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昆 作品数:57 被引量:255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安徽省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江淮灾害性大风飑线的特征分析 本文利用2000—2017年4—9月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和高空探测资料,识别出江淮地区35条飑线.空间分布显示,飑线主要形成于长江以北的平原地区.时间分布显示,40%的飑线发生在7月,其中7月下旬有一峰值;约37%的飑... 吴瑞姣 陶玮 周昆 邱学兴关键词:飑线 2011年6月13日至15日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分析 本文应用安徽省高密度自动雨量站资料、GPS大气可降水资料、LAPS-wrf(wrf快速资料同化预报系统)和常规探测资料以及t639分析资料等资料,对2011年6月13日至15日的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大尺度背景场分析、水汽条... 余金龙 周昆 曹卫卫关键词:梅雨锋 暴雨过程分析 水汽条件 淮河流域“6.30”暴雨过程的三部雷达联合反演降水分析 利用合肥、武汉和阜阳雷达资料以及安徽、湖北两省地面观测站逐时降水资料,对2003年6月29日深夜到30日凌晨发生在淮河流域的强降水过程联合反演逐小时降水,并通过反演的降水场分析揭示强降水过程时空变化分布特征。 杨洪平 万蓉 石燕 周昆文献传递 2004年末黄淮暴雪的特点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62 2006年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分析了2004年12月20日夜里起到22日黄淮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发现黄淮地区暴雪天气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明显不同于梅雨锋暴雨。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可以很好地反映这场暴雪的特点:对流高度不高,平均高度3-4km左右,最高不超过8km。在强降雪时近地面925hPa附近伴有很强的超低空急流,东北偏东风,风速达12~14m·s^-1。高低空垂直切变明显,有很强的斜压性。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出这次过程的演变和特点。 王东勇 刘勇 周昆关键词:数值模拟 暴雪 安徽飑线的WRF预报检验 在普查2000-2017年江淮飑线的基础上,选择十个较强飑线用WRF进行预报检验.重点分析了2017年5月14日个例的天气背景.结果 表明:(1)当西风槽伴随冷空气南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维持,有时高压边缘有台风活动,... 周昆 陶玮 吴瑞姣 邱学兴关键词:飑线 安徽省2008年初夏1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发生在2008年6月3日安徽江北的天气是1次受多个雷暴单体影响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分析常规观测、卫星云图、雷达探测和收集的灾情等,了解到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对流参数、抬升系统等。结果表明,在这次强对流发生时,地面处于暖低压内,高空东北冷涡有弱冷空气扩散南下,安徽北部K指数大于30,0℃层高度约为3 km,层结弱、不稳定,并且局地湿度大,对流层低层风垂直切变大,地面冷锋东移南下触发强对流发生,在安徽江北地区产生了多处局地强度大、冰雹、雷电、大风灾害严重的雷暴云。在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上可见典型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反射率因子强,低层反射率梯度大,有钩状回波,中层有界弱回波区,高层悬垂体,速度图上有一对法向对称的正负速度中心,低层气旋和高层反气旋,有冰雹指数和中尺度气旋产品等。 周昆 陈斌 卢逢刚关键词:冰雹 雷暴 多普勒天气雷达 提升决策气象服务水平为政府指挥防汛抗灾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从组织体系、制度流程、产品服务、效益评估几个方面介绍了我省决策气象服务的发展及现状,阐述了我省决策气象服务为省政府指挥防汛抗灾提供科学依据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我省工作实际指出了决策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指出提升服务... 郝莹 周昆关键词:气象服务 政府决策 防汛抗灾 信息共享 文献传递 6种数值模式在安徽区域天气预报中的检验 被引量:20 2010年 本文检验了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2月,Grapes、MM5、WRF、T213、JMA和Germany共6个模式对安徽区域72 h内降水量、风速和气温的预报。降水量TS评分显示,从小雨到大雨,JMA的参考价值较高,从大雨到大暴雨则是MM5和WRF比较好;Germany和T213的评分均处于中间水平,而Grapes评分最低。冬夏季各模式的预报较好,其他季节预报较差。风速,24 h JMA和T213的预报较好,48、72 h MM5和WRF的参考价值较高。气温,24、48 h MM5和WRF预报较好,而72 h则是MM5和T213好。Grapes对风速和气温的预报相对较差。上述检验结果不仅有助于预报员更好地利用数值模式制作天气预报,而且为数值天气预报的解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周昆 郝元甲 姚晨 邱学兴关键词:降水量 气温 安徽暴雨时500hPa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点 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位置对安徽暴雨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出现暴雨时,副高多呈东北-西南走向,120oE副高脊线在23-26oN之间,副高西脊点在105-115oE之间,我省处在副高背侧的西南气流控制下.有时副高呈块状分布,主体... 余金龙 邱学兴 周昆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暴雨天气 2014年淮河流域一次飑线过程的结构及环境分析 被引量:9 2016年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LAPS模式(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和地面加密观测等资料,细致分析了2014年6月1日发生在安徽阜阳的一次飑线过程的结构以及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降水过程发生在对流层中层槽前的偏南暖湿气流中,初期呈现"人"字形结构,之后其西段增强为飑线。综合分析显示:冷锋的强迫抬升是该飑线的主要触发原因。这次飑线以强降水为主,其在强盛期呈现明显的弓状回波,此时在其南北两端呈现为反气旋与气旋涡旋对,同时从对流层高层下沉卷入飑线后部的较弱干冷空气使飑线的后侧入流更加明显,与此特征相伴,地面出现7级大风。当低层出流截断了暖湿入流时,降水区内转为以偏西下沉气流为主,地面出现弱冷池,之后飑线快速减弱。此次飑线生命史约5 h。 周昆 陈兴超 王东勇 徐焕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 飑线 弓状回波 淮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