L明显升高(P=0.023),空腹血浆MTL水平(9.31±2.1)pmol/L,较有效组(15.17±3.20)pmol/L明显降低(P=0.012);空腹血浆PYY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0)。精神心理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无效组患者焦虑、抑郁积分明显升高,与有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0.022,^bP=0.028)。无效组6例患者均同时存在小肠慢传输。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空腹CCK和SS升高、MTL降低、精神心理异常以及存在小肠慢传输等是影响STC患者手术疗效的因素。结论某些胃肠肽类激素水平和精神心理状态异常、存在小肠慢传输是影响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 袁玉峰钱群刘志苏江从庆何跃明吴云华郑科炎艾中立
- 关键词:便秘肽类激素手术疗效
- TST 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
- 本文以出口梗阻型便秘为研究对象,指出STARR(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是近年来国际上治疗ODS的最常用术式,TST STARR+吻合器可使术者在...
- 任相海江从庆张廷涛Yaseen S吴云华杨贵义钱群郑科炎丁召刘韦成
- 关键词: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
-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2
- 2008年
- 目的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治疗重度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分析1999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37例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患者4年的随访资料,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组,17例)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结肠全切除组,20例)后的排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次全切除组每天大便(2.4±0.9)次,显著低于结肠全切除组的每天大便(3.4±0.8)次(P=0.0014)。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结肠全切除组(4.3±1.8)高于结肠次全切除组(5.8±1.9)(P=0.0223)。结肠次全切除组患者术后钡灌肠结果显示盲肠及残余升结肠呈“储袋征”。结论与结肠全切除术相比,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可能是部分慢传输便秘患者更好的手术选择。
- 钱群江从庆刘志苏艾中立何跃明郑科炎吴云华唐胜利陶琦
-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切除术
- 直肠癌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4
- 2017年
- 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一直是治疗无法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近年来研究显示,与保肛手术比较,直肠癌APR术后局部复发率反而较高。相关研究发现,主要是因为传统的APR术环周切缘(circumferencial resection margin,CRM)阳性率较高,目前认为,这是APR后局部复发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1-2]。
- 喻学桥钱群江从庆吴云华
- 关键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