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瑾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老年
  • 3篇血压
  • 3篇老年高血压
  • 3篇高血压
  • 3篇梗死
  • 2篇血症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老年高血压患...
  • 2篇老年人
  • 2篇高血压患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危险
  • 1篇心血管危险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危险因素

机构

  • 6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姜瑾
  • 3篇薛冰
  • 2篇丁东新
  • 2篇沈琪
  • 1篇顾平生
  • 1篇朱敏洁
  • 1篇张元暄
  • 1篇孟虹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探讨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影响。方法 :将 32~ 92岁共 15 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按年龄分为 3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 ,≥ 70岁组女性患者明显增多 ,无痛性心肌梗死增多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 6 0~ 6 9岁组及 32~ 5 9岁组。结论 :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无痛性多见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姜瑾顾平生张元暄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年龄增长女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初探
2008年
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49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及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CAS的发生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程、最高SBP和PP、血UA均呈正相关(P<0.01),与HDL-C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梗死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有密切关系,有效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可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姜瑾薛冰朱敏洁
关键词: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危险因素脑梗死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特征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93名老年人,以血尿酸≥420μmol/L为界限,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对影响血尿酸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3.35%,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与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同时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肾功能不全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甘油三酯、血肌酐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常伴发肥胖、代谢异常和肾功能不全等,甘油三酯、血肌酐与血尿酸水平升高强烈相关。
薛冰丁东新沈琪姜瑾孟虹
关键词:血尿酸老年人
老年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与BMI相关性探讨被引量:20
2010年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而肥胖和超重与二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的老年患者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定脉压差(PP=SBP-DBP);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对老年人中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与BMI、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姜瑾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老年
基于菌群拮抗作用的抗感染方案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的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借助菌群拮抗作用实施抗感染治疗对于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9年至2021年期间住院患者中选择MDR-Kpn肺部感染患者80例,均使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痰培养结果提示MDR-Kpn生长,调整为基于菌群拮抗作用的新治疗方案:先给予头孢美唑抗感染治疗48~72 h,痰培养结果提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再按照患者病情改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抗生素,比较常规治疗前、调整治疗方案前、新方案治疗后7d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 常规治疗前CRP(93.28±21.84)mg/L、PCT(2.17±0.54)ng/mL与调整治疗方案前CRP(91.47±19.72)mg/L、PCT(2.22±0.38)ng/mL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新治疗方案后7 d患者CRP(56.82±13.35)mg/L、CPT(1.18±0.32)ng/mL明显降低(P<0.05);所有患者经常规治疗后CPIS评分(7.16±1.34)、SOFA评分(9.53±2.87)、APACHEⅡ评分(19.63±4.73)均与治疗前(7.32±1.47、9.72±3.21、20.17±3.35)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新方案治疗7 d后,CPIS(5.87±1.12)、SOFA(7.84±2.28)、APACHEⅡ评分(16.27±2.82)明显降低(P<0.05);80例患者住ICU时间为13~21 d,平均(16.86±3.28)d,均顺利转出ICU。结论 借助菌群之间的拮抗作用,诱导非MDRO的生长,对MDRO形成有效抑制,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用效控制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彭程姜瑾
关键词:菌群拮抗作用抗感染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
老年高血压患者高三酰甘油血症及纤溶活性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高三酰甘油血症及纤溶活性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非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9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证实合并脑梗死107例,非脑梗死102例,对照组97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ELISA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含量。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及高血压非脑梗死组TC、TG、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血清TG明显高于高血压非脑梗死组(P<0.01),而血清TC、LDL-C、HDL-C与高血压非脑梗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伴脑梗患者tPA、PAI、D-二聚体明显高于高血压非脑梗死组(P<0.05)和对照组(P<0.01),高血压非脑梗死组tPA、PAI、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与高三酰甘油血症关系密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清高TG水平可能是促成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存在纤溶功能异常,尤其是高血压伴脑梗死更明显,纤溶异常可能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沈琪薛冰丁东新姜瑾
关键词: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