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缺血
  • 8篇再灌注
  • 8篇缺血再灌注
  • 8篇灌注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脑缺血
  • 7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血管
  • 4篇鼠脑
  • 4篇糖尿病大鼠
  • 4篇细胞
  • 4篇大鼠脑
  • 3篇卒中
  • 3篇疗效
  • 3篇脑卒中
  • 3篇碱性成纤维
  • 3篇大鼠脑缺血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13篇郑州大学第五...
  • 5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郑州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7篇孙乐羽
  • 5篇姜炎
  • 5篇牛延良
  • 4篇苗勤
  • 4篇王建平
  • 4篇田志强
  • 3篇尹帅领
  • 3篇李昕
  • 2篇卢艳秋
  • 2篇王宪远
  • 2篇祁萌
  • 1篇贺刚锐
  • 1篇张舒校
  • 1篇任景丽
  • 1篇白宏英
  • 1篇程倚萌
  • 1篇娄季宇
  • 1篇王利军
  • 1篇刘玉府

传媒

  • 9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08
  • 4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妥乐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分治疗组38例和照组36例。2组入院后均1次/d静滴前列地尔针20μg,治疗组1次/d静滴神经妥乐平针剂7.2 U,共3周。观察2组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给予神经妥乐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9.5%,P<0.05)、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好于单用前列地尔(P<0.01)。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进而改善预后。
田志强姜炎孙乐羽苗勤刘玉府
关键词:神经妥乐平前列地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NO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一氧化氮(NO)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52例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观察组)与同期接受治疗的5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体内的NO、D-二聚体(D-D)、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该类指标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O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DL、TG以及D-D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缺血性脑卒中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相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体内的NO水平较高,表明其之间存在较大相关性,可将其作为对经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评定的重要指标。
孙乐羽苗勤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氧化氮
早期康复 抗焦虑/抑郁对脑卒中后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抗焦虑/抑郁对脑卒中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合并焦虑/抑郁脑卒中患者101例,随机分为2组:抗焦虑/抑郁组50例,抗焦虑/抑郁联合早期康复组51例,进而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分析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前后FMA积分,BI积分治疗两组之间的无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伴有焦虑/抑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经予以早期康复联合抗焦虑/抑郁治疗后,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提示对于合并有的焦虑/抑郁患者除了及时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外,早期康复亦是非常重要的。
苗勤田志强牛延良姜炎孙乐羽祁萌
关键词:康复焦虑抑郁脑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2
2013年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脑血管因素(脑缺血、脑出血或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病等)导致脑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因此产生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语言、视觉空间功能、情感或人格以及认知功能减退或消失。VD是可以预防的痴呆类型,早期合理防治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基于丁苯酞软胶囊具有重构微循环和保护线粒体的药理作用,特做此临床考察。本文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轻、中度VD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用药安全性。
孙乐羽李昕牛延良田志强王建平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血管性痴呆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64例,随机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方式治疗。对比2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HAMD评分及HAMA评分从治疗第5天开始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有效率为75%,观察组为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方式治疗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后出现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孙乐羽王利军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抑郁焦虑
VEGF和bFGF在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
背景和目的 随着人口增加及老龄化程度加重,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研究证实,糖尿病能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糖尿病病人发生脑梗死时,往往病情重、病程长、预后差,有关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疗方面的...
孙乐羽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糖尿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情况。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产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的四氮唑红(TTC)染色法测量梗死体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12、24和48h时程VEGF、TGF-β1表达情况,比较糖尿病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VEGF、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1)相同时间点糖尿病组梗死体积明显大于正常血糖组(P<0.01)。(2)正常血糖组大鼠及糖尿病组大鼠脑缺血后VEGF、TGF-β1表达均增加,糖尿病组脑缺血后各时间点VEGF、TGF-β1表达均低于正常血糖组(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TGF-β1表达增强,提示VEGF、TGF-β1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神经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自身保护作用有关。糖尿病加重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VEGF、TGF-β1表达不足。
苗勤孙乐羽牛延良姜炎
关键词: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VEGFTGF-Β1
糖尿病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
2008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慢性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明确糖尿病与正常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异同。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产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饲养6~7周,经测定血糖≥16.7mmol/L确定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以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TTC染色进行梗死体积测定,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相同时间点糖尿病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大于正常血糖组(P〈0.05)。糖尿病组脑梗死区内神经元变性、坏死严重,残存神经元体积缩小,核固缩。结论链脲佐菌素可诱导稳定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糖尿病加重脑缺血损伤。
王宪远孙乐羽任景丽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糖尿病动物模型神经病理
高血糖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MMP-9及对血脑屏障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脑缺血后脑组织中MMP-9表达的影响,从而研究高血糖加重脑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高血糖模型;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MMP-9蛋白表达,并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结果高血糖组缺血再灌注24h、48h的MMP-9表达明显增加,其阳性细胞数与血糖正常组对比有明显差异,且血脑屏障通透性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高血糖可诱导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的MMP-9表达,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从而加重脑组织的损伤。
王建平尹帅领孙乐羽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MMP-9血脑屏障
糖尿病大鼠及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比较简易的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并比较分析影响模型制备成功的因素。方法70只体质量为180~220g的雄性SD大鼠禁食12h后,于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霉素60mg/kg,选择体质量为280~320g血糖水平16.7~25.6mmol/L的成模实验性慢性糖尿病大鼠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另选择55只体质量为280~320g的同种同月龄雄性大鼠制作单纯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对照;采用ZeaLonga线栓改进法,从rCBF、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以及梗死灶体积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比较2组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率并分析2组大鼠模型制备失败及死亡原因。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P〈0.01),2组模型制备成功后,大鼠脑组织的血流量在6h后进行性降低,可能与再灌注后的48h内脑组织水肿进行性加重有关。糖尿病组脑梗死灶体积在24、48h时明显比正常组大鼠严重(P〈0.05)。结论此项研究为探索糖尿病与脑血管病变的关联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王宪远尹帅领孙乐羽
关键词:糖尿病缺血再灌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