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锋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裂愈汤治疗Ⅰ、Ⅱ期肛裂的疗效评估及机理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裂愈汤治疗Ⅰ、Ⅱ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门诊Ⅰ、Ⅱ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裂愈汤内服+裂愈洗剂熏洗坐浴+局部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裂愈洗剂熏洗坐浴+局部换药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第1周和第4周肛门疼痛、出血症状以及肛管静息压改善程度上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的满意度在第4周与对照组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第2周肛门疼痛、出血症状以及肛管静息压改善程度、患者满意度上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第3周治疗组在肛门疼痛、肛管静息压改善程度上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出血症状改善程度上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裂愈汤对于改善内括约肌痉挛和肛门疼痛程度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治疗Ⅰ、Ⅱ期肛裂临床疗效显著。
- 赵斌吴锋郭晓晖
- 关键词:肛裂中医治疗
- 痔中医病因病机及论治辨析
- 2024年
- 作者从古今医家对痔病因病机的认识入手,通过综合分析古籍及现代医家的学术观点,总结得出痔的病因病机多基于脾胃虚弱,故多立足于脾胃施治。但众医家对痔病因病机的具体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尚未统一。因此文章从痔的历史起源开始,分析归纳痔的病因病机,并分别从中医证型及湿热、气血、肺、脾、肝等方面对其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李玉林吴锋朱岳奇郭晨露
- 关键词:病因病机中医药疗法
- 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目的对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阴部神经的解剖学研究、阴部神经的定位研究以及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研究者不多。结论阴部神经阻滞虽然在肛门直肠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但因定位仪器的限制,目前仍没有广泛开展,有进一步研究并推广的价值。
- 吴锋赵斌王小林
- 关键词:阴部神经阻滞肛门直肠手术
-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定量试验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菌群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80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脓液行细菌培养、革兰染色及药物敏感定量试验。结果无细菌生长30例占10.71%,革兰阳性菌6例占2.14%,革兰阴性菌244例占87.14%。大肠埃希菌184例占65.71%,肺炎克雷伯菌44例占15.71%,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1.43%,铜绿假单胞菌3例占1.07%,阴沟肠杆菌2例占0.71%,其他细菌13例占4.64%。产ESBLs株71例占25.36%(71/280),其中大肠埃希菌67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细菌耐药率为0.41%~83.61%。结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单独使用抗生素疗效不佳,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 吴锋肖明灿廖蕴惠
- 关键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 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病例回顾分析及防治体会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初步探讨痔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38例我院痔术后患者,比较性别、年龄、术前患者合并病、术前痔核形态、麻醉方式、手术器械、术后排便、排尿情况等因素与继发性大出血的关系,总结治疗的疗效,分析大出血的原因。结果:44例发生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发生率为0.89%,平均出血时间为6.9d(2~20d),经过1次止血处理治愈42例(95.45%),2次止血处理治愈2例(4.55%)。单因素分析显示痔术后继发性出血与性别、年龄及是否为嵌顿痔相关。结论: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应积极预防,一旦出现应进行及时有效地止血处理。
- 吴锋肖秋平郭晓晖
- 关键词: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
- 裂愈洗剂熏洗坐浴治疗早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裂愈洗剂治疗早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门诊早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前者采用裂愈洗剂熏洗治疗,后者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全部疗程结束后两组疗效、每个疗程疼痛和出血症状严重程度、肛管静息压改善程度、患者满意度及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2W、3W、4W治疗组疼痛、出血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全部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肛管静息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裂愈洗剂熏洗坐浴治疗早期肛裂临床疗效显著。
- 赵斌郭晓晖吴锋
- 关键词:早期肛裂熏洗法
- 便秘中医治疗的临床实践与思考被引量:8
- 2018年
- 探讨与思考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中医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便秘情况,并予评分量化比较。结果随访3个月,痊愈5例,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治愈率7.94%,总有效率73.02%。结论中医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较稳定的中远期疗效。
- 吴锋
- 关键词:便秘中医治疗
- 痔手术如何充分保护肛门皮肤的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介绍自己在痔手术对于充分保护肛门皮肤方面的体会,与肛肠医师相互交流、学习。
- 吴锋
- 关键词:痔手术
- 次侧切术后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评价次侧切术后应用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探讨肛裂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将160例慢性肛裂住院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次侧切术+中药内服+中药坐浴+中药涂擦治疗,对照1组采用次侧切术+中药坐浴+中药涂擦治疗,对照2组采用次侧切术+中药涂擦治疗,对照3组采用次侧切术+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各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便血、便秘、肛门潮湿、肉芽水肿等并发症最低,创面愈合时间最短,术后1个月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最高,术后2个月肛管功能各组无显著性差异;随访2年复发率和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比较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肛管功能和远期疗效与手术有关,而与术后中药治疗模式无明显关系。但术后中药应用能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并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从而体现中医优势。结论采用次侧切术后"中药内服+中药坐浴+中药涂擦"三联疗法的治疗模式是治疗慢性肛裂的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肯定和推广。
- 赵斌张志谦吴锋
- 关键词:慢性肛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