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霞
-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滨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急诊接收的危重症患者7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在院前急救呼吸道管理的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院前急救呼吸道管理中采用护理程序模式,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度为81.1%,观察组为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在接收到危重症患者的时候,在管理器呼吸道的过程中应用护理程序模式,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还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孙永霞
- 关键词:护理程序危重症患者呼吸道管理
- 丙戊酸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姜冬红孙永霞李秀贞
-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丙戊酸钠快速性心律失常新型药物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皮气管切开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7
- 2012年
- 总结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79例中插管不畅1例,皮下气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科学严密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如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患者的病情;术中密切的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术后妥善固定气管套管,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正确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对于手术成功,促进患者早日拔管,早日恢复健康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 孙永霞陈君付艳丽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经皮气管切开围手术期护理
- 实施循证护理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 刘周英王敏孙永霞苏章娥
- 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病人的一个实践过程,正确全面地认识病人及其所患疾病,从疑难的临床问题中去寻求和理解最佳证据,然后用最佳证据去联系病人的实际,有效地解决病人的问题,并期望取得最佳效果,优质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和...
- 关键词:
- 关键词:并发症循证护理脑卒中
- 微侵袭手术治疗中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 2011年
- 目的探讨微侵袭软管穿刺抽吸手术治疗中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经微侵袭软管穿刺抽吸手术治疗中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3例,并进行随访3个月。结果无死亡病例。患者3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采用K氏行为能力评分,均在60分以上,平均(64.69±9.36)分,评定为预后良好。住院时间平均为(12.45±2.14)d。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是微侵袭穿刺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 孙永霞陈君付艳丽王芳崔玉娟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护理
-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研究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急危重症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危重症老年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展开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急救护理的时候实行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急救措施所花时间与抢救成功率。结果急救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抢救室护理时间以及总急救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基本生命支持5min内完成率与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7.2%、92.3%,对照组患者基本生命支持5rain内完成率与抢救成功率为56.4%、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急危重症老年患者实行急救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命支持,提高抢救成功率,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孙永霞
-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急救护理
- 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n=42)和对照组(n=40),康复组采用舒适护理加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周对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和Fegl-M eyer积分对比。结果康复组在日常生活能力(P<0.05)和运动功能(P<0.01)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及早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并贯穿于环境、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王敏董英孙永霞郑翠萍
-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脑卒中神经功能早期康复
- 实施循证护理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论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n=96)和常规护理组(n=96),循证护理组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有效地解决患者的临床问题。结果循证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常规护理组为7.29%,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比较,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循证护理指导护理过程,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王敏闫玲董英郑翠萍孙永霞
-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卒中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应急能力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急救技能、应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工作未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低年资护士25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工作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低年资护士25名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职业倦怠感、急救技能、应急能力。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去人格化、情绪耗竭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急救技能得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应急能力得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士职业倦怠感,提升其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
- 孙永霞孟云薛惠平
- 关键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应急能力
- 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为抑郁情绪的评定工具,最终筛选抽取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康复组制订护理路径实施方案,执行各项康复护理程序,出院患者在病程12个月内进行随访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前后HAMD评分比较、健康教育效果达标率、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等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体现了“以人为本”,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 王敏董英郑翠萍孙永霞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卒中后抑郁症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