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管
  • 2篇抑素
  • 2篇衰竭
  • 2篇胱抑素
  • 2篇胱抑素C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1篇导联
  • 1篇地平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病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机构

  • 5篇广州市红十字...
  • 2篇暨南大学第四...

作者

  • 7篇吴小兰
  • 4篇吴同果
  • 2篇韦建瑞
  • 2篇蒋作锋
  • 1篇梅克治
  • 1篇许兆延
  • 1篇黄丽萍
  • 1篇余慧文
  • 1篇伍敏仪
  • 1篇何芸
  • 1篇孙爱华
  • 1篇罗景云
  • 1篇陈瑞芳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今日药学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心率震荡与慢性心力衰竭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中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与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Ⅲ级的患者32例及33例,与健康对照组35例,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计算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组间差异,测定并分析与NT-proBNP、LVEDD、LVEF的相关性。结果:TO值心功能Ⅲ级组最大,心功能Ⅱ级组次之,对照组最小;TS值心功能Ⅲ级组最小,心功能Ⅱ级组次之,对照组最大;HRT与NT-proBNP、LVEDD、LVEF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HRT可以作为反应心衰严重程度的指标。
吴小兰吴同果黄丽萍
关键词:心率震荡慢性心力衰竭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意义的比较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了解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 (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的变化规律 ,比较它们在AMI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系列测定AMI患者血中的cTnI、Mb、CK MB ,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例AMI患者Mb最早在血中出现。Mb峰值亦首先出现 ,达峰的时间为 ( 11.1± 5 .0 )h ,持续时间为 ( 17.6± 4.8)h ;CK MB达峰值的时间为 ( 19.9± 9.8)h ,持续时间为 ( 5 0 .4± 15 .4)h ;cTnI峰值时间为 ( 2 3.8± 10 .6 )h ,持续时间最长 ,为 ( 16 6 .4± 6 2 .1)h。结论 :AMI发病早期同时检测cTnI和Mb ,有助于早期确诊AMI。对延迟入院CK MB已经降至正常的患者检测cTnI,仍有助于AMI的诊断。
吴小兰韦建瑞蒋作锋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AMI
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以及左旋氨氯地平对VEGF的干预作用。方法 6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左室肥厚组(30例)和非肥厚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5 mg/d,共8周。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2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之间以及2组高血压患者之间治疗前后血清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hBG)以及VEGF水平的差异。比较VEGF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1)2组高血压患者的VEG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左室肥厚组的VEGF显著高于非肥厚组(P<0.05)。2)VEGF与LVMI正相关(R=0.391,P<0.01)。3)左旋氨氯地平2.5~5 mg/d治疗8周,可以有效地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SBP,DBP,TC,LDL-C,hsCRP和VEGF。结论 1)高血压患者的VEGF升高,伴左室肥厚者更为严重。2)左旋氨氯地平可以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VEGF水平。
余慧文伍敏仪吴小兰陈瑞芳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左室肥厚
胱抑素C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肾小球率过滤(eGFR)水平,评估Cys-C在CHF患者肾功能不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88例CHF的患者测定Cys-C、Scr,计算eGRF(简化MDRD公式),根据eGFR水平将患者分成4组:GRF正常组、GRF轻度下降组、GRF中度下降组、GRF重度下降及肾衰竭组,比较4组间Cys-C、Scr的差异并进行Cys-C、Scr与GRF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4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93±0.18),(1.08±0.22),(1.58±0.59),(2.7±0.86)m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C与GRF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2(P<0.01)。结论 Cys-C可以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判断指标,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
吴小兰吴同果孙爱华
关键词: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胱抑素C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探讨
2001年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 3 5例和对照组 3 0例的巨细胞病毒抗体IgG、IgM ,CRP值。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的IgG、IgM的阳性率及IgG、IgM的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RP含量明显增高 ,两者有相关性。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巨细胞病毒感染参与炎症反应 ,造成心肌缺血坏死。
蒋作锋许兆延吴小兰韦建瑞梅克治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急性心肌梗死C反应蛋白炎症
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因胸痛疑诊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结果分为稳定型冠心病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者的空腹血清胱抑素C,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心绞痛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程度有密切关系,随着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冠心病患者病情逐渐加重。
吴小兰吴同果何芸
关键词:胱抑素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
avR导联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avR导联的抬高对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的病变相关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AAMI患者入院心电图(ECG),据avR导联ST段分三组:ST段抬高组≥0.05mV、ST段无改变组、ST段压低组≤0.05mV,对三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病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vR导联ST段抬高组左前降支(LAD)近段闭塞发生率最高,avR导联ST段压低组长LAD、侧支循环不良发生率最高。结论在AAMI患者中avR导联ST段变化有助于预测梗死相关动脉。
吴小兰吴同果罗景云
关键词:AVR导联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