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维贵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叙事
  • 2篇人类中心主义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批评
  • 2篇小说
  • 1篇戴·赫·劳伦...
  • 1篇动物
  • 1篇性压抑
  • 1篇压抑
  • 1篇一夜情
  • 1篇意象
  • 1篇英国文学
  • 1篇缘起
  • 1篇秩序
  • 1篇瑞德
  • 1篇莎士比亚
  • 1篇身份
  • 1篇身份建构
  • 1篇身体
  • 1篇身体叙事

机构

  • 10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2篇周维贵
  • 1篇杜平
  • 1篇赵莉华
  • 1篇蒲度戎

传媒

  • 2篇电影评介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凡达》的身体叙事
2011年
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充分展示了大导演的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影片主题的彰显离不开贯穿整个影片的身体叙事。影片中,身体是一个被赋予叙事功能的符号,它指向不同的自然观想象。同时,身体边界的扩展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主体建构息息相关。因而,解读影片的身体叙事对全面把握影片的主题大有裨益。
周维贵
关键词:《阿凡达》身体自然观自我认同
自然的复魅: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虹》
戴·赫·劳伦斯(1885-1930)是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备受评论界争议的一位英语作家。他一生著述颇丰,涵盖小说、诗歌、文论、散文、游记等各个方面。但是,他首先是一位小说家,并且主要以小说闻名于世。他的《...
周维贵
关键词:生态批评戴·赫·劳伦斯英国文学小说创作
文献传递
还自然之魅——论劳伦斯小说《虹》中的生态思想被引量:4
2010年
劳伦斯在小说《虹》中对自然的生态书写、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和对非理性哲学的高度崇尚都体现了作者极富前瞻性的生态思想。作者在小说中不遗余力地讴歌自然,其对"自然"的书写集中体现了他的生态之思:人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的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都离不开自然,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应寻求与自然和谐互惠的生存方式,尊敬自然,敬畏生命。
周维贵
关键词:生态思想人类中心主义非理性主义
《萨帕塔的眼睛》中的历史书写
2024年
以著名农民革命领袖埃米利亚诺·萨帕塔的情妇伊内斯为叙事者,讲述了伊内斯与萨帕塔之间的情感纠葛及其在革命期间所承受的灾难和伤痛。小说赋予历史叙事所忽略的失语者以叙述声音,通过文学想象解构并重塑被卷进历史事件的个体的形象,从而“真实”地再现墨西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通过叙事者伊内斯之口,对主流叙事中所浸淫的男权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对革命爆发的内在动因做出了新的诠释。
周维贵
关键词:历史叙事历史书写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一夜情之歌被引量:2
2007年
普鲁弗洛克是托.斯.艾略特的早期诗篇《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一个生活灰色的中年男子形象。文章运用精神分析和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剖析普鲁弗洛克的内心世界,发现普鲁弗洛克一直思量的重大问题就是一夜情的问题,他的傍晚出行是去求性,而不是去求爱,却在担忧和理智的约束下成了泡影。因此,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不是爱情之歌,而是性冲动对抗性压抑的一夜情歌。
蒲度戎周维贵
关键词:普鲁弗洛克一夜情弗洛伊德性压抑
美国60年代奇卡诺运动的缘起及主要诉求被引量:2
2016年
20世纪60年代,由墨西哥裔青年学生所发起的"奇卡诺学生运动"迅速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运动,其产生虽然受到了60年代美国各种社会运动的直接影响,但奇卡诺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墨西哥裔在社会中长期所处的边缘地位及其希望同化融入主流社会这一愿景的失败。为了争取民族自由和平等权利,奇卡诺运动从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向盎格鲁美国社会发起挑战,推动了墨西哥裔美国人在民族身份和文化身份上的认同感,从而促进了墨西哥裔人民的民族凝聚力。
周维贵
关键词:民族认同同化
歌颂生命 超越死亡——浅析劳伦斯诗歌《灵船》被引量:1
2011年
死亡是劳伦斯晚期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其中《灵船》一诗代表了诗人在探索死亡主题上的最高成就。在劳伦斯笔下,死亡褪去其阴森可怖的一面,带上了一种玄妙的宗教神秘色彩。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向新生的一段旅程。劳伦斯打破了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以诗意的笔触建构了死亡之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歌颂。
周维贵
关键词:意象
天真世界与经验世界:论劳伦斯动物诗的存在主题被引量:1
2011年
劳伦斯创作的大量动物诗代表诗人成熟的诗歌艺术和较高的艺术成就。这些诗歌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遵循自然本能、不受自我意识困扰的动物形象。动物身上所体现的存在方式展示了与人类经验世界完全不同的天真世界。然而,由于自我意识及文化传统的积淀所形成的经验性世界,人难以体验天真世界的魅力并获得动物似的独立。
周维贵
《鄂榭府崩溃记》的生态解读
2011年
爱伦.坡在短篇小说《鄂榭府崩溃记》中营造了一种令人压抑的恐怖气氛。这种恐怖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的陌生化描写及充满生机的自然的缺失。小说可以解读为一篇深刻的生态寓言,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并预见了人脱离自然之后将面临的惨痛后果。
周维贵
关键词:爱伦·坡生态
男性话语视野下的女性形象——莎士比亚笔下的维纳斯被引量:2
2011年
《维纳斯与阿董尼》是莎士比亚年轻时创作的两首长诗之一。诗中维纳斯的形象一直备受评论家和读者的争议。表面上,莎士比亚颠覆了传统爱情诗歌对男女角色的定位,塑造了一个积极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维纳斯仍是作者以男性中心的视角对女性所作的不公正建构,这一形象既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献身精神和女性贞节的双重要求,也体现了男性在情欲与理性之间的两难选择。
杜平周维贵
关键词:莎士比亚秩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