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伟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微创
  • 3篇微创治疗
  • 2篇血肿
  • 2篇手术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外伤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损伤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出血
  • 1篇动脉
  • 1篇血压
  • 1篇亚低温
  • 1篇亚低温治疗
  • 1篇引流

机构

  • 7篇沈阳市第九人...
  • 2篇沈阳医学院奉...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吴志伟
  • 3篇王世英
  • 2篇孙奡燕
  • 2篇魏云鹏
  • 1篇王旭
  • 1篇李洪波

传媒

  • 2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技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4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都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钻颅手术。结果:16例术后次日即拔针,10例第二日拔针,其余全部患者均在一周内拔针。术后一个月意识恢复良好者27例,重残者10例,死亡5例。结论:该术式操作时间短,血块及时有效地清除,减轻了副损伤,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适合广大基层医院使用。
吴志伟王世英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CT定位,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仪对颅内血肿碎吸引流。结果:成活102例,死亡18例。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费用低,是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超早期(3-6h)手术可减少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
金延成王世英吴志伟孙奡燕
关键词:微创高血压脑出血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2007年
目的 观察亚低温脑保护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对照组42例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42例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33℃~35℃亚低温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前瞻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42例患者,恢复良好率57.1%(24/42),病死率19%(8/42)。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并具有安全、显著降低病死率及癫痫发生率等优点。
金延成吴志伟孙奡燕
关键词: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
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例被引量:1
2002年
患者男,34岁,因被撞右颞着力外伤后昏迷1 h,头痛、头晕、呕吐2 h入院.伤后曾出现一过性烦躁不安和精神萎靡.否认出血性疾病史.体格检查:GCS 10分,嗜睡,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0 mm,光反射灵敏,右颞头皮肿胀,双侧锥体束征(-).肝功ALT 184 U/L(正常值0~40 U/L),AST 83 U/L(正常值0~40 U/L).颅脑CT示右额颞硬膜外血肿,估计血肿量5 ml,左颞脑挫裂伤,侧脑室无受压.给予止血芳酸0.6,日1次,静脉推注,止血敏0.5,日3次,静脉推注,保守治疗4天,临床症状逐渐减轻,并分别在伤后第1、6和第13天复查颅脑CT,均未见血肿扩大.第14天清晨患者头痛突然加剧,右眼视物不清,无恶心呕吐.体格检查:GCS 15分,右侧瞳孔散大,直径7.0 mm,光反射消失,左侧锥体束征不明显.再次复查颅脑CT示右额颞部硬膜外血肿,估计血肿量40 ml,同侧脑室受压消失,中线结构移位.血清学检查示:PLT 143×109/L,PT 11.9 s(对照12.9 s),APTT 41.5 s(对照41.1 s).
吴志伟
关键词: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脑膜中动脉病例报告
颅内血肿的微创治疗
2006年
吴志伟王世英
关键词: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治疗引流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手外伤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手外伤骨折其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随机选取Glasgow评分为5~8分,需急诊行脑外科手术合并上肢及手部外伤骨折患者20例,根据手外伤骨折的手术时间分为:1组脑外科急诊手术的同时手外科行骨折切开复位;2组在伤后7~10 d内行手术治疗;3组在受伤后16~30 d施行骨折切开复位。结果术后随访半年,1,2组骨折愈合良好,患肢功能恢复良好;3组有1例骨不连,为肱骨中段骨折合并掌骨骨折。一年后随访接近正常功能者1组,2组,3组分别为89.1%,87.8%,70.2%。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手外伤骨折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最大限度减少肢体畸形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
金延成吴志伟魏云鹏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骨折手术时机
过量氟对大鼠骨损伤的影响及硒和维生素E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选取60只5-6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染氟组、维生素E(VitE)干预组、硒干预组、VitE+硒联合干预组。灌胃12周后测量各组大鼠血清氟、尿氟含量及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测量胫骨长度、横径和重量及骨密度(BMD)。与对照组比较,染氟组大鼠血清氟、尿氟含量和血清ALT活性显著增高;全身骨骼和胫骨BMD降低;胫骨长度、横径减小,重量减轻。与染氟组比较,单独给予VitE干预,大鼠血清氟、尿氟含量和血清ALT活性下降。单独硒干预组、VitE+硒联合干预组大鼠血清氟、尿氟含量和血清ALP活性下降;全身骨骼和胫骨BMD增高;胫骨长度增长、重量增加。与VitE和硒单独干预组相比,VitE+硒联合干预组上述测定指标改善更为明显。提示VitE+硒联合干预对过量氟所致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洪波魏云鹏吴志伟王旭
关键词:骨损伤维生素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