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商昌珍

作品数:71 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细胞
  • 22篇肝细胞
  • 19篇切除
  • 14篇干细胞
  • 13篇腹腔
  • 13篇腹腔镜
  • 12篇切除术
  • 12篇肝癌
  • 11篇胚胎
  • 11篇胚胎干细胞
  • 11篇肝切除
  • 10篇肿瘤
  • 10篇分化
  • 9篇手术
  • 9篇细胞移植
  • 9篇静脉
  • 8篇胆管
  • 8篇丁酸
  • 8篇细胞癌
  • 8篇门静脉

机构

  • 33篇中山大学孙逸...
  • 30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中山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江门市人民医...

作者

  • 70篇商昌珍
  • 44篇陈亚进
  • 26篇陈积圣
  • 17篇闵军
  • 15篇曹君
  • 11篇张磊
  • 9篇张红卫
  • 9篇张磊
  • 8篇刘璐
  • 6篇谭文亮
  • 5篇黄泽坚
  • 5篇张红卫
  • 4篇任萌
  • 4篇王捷
  • 4篇彭孝雄
  • 4篇李闻达
  • 4篇万云乐
  • 3篇罗兴喜
  • 3篇吕丽虹
  • 3篇钟锋

传媒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岭南现代临床...
  • 7篇中华肝脏外科...
  • 6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国际外科学杂...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新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肝细胞癌(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发病隐匿、发展迅速等特征,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失去根治的机会。近年来,靶向药物成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方法之一。索拉非尼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靶向药物。研究表明,索拉非尼虽然可使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获益,但是其耐药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已有较多针对肝癌的新型靶向药物不断研发和推出,然而仅有少数药物的疗效获得被肯定。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朱思聪谭文亮商昌珍陈亚进
关键词:肝细胞癌靶向治疗索拉非尼
丁酸钠增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T细胞增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丁酸钠诱导的不成熟树突状细胞(DCs)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及其在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诱导入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DCs,6d后分别加入丁酸钠、脂多糖(LPS)和多细胞因子鸡尾酒组合[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1β、前列腺腺素E2(PGE2)],24h后收集DCs;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DO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2分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检测各组DCs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丁酸钠诱导的DCs呈现典型未成熟DCs的特征,低表达CD83、CD80和HLADR,分泌IL-12水平低。与对照组比较,丁酸钠组和LPS组DCs的IDOmRNA的表达分别升高了(32.03±4.02)倍和(1.01±0.43)倍,而鸡尾酒组则降低(3.31±1.0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酸钠诱导的未成熟DCs采用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T)处理后,可以有效刺激T细胞增殖,但其能力仍低于LPS或鸡尾酒法诱导的成熟DCs。结论丁酸钠可显著增强未成熟DCs的表达IDO,并且IDO过表达在其抑制T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闵军刘璐商昌珍王捷万云乐罗兴喜陈亚进陈积圣
关键词:丁酸钠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防治策略被引量:1
2015年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nectomy,PD)是治疗胰腺、十二指肠区域以及胆管下段恶性肿瘤的常用术式.由于PD术涉及多个消化道器官的切除和重建,所以仍是腹部外科最为复杂的外科操作.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围手术期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PD术的围手术期病死率已降至5%以下.但是,PD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仍达30%~50%.胰瘘、出血、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是PD术后最常见的4种并发症,而且往往一种以上并发症共存[1].其中,PD术后出血是最为凶险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商昌珍谭文亮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术后出血术后并发症胃排空障碍恶性肿瘤
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探讨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肝胆管结石病在我院进行再次手术的病例136例,其中男60例,女76例,平均年龄55.3岁。肝胆管结石分型:Ⅰ型101例(74.3%),Ⅱa型5例(3.7%),Ⅱb型27例(19.8%),Ⅱc型3例(2.2%)。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为:①前次手术时结石残留31例(22.8%);②结石再生52例(38.2%);③肝内胆管狭窄未纠正23例(16.9%);④肝外胆管囊状扩张未处理18例(13.2%);⑤初次手术为急诊手术12例(8.8%)。再次手术方式分别为:①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3例(24.3%);②单纯肝叶(肝段)切除术3例(2.2%);③胆管切开取石+胆道口括约肌成形术5例(3.7%);④胆管切开取石+肝叶(肝段)切除+T管引流术29例(21.3%);⑤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40例(29.4%);⑥胆管切开取石+肝叶(肝段)切除+胆肠吻合术26例(19.1%)。手术后并发症包括:胆漏6例(4.4%),膈下脓肿形成3例(2.2%),胆肠吻合口出血1例(0.7%),肺部感染2例(1.5%),切口感染7例(5.1%)。围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0.7%。术后结石残留14例(10.3%)。再次手术后的胆管结石复发率为18.8%。结论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前应对疾病状态进行充分评估和准备,尽可能选择以肝叶(肝段)切除为基础的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减少术后结石复发率。
张红卫彭孝雄陈亚进商昌珍张磊林树文
关键词:胆结石肝胆管结石再手术胆道外科手术手术方式
肝移植及肝干细胞移植在难治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1
2010年
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先天性代谢性肝病等难治性、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是全球医疗棘手问题,肝移植目前仍为上述多种难治性肝病的唯一根治方法。近年来随着肝脏外科和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进步,肝移植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开展器官移植手术较早的美国,每年肝移植例数超过5000例,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接近90%,5年生存率也达到70%左右。
陈积圣商昌珍
关键词:肝移植技术肝病治疗肝干细胞移植血管外科技术器官移植手术
多因子联合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有效的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Cs)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培养体系。方法将H9hESC细胞株接种到基底膜提取物包被的培养板上,序贯加入含有下列诱导因子的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100μg/L细胞因子活化素A(activinA)诱导3d,20μg/L骨形成蛋白4(BMP4)和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4d,10μ∥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5d,最后以含10μg/L制瘤素M(OSM)及1×10^-7moVL地塞米松(Dex)的培养液继续诱导4d。于细胞诱导分化第16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分化细胞肝脏特异性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过碘酸.雪夫反应(PAS)试验和吲哚氰绿(ICG)摄取试验检测分化细胞是否具备肝细胞功能。结果activinA、BMP4、bFGF、HGF、OSM和Dex联合诱导的分化细胞具有类似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呈多角形或卵圆形;RT—PCR结果显示分化第16天的细胞表达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19(CK19)、肝细胞核因子-4a(HNF-4a)、a1-抗胰蛋白酶(AAT)等肝脏特异性基因;免疫荧光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分化第16天的细胞表达AFP、ALB、CK19、CYP7A1等肝脏特异性蛋白;PAS试验及ICG试验显示分化细胞具备糖原合成和ICG摄取释放等肝细胞功能。结论体外联合多种诱导因子可诱导hESCs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崔罗方商昌珍任萌曹君吕丽虹陈亚进闵军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肝细胞样细胞分化
直肠癌根治术骶前静脉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大出血的原因及纱布填塞压迫法治疗骶前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6年9月的直肠癌患者术中发生的5例骶前静脉大出血的原因及纱布填塞法压迫止血治疗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例因用手指分离至骶尾部时撕破骶前筋膜致骶前静脉破裂出血,2例为未进入正常解剖层次盲目钝性分离骶前筋膜而引起出血,2例因术中骶前静脉出血处理不当致大出血,均使用纱布填塞压迫法后很快止血成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72小时去除纱布,无再次继发性出血发生,患者恢复好,随访无不良反应。结论直肠癌根治术中未能掌握正确的解剖层次或操作方法失当是骶前静脉丛大出血主要原因,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是处理骶前静脉破裂大出血可靠的方法。
张磊陈亚进张红卫商昌珍陈积圣
关键词:直肠肿瘤骶前静脉出血
干细胞移植研究在肝脾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癌等实体瘤中的应用
肝脾相关疾病-肝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其导致的脾大、脾功能亢进等难治性、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是全球医疗棘手问题。虽然近年来包括人工肝、肝细胞移植、断流和分流术在内的多种治疗手段在肝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取得某些进展,...
陈积圣商昌珍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
剩余肝体积不足肝癌的转化治疗策略
2025年
剩余肝体积不足是导致肝癌初始不可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可促进肝体积增生,从而实现剩余肝体积不足肝癌的转化后切除。常用的促进肝体积增生的方法包括门静脉结扎、门静脉栓塞、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肝静脉剥夺术。上述4种治疗方式均具有促进肝体积增生的作用,但在安全性和促进肝体积增生的效率等方面也存在差异。随着肝癌外科治疗、局部非手术治疗、系统治疗理念和方法的持续发展,以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为指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团队诊断与治疗经验、技术条件,通过个体化、多模式、多维度的综合治疗将剩余肝体积不足肝癌转化为可根治性切除,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笔者综合相关研究进展,深入阐述剩余肝体积不足肝癌转化治疗的策略、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商昌珍陈亚进
关键词:肝肿瘤门静脉栓塞
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5
2006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0-2005年应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和纤雏胆道镜治疗的11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和左肝管结石16例。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49例)、LC联合胆道镜胆道棵查术(62例)、LC联合腹腔镜下左肝叶切除和胆道镜胆管棵壶术(7例)。结果96例病人术后得到随访和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提示无残留结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4例接受LC结合胆道镜胆道棵查术的病人,中转开腹手术,其中2例由于存在离位胆管狭窄。1例由于肝门部严重粘连水肿,1例由于不易控制的动脉性出血。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良好,应该在胆系结石病的治疗中得到推广应用。
陈亚进商昌珍徐国权刘璐陈积圣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胆囊结石胆管结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