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红萍

作品数:74 被引量:361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新生儿
  • 20篇早产
  • 20篇早产儿
  • 20篇产儿
  • 10篇动脉
  • 9篇低氧
  • 9篇低氧性
  • 9篇婴儿
  • 9篇吸入
  • 9篇肺动脉
  • 8篇新生猪
  • 8篇生猪
  • 8篇雾化
  • 8篇雾化吸入
  • 8篇肺动脉高压
  • 7篇综合征
  • 6篇血管
  • 6篇支气管
  • 5篇一氧化氮供体
  • 5篇真菌感染

机构

  • 5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复旦大学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科医...

作者

  • 74篇夏红萍
  • 34篇朱建幸
  • 22篇朱天闻
  • 20篇陈妍
  • 19篇张永红
  • 17篇何振娟
  • 16篇张拥军
  • 15篇赵冬莹
  • 15篇杨庆南
  • 14篇谢利娟
  • 13篇黄国英
  • 10篇孙波
  • 9篇钱继红
  • 9篇王利
  • 7篇陈超
  • 5篇周琳
  • 5篇殷张华
  • 4篇信怡
  • 4篇王丽
  • 4篇朱建幸

传媒

  • 8篇临床儿科杂志
  • 5篇中国实用儿科...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华新生儿科...
  • 3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2篇2006(第...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旋肉碱对早产儿营养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左旋肉碱是一种条件必需营养素,在人体脂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产儿由于产前体内储存量少、食物摄取量少、能量代谢旺盛等特点,容易出现左旋肉碱缺乏。肠外营养补充左旋肉碱可提升早产儿体内左旋肉碱水平并改善早产儿酰基肉碱谱,促进早产儿生后早期的脂肪酸代谢,并加快其恢复出生体重。母亲产前预防性使用左旋肉碱能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生后早期肠外营养补充左旋肉碱能减少呼吸窘迫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然而,肠外营养补充左旋肉碱对早产儿后期脂肪酸代谢及体格生长速率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屈夏夏红萍
关键词:左旋肉碱营养脂代谢
小儿多发性硬化6例临床分析
2002年
林爱琳夏红萍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儿童
新生儿窒息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5
2001年
夏红萍朱建幸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中性粒细胞
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表型特征和治疗策略被引量:2
2022年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度BPD(sBPD)指早产儿吸入氧气治疗至少28天,在矫正胎龄36周时需吸入氧浓度>30%或应用正压通气。sBPD可引起患儿后期死亡、心肺功能不全、生长不良、认知落后和运动发育迟缓等。随着我国极早产儿救治成活率的提高,sBP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不同患儿病理生理机制不一,引起疾病的表型存在较大差异,给临床诊治带来相当大的挑战。近年国内外诊疗共识均提出,以多学科团队合作对sBPD患儿进行综合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中-重度肺实质性病变、大气道疾病和肺动脉高压三种表型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呼吸支持策略、气管造口术和肺动脉高压的管理。新生儿科医师加强对sBPD的关键病理生理和表型特征的认识,建立多学科团队会诊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有望进一步提高sBPD患儿的存活率,改善其预后。
夏红萍张拥军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气管造口术
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儿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儿新生儿呼吸衰竭发生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比较.方法 采用病例分析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NICU收治的68例NRF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朱天闻张永红陈妍夏红萍赵冬莹杨凌云朱建幸
新生儿危重肺动脉瓣狭窄或闭锁术后急性肺再灌注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肺动脉瓣狭窄或闭锁患儿术后急性肺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危重肺动脉瓣狭窄或闭锁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儿一般特征、围手术期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数据及生化指标,根据患儿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肺再灌注损伤分为损伤组和非损伤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术后急性肺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危重肺动脉瓣狭窄或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患儿32例,产前诊断24例,生后诊断8例;主要表现为气促、发绀;予以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维持动脉导管开放;手术日龄1~52d,中位数7.5d。术后发生急性肺再灌注损伤7例(21.9%)。损伤组术前和术中肺动脉瓣环直径、扩张球囊直径、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白蛋白水平均低于非损伤组,手术历时时间、总住院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长于非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动脉瓣环直径小(OR=5.814,95%CI1.106~30.568)、术前血白蛋白低(OR=1.361,95%CI1.063~1.742)、红细胞压积低(OR=1.173,95%CI1.010~1.363)是发生术后急性肺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再灌注损伤是危重肺动脉瓣狭窄或闭锁术后较常见并发症之一,肺动脉瓣环狭窄程度、术前血白蛋白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是发生术后急性肺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素。
王霞赵冬莹张永红谭金童朱天闻夏红萍谢利娟武育蓉陈笋何振娟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闭锁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雾化吸入一氧化氮供体治疗新生猪急性低氧性心肺损害的研究
围产期窒息缺氧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心、肺损害甚为常见。目前,应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已取得了良好疗效,但由于NO吸入治疗需借助呼吸机和...
夏红萍
关键词:新生儿一氧化氮供体硝酸甘油硝普钠
歪嘴哭面容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检测
王利张永红朱天闻陈妍赵冬莹谢丽娟杨庆南张拥军何振娟钱继红朱建幸夏红萍
新生儿血栓症4例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血栓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例血栓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4例患儿中,男3例,女1例。动、静脉血栓各2例,其中右下肢股浅动脉血栓1例,右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血栓1例,左下肢胫后静脉血栓1例,右下肢股静脉血栓1例。3例有动、静脉穿刺或置管史。肢体动脉血栓临床表现为患肢皮肤苍白、皮温低、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静脉血栓可见患肢皮肤发绀,伴肿胀。4例均通过血管超声确诊,1例行双源CT协助诊治。1例动脉血栓患儿使用普通肝素静脉滴注14 d;1例静脉血栓患儿使用尿激酶溶栓,后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另外2例患儿仅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后,4例患儿血栓均痊愈,未发生出血事件。结论血管超声是新生儿血栓症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治疗措施有溶栓、抗凝等,早期治疗痊愈率高。
殷张华朱天闻张永红谭金童朱建幸夏红萍
关键词:血栓抗凝溶栓
高氧对新生大鼠肺血管发育及肺组织血管生成素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持续吸人85%氧气对新生大鼠肺血管发育和肺组织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的影响,探讨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的肺血管发育情况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将96只新生SD大鼠在生后6h内,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高氧组将大鼠置于自制密闭氧箱,FiO2=0.85。在实验3、7、14d每组各随机取16只处死,采集标本。采用HE染色进行肺组织形态学分析,放射状肺泡计数评价肺泡化程度,肺动脉钡剂造影及肺动脉密度检测评价肺血管的发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Ang-1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An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新生大鼠高氧暴露14d,肺组织的病理表现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病理表现相似。(2)高氧组7dRAC值显著低于空气组[(10.55±0.13):(11.74±0.19),P〈0.05],在14d时差异更显著[(12.47±0.05):(15.03±0.16),P〈0.01]。(3)肺动脉钡剂造影显示,高氧组14d大鼠肺动脉主干变细,肺小动脉显影减少,肺动脉密度显著低于空气组[(3.55±0.09):(6.03±0.16),P〈0.05]。(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高氧组7d和14d,肺组织Ang-1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空气组[(4.27±0.34):(3.10±0.29),P〈0.05,(5.65±0.49):(3.21±0.28),P〈0.01]。(5)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氧组7d和14d,Ang-1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空气组[(0.854-0.14):(0.44±0.21),P〈0.05,(0.87±0.24):(0.24±0.05),P〈0.01],Ang-1的蛋白水平也显著低于空气组[(0.88±0.31):(0.41±0.12),P〈0.05,(0.90±0.29):(0.21±0.06),P〈0.01]。结论持续吸人高浓度氧导致新生大鼠的肺血管发育障碍,Ang—1的表达下凋可能参与了早产儿BPD血管发育受阻的发生机制。
梁斐朱建幸夏红萍李慧萍朱履昌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血管生成素-1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