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淑兰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融合基因ALK、ROS1、RET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国内外受到了热捧。目前国内临床使用最多的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但在临床使用TKIs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病例,故寻找新的治疗靶点非常重要。融合基因ALK、ROSl、RET是最鑫在NSCLC中发现的一类新的分子遗传变异类型,它们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在NSCLC的发生、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夏淑兰周锐罗红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融合基因靶向治疗
-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 2019年
- 弥漫性肺疾病病种繁多,如何正确诊断仍然是一个临床挑战。支气管镜检查作为呼吸病学医师的重要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经支气管镜腔内黏膜活检、经支气管肺活检、冷冻肺活检、支气管内超声技术,这些技术都是诊断弥漫性肺疾病的有用工具。本文就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提高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意识,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一定借鉴。
- 夏淑兰周锐
- 关键词:弥漫性肺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
- 融合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0%-85%。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及其生物学行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异性高而不良反应轻的...
- 夏淑兰罗红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中鞘管内弹簧圈脱落一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中鞘管内弹簧圈脱落极为罕见,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水平,我们整理病例并作文献复习。方法 对一例肺癌患者接受EBUS-TBNA诊断后鞘管内弹簧圈脱落进行...
- 肖奎石志辉周锐夏淑兰郑东元陈平
- 关键词:EBUS-TBNA
- 肺鳞癌并发嗜酸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肺癌伴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LR)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 报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2011年10月收治的1例肺癌并嗜酸粒细胞型LR,对国内外文献共报道的55例肺癌伴LR的临床症状、外周血象、骨髓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国内共报道了16例肺癌伴LR,国外近10年共统计和报道了39例肺癌伴LR.55例LR中仅3例为嗜酸粒细胞型,50例为中性粒细胞型,2例未报道具体类型.以“肺癌”和“类白血病反应”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结果有相关文献12篇,共报道16例肺癌合并LR,有13例取得肺癌病理组织类型,14例行骨髓学检查.以“lung cancer”和“leukemoid reaction”加时间限制“10 years”在Pubmed里可检索到6篇相关文献,共统计39例肺癌并LR,均取得肺癌病理类型及骨髓学结果.以“lung cancer”和“eosinphil”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无相关报道.结论 肺癌合并嗜酸粒细胞型LR尚属罕见.LR一般发生在肿瘤晚期,骨髓检查对其诊断很重要,一旦出现提示疾病预后差,大多在1~6个月内死亡.
- 夏淑兰陈平黄信刚孔祥龙罗红
- 关键词:肺癌类白血病反应嗜酸粒细胞
-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老年人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评价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对老年人肺癌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 方法 于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对31例胸部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显示肺内占位伴多发纵膈淋巴结肿大的≥65岁的患者进行EBUS-TBNA,未采取现场细胞学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 31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5例,年龄65~77岁,平均70.1岁.31例患者共穿刺70组淋巴结,肺内肿块4例.31例肺癌患者中通过EBUS-TBNA明确诊断29例,假阴性2例,敏感度为93.6%、特异度100.0%.本检查中全部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是诊断老年人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肖奎蒋洁菡夏淑兰康乃馨石志辉周锐陈平
- 关键词:肺肿瘤支气管镜
- 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应用
- 夏淑兰周锐
- 支气管结核致左全肺不张4例:经支气管镜介入综合治疗及文献复习
- 朱芷若肖奎周锐诸兰艳石志辉夏淑兰贺文龙任思颖杨丽珍黄师向婧褚元芝郑东元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