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萍
- 作品数:35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财政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放牧条件下白牦牛采食的季节性微调整及其效应被引量:6
- 2016年
- 为研究牦牛采食模式季节性微调整对摄入的干物质及胃肠道甲烷排放的效应,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进行了天祝白牦牛采食试验。结果表明:卷食模式的7-8月,蛋白质摄入最高(10.70%±0.38%)、粗纤维(18.68%±5.31%)和木质素摄入(1.89%±0.49%)最低、反刍间隔最短(1.1±0.3h)。啃食和卷食相结合的4月份半纤维素(15.68%±5.17%)和粗脂肪(1.08%±0.09%)摄入最低;5月份采食速度最快(1.15±0.16口/s);6月份粗灰分摄入最高(18.29%±2.39%)、胎儿出生质量最大;9月份单口采食(1.97±0.27 g)、脂肪摄入量(3.77%±0.08%)、日增质量(97.43±5.18 g/d)、瘤胃甲烷气体排放最高(315.70±21.24 g/d);10月份日采食总量(9749.40±2783.66g/d)、反刍速度最高(1.24±0.15团/min);11月份半纤维素摄入最高(19.46%±2.58%);12月反刍间隔最长(2.9±0.2h)。啃食模式的2月份单口采食量(0.95±0.14g)、采食速度(0.73±0.24口/s)、蛋白质(2.72%±0.49%)、粗灰分摄入(7.14%±3.25%)最低;3月份纤维素(39.25%±7.15%)、木质素(12.57%±0.46%)摄入量为最高,日采食量(4417.29±1114.56 g/d)、反刍速度(0.76±0.16团/min)、日增质量(-48.87±3.56 g/d)、瘤胃甲烷量排放(237.57±22.39 g/d)最低;该研究以解释牦牛生产过程中季节性甲烷排放节律。
- 孟庆辉陈永杏白加德刘艳菊陶秀萍刘翀董红敏郭青云钟震宇朱佳伟孟玉萍陈开胜成振华
- 关键词:切齿
-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湿地生态文化建设
- 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功能,本文以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下简称'麋鹿中心')为例在对基于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生态文化进行探讨,麋鹿中心通过湿地恢复与生态景观重塑,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探讨集湿地生态、...
- 白加德马盈孟玉萍王东来刘佩
- 关键词:湿地生态文化生物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荒漠草原动物的代表物种——普氏野马被引量:5
- 2007年
- 普氏野马是世界性的的濒危物种。对普氏野马的形态学特征、分布、种群数量、食性、栖息地、繁殖及疾病作了简要的概述。简要介绍了普氏野马的再引入现状和现存的潜在威胁,旨在引起大众对普氏野马的关注。
- 孟玉萍胡德夫陈金良曹杰
- 关键词:普氏野马放归生物学
- 放归普氏野马食源植物、食性选择及采食对策的研究
- 本论文针对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44°36'~46°00'E,88°30'~90°03'N)北部的放归普氏野马,于2005-2006年按季节开展了该物种的食源植物及食性选择的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以样方法调查普...
- 孟玉萍
- 文献传递
- 食草动物食物选择机制
- 2011年
- 介绍食草动物的食性选择及其指标体系,阐述其食性选择机制研究概况,并就食性选择与食物营养质量评价进行探讨,以促进食草动物食性选择的研究。
- 孟玉萍李坤张林源陈颀陈星
- 关键词:食草动物食物指标体系
- 圈养黇鹿对北方4种常见苗木叶片适口性浅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为研究鹿科动物食性,探讨树叶用作鹿科动物饲料的可能性,以黇鹿为试验对象,选取北方常见榆树、刺槐、垂柳及毛白杨等4种树种新鲜叶片作为饲料,对其适口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黇鹿对4种叶片喜食程度依次为榆树叶、刺槐叶、垂柳叶和毛白杨叶;通过对叶片粗蛋白质含量(CP%)、酸洗纤维(ADF%)、中洗纤维(NDF%)等7种生化指标测定发现叶片中的CP含量(P=0.001)、ADF含量(P=0.025)及NDF含量(P=0.032)是影响其对叶片选择的关键因素。
- 张鹏骞孟玉萍张树苗陈星段建彬钟震宇
- 关键词:叶片适口性
- 基于DNA条形码的鹿科动物快速鉴定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NA条形码的鹿科动物快速鉴定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鹿科动物鉴定试剂盒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标记或未标记的DNA序列或其条形码: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
- 陈星白加德宣晶孟玉萍钟震宇单云芳程志斌王丽斌
- 初生麋鹿小肠肥大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特点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解麋鹿的黏膜免疫屏障,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研究初生麋鹿小肠各段肥大细胞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初生麋鹿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肥大细胞形态多样,胞质中可见蓝紫色颗粒,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少量分布在浆膜。空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P<0.05),而十二指肠肌层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空肠和回肠(P<0.05)。这些结果为研究麋鹿肠道疾病提供了依据。
- 郭青云白加德钟震宇佀蓉蓉白雪单云芳程志斌孟玉萍
- 关键词:麋鹿肥大细胞小肠
- 放归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繁殖群的食源植物及食性选择
- 本文研究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内放归的普氏野马繁殖群的食源植物及食性选择.以季节为单位,采用样方法测定放归区普氏野马的食物资源谱,运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辨识普氏野马的食物构成,并由此计算普氏野马的食性选择.食源植物研...
- 孟玉萍白加德张鹏骞钟震宇胡德夫曹杰
- 关键词:繁殖群
- 北京麋鹿苑麋鹿采食量测定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以北京麋鹿苑散养的138头麋鹿为研究对象,测定麋鹿自由采食量。设置88个1 m×1 m样方,利用群牧差额法测定草地放牧前后产草量,计算麋鹿采食量。结果表明,在以紫花苜蓿、黑麦草、无芒雀麦、早熟禾为主要草种的混播草场,麋鹿的采食量为10.27 kg/d干物质,进而分析了牧草产量差异性和麋鹿的营养需求,为麋鹿的半散放管理和麋鹿的饲料配比提供参考。
- 孟玉萍李坤张林源杨萌陈颀
- 关键词:麋鹿放牧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