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景鑫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壤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1篇地表
  • 1篇典型生态系统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冻土
  • 1篇养分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沙漠公路
  • 1篇生长季
  • 1篇施肥
  • 1篇湿地
  • 1篇湿地自然保护...
  • 1篇使用性能
  • 1篇使用性能评价

机构

  • 6篇新疆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教育部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孙景鑫
  • 4篇吕光辉
  • 3篇张雪妮
  • 3篇秦璐
  • 3篇何学敏
  • 2篇李尝君
  • 2篇雷加强
  • 2篇张雪梅
  • 1篇刘东
  • 1篇杨晓东
  • 1篇徐新文
  • 1篇王永东
  • 1篇任曼丽
  • 1篇贡璐
  • 1篇李生宇
  • 1篇李志农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黑龙江交通科...
  • 1篇西部交通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表凋落物分解对施肥的响应被引量:6
2017年
为探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表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动态对施肥的响应,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乔木状沙拐枣(Calligonum arborescens)同化枝、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同化枝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枝凋落物在施肥处理下的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20d的分解,3种凋落物质量残留率在对照(不施肥)、施用氮肥、施用磷钾复合肥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乔木状沙拐枣同化枝、梭梭同化枝和多枝柽柳枝在对照处理下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56.95%、31.32%和50.24%。施肥处理下3种凋落物均呈现出梭梭同化枝分解速率最快,多枝柽柳枝次之,乔木状沙拐枣同化枝分解最慢。施用磷钾复合肥极显著提高了3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P<0.01);施用氮肥则促进多枝柽柳枝的分解,抑制乔木状沙拐枣和梭梭同化枝的分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对照组3种植物凋落物的C、N、P和K元素均呈现净释放状态;施肥后凋落物的N、P和K元素呈现出富集-释放的模式。凋落物初始P含量和C/N、C/P比值是分解初期的主导因素,初始K、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和C/N、木质素/N比值是分解后期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施肥显著影响沙漠公路防护林地表凋落物的分解,增加防护林地表凋落物的养分归还量,延后养分释放的时间,改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的土壤肥力。凋落物初始C/N比值是预测塔里木沙漠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素,且不同分解时期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初始化学组成有所差异。
张雪梅王永东徐新文雷加强孙景鑫
关键词:分解速率养分施肥
艾比湖地区土壤呼吸对季节性冻土厚度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于2010年1—4月测定了艾比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样地的土壤呼吸速率,结合环境因子、冻土厚度及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探讨了温带干旱区季节性冻土厚度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冻结期是影响冻土厚度的最主要环境因子,而解冻期冻土厚度变化与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关系不显著(P>0.05);冻土厚度在不同时期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程度不同,冻结期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2=0.782,P<0.05),解冻初期两者呈弱相关(P>0.05);土壤呼吸速率在土壤冻结期与解冻初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解冻完全期则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差值为0.14—0.37μmol·m-2·s-1),表明冻土融化会明显地增加土壤碳排放,从而增加大气中的CO2。结果阐明了艾比湖地区季节性冻土厚度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退化过程中的碳释放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秦璐吕光辉何学敏张雪妮张雪梅孙景鑫李尝君杨晓东
关键词:土壤呼吸干旱区
种植枸杞对干旱区荒漠缓冲带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边缘缓冲带枸杞种植前后土壤的pH、总盐、有机质、全氮及C/N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土壤综合质量变化情况,为保护区水土保持和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栽培和室内试验,对枸杞种植前后及周边自然对照土样理化性质及综合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短期天气变化对土壤pH、总盐和全氮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表层土壤有机质影响较为强烈;人工开垦、种植与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强烈,如可降低土壤pH与土壤总盐量,有利于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但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量;4、8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8月试验组<4月<8月对照组。【结论】新种植的枸杞林对干旱区荒漠缓冲带土壤盐渍化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加剧了土壤贫瘠程度,自然条件下从春季到夏季土壤质量呈增大趋势,种植枸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质量。
牟宗江何学敏孙景鑫吕光辉
关键词:枸杞缓冲带土壤质量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壤类型无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17
2013年
土壤无机碳(SIC)是干旱区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其特征和储量是开展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必要基础。基于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剖面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SIC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估算了研究区SIC储量,并探讨SIC含量与分布、储量特点以及与土壤有机碳(SOC)和理化因子间关系。结果表明:各类型平均SIC含量为53.06~79.90g.kg–1;类型间SIC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50cm以上各层SIC含量顺序为灰棕漠土>盐碱土>水成土>荒漠风沙土,50cm以下则盐碱土和水成土逐渐占优势。SIC含量的垂直分布总体表现为低—高—低的特征(10cm单位土壤深度),除灰棕漠土外,SIC含量在剖面上的变化较均匀。研究区无机碳密度平均为9.37kg.m-2,SIC库储量为234.50Tg。SIC含量与SOC及含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并随土壤深度增加有增加趋势;与土壤容重和表层pH值负相关,相关性较弱。
张雪妮吕光辉贡璐秦璐李尝君孙景鑫任曼丽
关键词:土壤无机碳荒漠生态系统土壤类型
艾比湖地区生长季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甲烷排放通量分析
甲烷是一种公认的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重要温室气体,红外线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0~30倍,并且在大气中平均存留时间长达10年,远高于二氧化碳的3年。它在大气中的浓度虽比二氧化碳少,但增长率远高于二氧化碳,所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
孙景鑫
关键词:生态系统环境影响因子
文献传递
新疆干旱区公路交通发展与环境问题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总结了新疆"十二五"以来公路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根据新疆公路分布的特点分析了不同地形地貌类型下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结合近年来新疆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对今后相关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孙景鑫雷加强李志农李生宇
关键词:干旱区公路交通发展环境问题
基于物元模型的乌奎高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路面评价各项指标权重,建立物元模型对G30连霍高速公路乌鲁木齐至奎屯段的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价。应用关联函数,计算得出待评路段与各评价等级之间的关联度,依据关联度数值大小定量判断待评路段等级。结果表明:对于同样的评价指标PCI、PSSI、RQI、SRI、RDI,物元模型与规范综合评定PQI分别得到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经实地验证物元模型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切合路况实际。针对所选取路段出现的路面病害,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金东东李志农孙景鑫
关键词:物元模型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层次分析法
艾比湖地区棉田、撂荒地土壤CH_4排放通量日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定量分析干旱区农田撂荒前后土壤甲烷(CH4)排放通量的日变化,着重探讨影响土壤CH4排放的环境因子,为解释人类活动对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CH4排放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静态箱法结合Li-7700快速CH4分析仪(Li-7700,Li-cor Inc,USA)对艾比湖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棉田及撂荒地生长季(2010年8月)的土壤CH4排放浓度和密度进行实时测定,并分析水热因子对土壤CH4排放的影响。【结果】棉田、撂荒地CH4排放具有较明显的昼夜变化,棉田呈双峰曲线,撂荒地呈单峰或双峰曲线。在观测时间内,10 a棉田的平均通量为2.23 mg/(m2.h),最大值为61.01 mg/(m2.h),最小值为-41.05 mg/(m2.h);10 a撂荒地的平均通量为-3.90 mg/(m2.h),最大值为50.25 mg/(m2.h),最小值为-87.39mg/(m2.h)。棉田、撂荒地土壤CH4排放与土壤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相关不显著;所有样地CH4排放量与15、20 cm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棉田为-0.70,-0.71;撂荒地为-0.52,-0.52,P<0.01);综合考虑水分、温度因素可以解释土壤CH4排放变化的70.60%~85.61%,这比单独考虑水分或温度对土壤CH4排放变化的解释度都高。【结论】棉田是土壤CH4微弱的源,撂荒地是土壤CH4微弱的汇,水分、温度是影响生长季棉田和撂荒地土壤CH4排放变化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孙景鑫刘东秦璐张雪妮何学敏吕光辉
关键词:撂荒地棉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