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鉴
- 作品数:8 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准噶尔盆地南缘复杂构造地震处理技术及应用
- 2007年
- 复杂构造地震勘探适用技术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石油公司在油气勘探中致力于寻求突破的重点领域。国内外石油公司许多大油气田的发现都是在复杂构造地区获得突破的,为此,以我国准噶尔盆地南缘复杂构造为例,探讨复杂构造地震勘探技术存在的难点,发展现状及今后攻关目标,分析了现今准噶尔盆地南缘复杂构造地震勘探适用技术及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南缘几个较大油气田(含油气构造)的发现,都与复杂构造地震勘探技术的进展密切相关。
- 吴鉴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勘探地震数据处理
-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目标评价
- 吴晓智吴鉴夏显佰李学义王立宏张义杰刘楼军张年富谷斌刘继山孔智勇汪建富
- 研究项目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成藏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油源条件充足,并且存在上、中、下三套储盖组合。四棵树凹陷北部的艾卡断裂带石油地质条件优越,为有利的含油气构造带。该研究成果在系统分析了卡6井及邻井的钻...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成藏条件勘探目标评价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被引量:37
- 2002年
- 应用前陆盆地相关褶皱理论,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喀拉扎—古牧地复杂构造进行了构造建模与构造形成机制分析,认为喀拉扎—古牧地地区受北天山、博格达、艾卡三组不对称走滑断裂系统的影响,形成了以剪切压扭作用为主的构造。喀拉扎背斜属浅层反向冲断双重构造,古牧地背斜为基底卷入型双重构造;山前推举带西部的齐古—昌吉背斜带与东部的古牧地—阜康背斜带是通过喀拉扎反冲断裂调整与转换而形成的;博格达走滑断裂不对称性,形成了不对称的昌吉向斜,成为一典型的复合含油气系统;喀拉扎与古牧地背斜代表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样式,为近期勘探的重要目标。
- 吴建华向书政吴晓智陈伟吴鉴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构造样式油气藏
- 准噶尔盆地南缘复杂构造地震处理技术及应用
- 复杂构造地震勘探适用技术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石油公司在油气勘探中致力于寻求突破的重点领域。国内外石油公司许多大油气田的发现都是在复杂构造地区获得突破的,为此,以我国准噶尔盆地南缘复杂构造为例,探讨复杂构造地震勘探技术存在的...
- 吴鉴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震勘探数据处理
- 文献传递
- 准噶尔盆地南缘重点目标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及应用
- 夏惠平肖立新范旭朱明周清华王兵周述才吴鉴孔智勇李学义彭天令
- 根据勘探目标的特点,建立地质模型,采用相应的软件对地质模型进行正演和射线追踪,开展野外近地表结构的综合调查。充分利用折射静校正通过初至时间反演的表层结构信息,如低、降速带各层相对的延迟量、折射层的速度,建立起较为精确的表...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勘探技术测井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序列及沉积环境演化被引量:26
- 2020年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沉积相,可以分为曲流河相、冲积扇相、湖水改造冲积扇相和滨浅湖亚相。根据构型要素分析法,划分出10种主要典型岩石相。其中Gm1为褐红色块状砾岩,复成分,粒度为细-粗砾,分选、磨圆差,主要为杂基支撑;Gm2为褐色块状砾岩,复成分,粒度为细-中砾,分选和磨圆一般-差,主要为颗粒支撑;Gm3为灰绿色、橘红色块状细砾岩,分选、磨圆较好,颗粒支撑。Gm1和Gm2沉积期,多处发育震积构造。中-晚侏罗世,气候干旱,北天山构造活动,盆地快速充填,可容纳空间减小,上侏罗统齐古组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受蒙古-鄂霍次克洋快速闭合的影响,张性环境演变为局部挤压环境,北天山继续构造活动,盆地收缩,可容纳空间减小,盆地边界由早—中侏罗世的中天山退至北天山,上侏罗统喀拉扎组沉积期,准噶尔盆地南缘广泛发育褐红色冲积扇沉积,侏罗纪盆地充填结束;在下白垩统清水河组沉积期,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完成,构造相对稳定,盆地扩张,可容纳空间增大,大范围快速湖侵,气候转为湿润,准噶尔盆地南缘发育湖水改造冲积扇沉积,之后广泛发育滨浅湖沉积,发育灰绿色、橘红色滨湖砾岩及细粒沉积,白垩纪盆地充填开始。
- 关旭同吴朝东吴鉴周家全焦悦周嵘于庆森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白垩纪沉积环境演化齐古组
- 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煤矿剖面齐古组河流沉积与砂体构型被引量:13
- 2019年
- 在沉积学和构型要素分析法的指导下,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煤矿剖面上侏罗统齐古组曲流河砂体进行了构型分析,统计了构型要素和河道砂体的规模和形态,划分了叠置类型。建功煤矿剖面主要发育7种岩石相类型,通过砂体构型分析,识别出6级层级界面,划分出4种构型要素。当可容纳空间增大量(A)与沉积物供给增加量(S)的比值(A/S)大于1时,发育孤立型砂体;随着A/S值减小至1附近时,发育桥接型和叠合型砂体;当A/S值小于1时,发育切叠型砂体。齐古组沉积期,气候炎热干旱,头屯河组沉积期宽阔的湖面下降,建功煤矿剖面发育水深约33.3 m、宽约139.2m的砂质曲流河,河流满岸宽度约805.2m,单一曲流带宽度约6405.2m.齐古组沉积期A/S值先减小后增大,早期发育孤立型砂体和泛滥湖泊砂体;中期发育桥接型砂体、叠合型砂体和切叠型砂体;后期再次以发育孤立型砂体为主。
- 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李严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侏罗统齐古组河流沉积
-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活动特征及成藏过程被引量:23
- 2006年
-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的野外观测为基础,对断层岩显微构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断层大致经历了3次构造运动。结合前人对该区断层岩以及三级河流阶地的年代学研究结果,确定了该断层3次活动的时间分别为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末期。根据断层岩中发育的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断层带中方解石脉的碳氧同位素测定结果,确定了该断层的最小贯穿深度为6 500m,至少断至侏罗系的烃源岩。对准噶尔南缘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霍-玛-吐断层向下断至侏罗系烃源岩,并在侏罗系主力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后,经过3次启闭过程,对应了3次成藏过程。断层目前处于封闭状态,可对油气藏形成遮挡。对成藏过程进行的分析表明,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构造的中部成藏系统成藏条件最为有利,是有利的勘探远景区。
- 王兆明罗晓容刘楼军吴鉴张秉良陈瑞银武明辉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显微构造断层封闭油气运移油气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