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昊

作品数:71 被引量:24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2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骨折
  • 12篇血小板
  • 11篇细胞
  • 8篇内固定
  • 6篇动脉
  • 6篇手术
  • 6篇自体
  • 6篇关节
  • 6篇冠状
  • 5篇髓内
  • 5篇髓内钉
  • 5篇综合征
  • 5篇疗效
  • 5篇回输
  • 4篇蛋白
  • 4篇心脏
  • 4篇血回输
  • 4篇血清
  • 4篇胫骨
  • 4篇淋巴

机构

  • 7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1篇吴昊
  • 18篇石展英
  • 16篇胡居正
  • 12篇李钰
  • 10篇王奇
  • 8篇王红
  • 8篇戴盛明
  • 7篇何柳平
  • 7篇黄站珠
  • 7篇杨帆
  • 7篇朱成明
  • 6篇楚罗湘
  • 6篇蒙雨明
  • 6篇何兆忠
  • 6篇谭保平
  • 6篇李敏
  • 6篇谢友
  • 6篇王仁崇
  • 5篇韦武利
  • 5篇龙柳艳

传媒

  • 8篇右江民族医学...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西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内科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广州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镜双Endobutton钢板与切开固定PCL止点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使用2枚Endobutton钢板与切开复位使用空心螺钉固定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急性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18~55岁,平均(29.51±15.02)岁。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采用关节镜下使用2枚Endobutton钢板结合高强线固定(关节镜组),30例采用改良的膝关节后内侧切口使用2枚空心螺钉固定(切开复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疼痛评分,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后抽屉试验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4.55±2.63)个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败、再次骨折发生。关节镜组较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3 d膝关节疼痛评分小于切开复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ysholm评分、后抽屉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使用2枚Endobutton袢钢板与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使用空心螺钉治疗PCL止点撕脱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关节镜组有微创、早期疼痛程度轻的优点,但手术时间较长、费用稍高。
冯延松石展英胡居正吴昊王仁崇阎海威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关节镜骨折内固定
一种婴幼儿锁骨骨折绑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婴幼儿锁骨骨折绑带,包括连接垫、带体及保护垫,所述带体设有两条,且两所述带体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垫的两侧,所述带体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垫连接;所述带体的一面设...
刘文雄杨成志赖军华罗国兰莫善颖郑捷敏吴昊胡居正
可溶性Toll样受体4抗结肠癌作用的机制研究
戴盛明邹燕覃凤娴陈纪飞蒙杰韦柳华梧春林陈翔陈晓丽吴昊韦东
该项目成果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合同编号:81160269。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侵袭性强并与TLR4-MD-2通路密切相关。成功的合成了sTLR4,MD-2蛋白和sTLR4/M...
关键词:
关键词:结肠癌
恶性肿瘤患者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
吴昊黄海欣龙柳艳李钰戴盛明蒙雨明董家书黄东宁陆颖刘卫
课题来源与背景:CD4+CD25+T调节性淋巴细胞(CD4+CD25+Tr)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发现的一种免疫调节性细胞,初步研究发现,癌症病人血液中该指标高于正常人,但对其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还缺乏相应...
关键词:
关键词:恶性肿瘤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标记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3年
目的探究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内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0%和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不错,且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吴昊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
骨搬移后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 探讨伊利扎罗夫(Ilizarov)骨搬移技术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8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下肢骨缺损患者3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单纯骨搬移技术治疗组(单纯骨搬移组)和骨搬移技术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组(联合骨搬移组)。单纯骨搬移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34.4±4.6)岁;骨缺损,股骨2例,胫骨13例;骨缺损长度(6.2±2.4)cm。联合骨搬移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3.8±5.2)岁;骨缺损,股骨1例,胫骨14例;骨缺损长度(6.5±2.2)cm。比较两组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骨愈合指数、外固定时间、外固定指数、术后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骨及下肢功能评价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单纯骨搬移组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2个月;联合骨搬移组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4个月。单纯骨搬移组和联合骨搬移组外固定时间分别为(17.6±5.4)个月和(8.4±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2±3.1)个月和(7.2±2.1)个月,骨愈合指数分别为(42.4±4.6) d/cm和(21.1±2.7) d/cm,以上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0,1.233,2.023; 均P〈0.05)。单纯骨搬移组和骨搬移联合组外固定指数分别为(32.4±2.1d/cm)和(32.1±2.5d/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2,P=0.884)。ASAMI骨愈合评价:单纯骨搬移组优6例,良6例,可 2例,差1例,优良率为80%(12/15);联合骨搬移组优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1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32)。下肢功能评价:单纯骨搬移组优5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66.7%(10/15);联合骨搬移组优6例,良7�
胡居正石展英杨成志王仁崇吴昊朱成明谢友毛春华
关键词:伊利扎罗夫技术胫骨内固定器
端粒酶催化亚基活性在腺性膀胱炎的表达及早期诊断膀胱癌的研究
蒋利君沈思韦晓谋吴昊杨柳光谢广静戴盛明韦叶育
课题来源:该课题《端粒酶催化亚基活性在腺性膀胱炎的表达及早期诊断膀胱癌的研究》是柳州市科学局柳科综字[2005]第19号文下达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050336。课题背景: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的恶性...
关键词: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膀胱癌诊断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高钠血症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相关性研究
周继红刘欢吴昊蒙雨明王明明李荣世黄敏荣刘小春罗琳
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的患者因为病情严重而复杂,常出现各种电解质率乱,其中血钠异常十分常见,任何原因引起的高钠血症都会导致细胞脱水收缩,其效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收缩的神经元会受到牵拉导致膜电位改变引起神经功能失...
关键词:
关键词:高钠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
柳州地区健康人血清载脂蛋白A-Ⅰ及B水平调查
2000年
为了解南方柳州地区健康人血清Apo - A- Ⅰ及Apo - B 的水平,并和其他地区人群相比较,在日立7170A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509 份血清。结果:Apo - A- Ⅰ的参考范围为1 .40 ±0 .16g/L,女性略高于男性;Apo - B 的参考范围是0 .77 ±0 .21g/ L。南方柳州地区健康人Apo - A- Ⅰ水平和其他地区基本相同,而Apo - B 水平则低于其他地区。
吴昊
关键词:载脂蛋白B类参考值血清
早期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1(LOX-1)表达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8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辛伐他汀20mg/晚,B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辛伐他汀60mg/晚,入院后次日及1周后采血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LOX-1的表达,观察入院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LOX-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B组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1±0.65∶2.61±0.51,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有明显下降,B组降低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11.1∶29.4±7.7,P<0.05)。B组较A组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更低。结论:早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ACS患者短期内能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这可能与抑制血小板LOX-1的表达有关。
楚罗湘赖沙毅谢剑吴昊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辛伐他汀血小板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