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
- 作品数:32 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与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甘干达王伟莉吴昊
- 关键词: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皮瓣
- 骨科围手术期的镇痛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3年5月,共实施骨科围手术期镇痛24例,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简称NRS)进行术后评分,计算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后NRS评分最高5分,最低0分,平均0.88分,术后最长住院日9天,最短2天,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4.4天。结论:采用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术前超前镇痛、术中鸡尾酒疗法局部镇痛、术后镇痛、多模镇痛)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较快,缩短了术后住院天数,值得临床采用。
- 吴昊覃瑜芳陈世梅林琦农青泽刘小建谢昌勇李锋
- 关键词:围手术期镇痛超前镇痛术后镇痛
- 冠状面下肢力线X射线测量的最新进展
- 2012年
- 背景:冠状面下肢力线对膝关节外科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准确测量与评价仍是研究的焦点。目的:综述冠状面下肢力线X射线测量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下肢全长,下肢力线,下肢轴线,膝关节";英文检索词为"lower limb alignment,knee alignment,lower limb formity,full length,HKA"。检索时间范围:1985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泛查阅与冠状面下肢力线X射线测量相关的摄片手段、测量方法及可靠性、解剖标志定位、影响因素等文献。最终纳入33篇文献进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一次曝光成像技术获取下肢全长X射线片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测量是评估冠状面下肢力线的有效手段。负重与非负重、下肢的旋转、膝关节的屈曲、解剖标志的选取等因素均会影响下肢力线的准确测量,应充分予以考虑。
- 石泽锋吴昊
- 关键词:下肢力线冠状面下肢全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改良自动液压撑开器在全膝关节置换韧带平衡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估改良自动液压膝关节撑开器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韧带平衡的作用。方法分析改良自动液压膝关节撑开器对全膝关节置换中韧带平衡的生物力学行为的影响,获取相关的信息。结果液压撑开器将可作为撑开-感应装置,在伸直位下的下肢力线重建、膝关节屈伸位的矩形等距间隙的调整、内外侧间隔力的平衡、决定韧带松解和股骨假体的旋转对位等方面提供定量的信息。结论自动液压撑开器有助于外科医生在全膝关节置换的韧带平衡时精确地进行操作。
- 吴昊Marmignon ChristopheMerloz PhilippeLemniei AbdelLavallée StéphaneCinquin Philippe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撑开器
- 骨桥切除联合筋膜瓣阻隔治疗上尺桡关节连接
- 目的 探讨骨桥切除联合筋膜瓣阻隔治疗上尺桡关节连接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诊治的上尺桡关节连接患者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创伤性上尺桡关节连接1例,为单侧病变,术...
- 石泽锋吴昊
- 关键词:筋膜瓣
- 带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在非洲黑种人病例中的应用(英文)
- 2007年
- 背景:带真皮下血管网的游离植皮术在亚洲人群中的应用有很多成功经验,该术式是否也适用于黑色人种。目的:分析带真皮下血管网的游离植皮术在黑种人病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尼日尔国马拉迪省医院。对象:选择1998-11/2001-04在非洲尼日尔国马拉迪省医院接受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术的黑种人瘢痕挛缩畸形患者24例,排除新近烧伤或其他外伤的皮肤缺损患者,共49处植皮,年龄9个月 ̄20岁,患者或其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方法:采用塚田貞夫的手术方法,在对侧下腹部,平行于腹股沟切取比皮肤缺损范围稍大的全层皮肤,供皮区可直接拉拢缝合。用手术剪将所切取的皮片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脂肪,保留好真皮下血管网及真皮下脂肪2mm,根据受区的大小形状剪裁,植入受区后对边缝合。术后采用打包敷料7 ̄10d,10 ̄14d拆线,其他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术后定时随访。主要观察指标:术后植皮的成活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随访3 ̄18个月,平均6个月。24例患者,49处植皮除部分植皮区局部坏死以外,植皮的成活率为91.6%,最大的植皮范围15cm×6cm。植皮区皮肤外观和质地接近正常,无再挛缩畸形,功能满意。结论:带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术可以在非洲黑色人群中常规应用。
- 吴昊塚田貞夫
- 关键词:挛缩瘢痕皮肤移植黑人
- 人工肩关节置换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总结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式及假体演变,讨论临床常用人工肩关节置换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广泛查阅复习人工肩关节置换相关文献,并进行研究和总结分析。结果目前,人工肩关节置换可分为半肩关节置换、全肩关节置换、肱骨头表面置换、无柄肩关节置换和逆向型肩关节置换等,各有相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置换术后可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抬举和外展功能,大多数假体的生存率可达到10年以上。结论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对治疗肩关节疾患、改善关节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均有效,疗效满意。
- 吴昊Goutallier Daniel
- 关键词:人工肩关节置换适应证禁忌证
- 改良Chiari氏截骨术治疗重度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改良Chiari氏截骨术治疗重度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改良Chiari氏截骨术患儿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后给予观察伤口情况、监测体温变化、支具使用指导及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儿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24个月,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一年时伸屈可达0-120°,疼痛消失,跛行明显改善。复查X片示股骨头均覆盖良好,骨盆截骨处骨愈合,截骨线模糊的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结论:改良Chiari氏截骨术配合系统的康复指导对于解除髋部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的疗效显著。
- 黄云英吴昊梁剑敏
- 关键词: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护理
- 三维骨建模系统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的优化作用:导航与常规手术早期 疗效比较(英文)被引量:6
- 2008年
-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重点是准确的假体三维定位,重建良好的下肢力线,维持膝关节韧带的平衡,避免髌股关节并发症,从而取得一个无痛稳定、功能良好和持久耐用的关节。目的:通过对比导航和常规全膝关节置换的近期效果,讨论三维骨建模系统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精确重建下肢力线、旋转对位和韧带平衡的优化作用。设计:分组对比观察单位:法国亨利蒙多医院矫形与创伤外科。对象:选2002-11/2003-06 在法国亨利蒙多医院矫形与创伤外科进行的计算机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21例为导航手术组,年龄64~79 岁,14 例膝内翻,7例膝外翻;常规手术人工膝关节置换20例传统手术组,年龄 65~83 岁,15例膝内翻,5例膝外翻;纳入标准均为的骨性关节炎患者,排除复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翻修术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方法:均采用后稳定型人工表面全膝关节(Hermes?法国 Ceraver),两组的手术基本操作相同,导航手术组在 Ceravision ?无需影像资料的三维骨建模(Bone-Morphing)计算机辅助系统监控下进行。主要观察指标:对比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影像资料,分析下肢力线重建和韧带平衡的结果;检查术后 3 个月手术膝关节的活动度、额面松弛度和髌骨稳定性。结果:41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所有患者都获得人工膝关节胫、股骨假体的满意对位植入和韧带平衡。②Ceravision系统对下肢力线的测量及在膝内外翻应力下的测量均比X射线片更精确;两组病例的下肢力线都在内外翻3°的范围内(P> 0.05)。③两组术后3个月的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6);导航手术组膝关节额面松弛度优于常规手术组(P=0.03)。④两组均无髌骨失稳和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应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优化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精确实现了截骨和三维对位,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屈伸位下
- 吴昊Stéphane Van DriesscheDaniel Goutallier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计算机辅助系统医学植入体生物力学
- 下肢步进摄影下肢全长X线片的应用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下肢步进摄影的下肢全长X线片的临床应用。方法以下肢步进摄影方法获取膝骨性关节炎伴有膝内翻的患者13例26侧下肢的下肢全长X线片,分别采用站立位和平卧位的投照方法摄片,由骨科医生在X线底片上用量角器手工测量HKA角,放射科医生在计算机屏幕上对PACS影像进行HKA角的测量,比较其精确度和可靠性。结果下肢步进摄影所得的X线下肢全照片站立位和平卧位之间HKA角的测量平均差距小于2°,手工测量和计算机辅助测量有显著相关(r=0.638~0.975)。结论下肢步进摄影的下肢全长X线片技术是一种快捷、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昊石泽锋李荣祝尹东周艳芳董慧萍梁红陈俊
- 关键词: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