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美霞

作品数:33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11篇翼状胬肉
  • 11篇胬肉
  • 9篇纤维细胞
  • 9篇成纤维细胞
  • 8篇甲素
  • 8篇汉防己
  • 8篇汉防己甲素
  • 8篇防己
  • 7篇翼状胬肉成纤...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5篇蛋白
  • 5篇基质
  • 4篇蛋白酶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病变
  • 3篇血管
  • 3篇糖尿

机构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中山大学
  • 6篇郑州铁路局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市小榄人...
  • 2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郑州市第三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安美霞
  • 9篇林少春
  • 8篇吴开力
  • 7篇许汉春
  • 6篇胡世兴
  • 5篇李雁
  • 4篇刘彦利
  • 4篇周利晓
  • 4篇曹艺
  • 4篇王丽莉
  • 4篇轩亚玲
  • 4篇鲁志卿
  • 3篇李岱
  • 3篇潘竹娟
  • 3篇桑璇
  • 2篇王新月
  • 2篇张艳丽
  • 2篇覃莉莉
  • 2篇叶琳
  • 1篇陈佑明

传媒

  • 7篇国际眼科杂志
  • 4篇眼科新进展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眼科研究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晚霞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今日药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catenin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β-catenin在正常的细胞粘附和wnt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探讨其在翼状胬肉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TGF-β1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获取正常球结膜和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并传至第4代,用10μg/LTGF-β1作用于细胞。抗β-catenin抗体对体内取出组织和培养的细胞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阳性着色强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β-catenin在胬肉组织中较多,且多分布于上皮下纤维血管组织,上皮染色较少。体外培养见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较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快、增殖能力强。免疫印迹法显示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蛋白中β-catenin的特异性阳性条带灰度值高于正常球结膜成纤维细胞蛋白。TGF-β1能促进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β-catenin蛋白表达。结论:β-catenin在翼状胬肉组织及其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增高,提示β-catenin与翼状胬肉的发病有关。
潘竹娟聂玉红安美霞梁静文吴开力
关键词: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Β-CATENIN
双眼炎性假瘤诊治体会一例
2012年
患者男,72岁。因“双眼突出1年余,加重6月”于2012年2月27日来本院就诊,1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侧眼球突出,伴畏光、流泪、眼痒、易饥、多汗、怕热、失眠。既往于外院检查示:(1)甲状腺功能及甲亢自身抗体三项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安美霞许汉春李雁曹艺
关键词:炎性假瘤双眼正常值范围甲状腺功能眼球突出自身抗体
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相关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组织块分泌的相关因子变化,了解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翼状胬肉病变的作用。方法收集初发翼状胬肉(实验组)和正常球结膜组织块(对照组)体外培养上清液,ELISA检测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及10-5mol.L-1Tet作用48h实验组中各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上清液中VEGF含量较对照组高(P<0.01);加入Tet作用48h后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上清液中VEGF含量无差异(P>0.05)。2组上清液中IL-1β的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在翼状胬肉新生血管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的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IL-1β在翼状胬肉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安美霞吴开力林少春胡世兴张艳丽杨新怀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翼状胬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Β
正常球结膜与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状况的对比观察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对比观察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翼状胬肉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状况,对两种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作出评价。方法用10%胎生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分别培养正常球结膜与初发翼状胬肉组织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两种成纤维细胞的特点及生长增殖状况。对传第3代的两种成纤维细胞,分别于接种后2、5、8d行噻唑蓝[3-(4,5-dimethyl -2thiazo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数)。结果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较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快,增殖旺盛;MTT检测结果显示:5d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总数多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P〈0.05),8d更明显(P〈0.01)。结论体外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明显强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提示治疗翼状胬肉药物的筛选和疗效评价的实验研究应直接应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才能作出较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安美霞吴开力林少春李岱潘竹娟胡世兴
关键词:翼状胬肉结膜成纤维细胞
翼状胬肉中核糖体S6蛋白磷酸化、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核糖体S6蛋白磷酸化(ribosomal S6 protein phosphorylation,P-S6)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翼状胬肉组织31例,正常结膜组织17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进行P-S6和CyclinD1的检测及比较。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6例翼状胬肉组织中P-S6蛋白/S6蛋白表达(1.196±0.101)显著高于正常结膜组织(0.295±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翼状胬肉中P-S6、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25/25),正常结膜组织中P-S6阳性表达率为18.2%(2/11)、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为9.1%(1/11),正常结膜组织与翼状胬肉组织中P-S6与CyclinD1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5)。翼状胬肉组织中P-S6与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2,P<0.05)。结论 mTORC1信号通路在翼状胬肉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调控CyclinD1的表达来实现。
刘彦利安美霞许汉春鲁志卿轩亚玲蔡丽王丽莉
关键词:翼状胬肉细胞周期蛋白D1
挫伤性视网膜病变中光感受器细胞凋亡与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7
2004年
目的 探讨挫伤性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损伤的凋亡机制及诱因。方法 以 3J能量自由落体的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 ,通过光、电镜及TUNEL染色法观察视网膜病变及细胞凋亡情况 ,测定视网膜匀浆中MDA含量与SOD活性的变化 ,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 3J能量挫伤后的视网膜病变中存在着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现象。随挫伤时间推移 ,视网膜MDA的含量逐渐升高 (P <0 .0 1) ,SOD活性在挫伤后早期反射性升高 (P <0 .0 1) ,3d时明显下降 (P <0 .0 1) ,且与凋亡细胞出现的时间一致。结论 细胞凋亡是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个重要机制。活性氧自由基是挫伤性视网膜病变中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重要诱因。
安美霞张效房张金嵩
关键词:挫伤性视网膜病变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凋亡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Gas6和SDF-1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TAM系统参与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而2型糖尿病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但血清Gas6/TAM系统和SDF-1是否参与DR的发生尚不明确.目的 比较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血清Gas6和SDF-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D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3年1-8月收集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按198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增生型DR(PDR)组、单纯型DR(BDR)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每组30例,另纳入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志愿者30名.收集正常志愿者和糖尿病患者外周血2 ml,检测受试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Gas6、SDF-1α和SDF-1β水平,比较正常志愿者与DR患者上述检测指标的差异,并分析患者血清中Gas6、SDF-1α和SDF-1β质量浓度与血细胞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结果 正常对照组、NDR组、BDR组和PDR组血清中CHOL分另为4.93 (4.14,5.44)、5.02(4.35,5.69)、4.54(3.85,5.93)和5.99(5.11,6.89) mmol/L,其中PDR组血清中CHOL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DR组和B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7、0.006).正常对照组、BDR组白细胞计数高于PDR组(P=0.034、0.015),BDR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PDR组(P=0.024),NDR组HDL-C高于PDR组(P=0.032).PDR组LDL-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DR组和BDR组患者血清Gas6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6),而PDR组患者血清Gas6水平高于BD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
曹艺安美霞许汉春李雁鲁志卿桑璇刘彦利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大鼠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 mRNA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在光感受器凋亡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N-甲基-N-亚硝脲组30只,后者又分为造模后12h,1,2,3,5d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甲基-N-亚硝脲组大鼠按体质量一次性腹腔注射N-甲基-N-亚硝脲40mg/kg,分别于造模后12h,1,2,3,5d处死动物,摘除右眼球,立即分离视网膜,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的含量。结果:纳入动物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正常对照组、N-甲基-N-亚硝脲组造模后12h,1,2,3,5d5个时相点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量分别为1.52×105,18.35×105,25.14×105,29.25×105,13.72×105,12.24×105。N-甲基-N-亚硝脲腹腔注射后12h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量上升,第2天时最高,达正常对照组表达量的19倍,此后渐下降,第5天表达量仍为正常对照组的8倍。结论: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与光感受器细胞的存亡有关,可作为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之一。
陈金卯杨锦南林少春张悦胡世兴安美霞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荧光免疫测定聚合酶链反应半胱氨酸蛋白酶
外伤所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研究外伤所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情况及疗效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对 1 999~ 2 0 0 2年收治的主要由眼外伤所致的 57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 ,分析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总结用碘酊烧灼 +局部二性霉素B、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的效果。结果  9~ 1 1月份发病最多 ;眼外伤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治愈 2 4例占 42 .1 1 % ,发病 1 0日内就诊者治愈率61 .9% ,2 1天后就诊者仅 1 1 ,1 1 % ,说明疗效与病程密切相关。结论 男性农民为真菌性角膜溃疡高危人群 ,应早发现。
王新月郭娟孙声桃安美霞
关键词:病原学眼外伤真菌性角膜溃疡
SDF-1β和瘦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的变化及相关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β(SDF-1β)和瘦素(leptin)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28例T2DM患者和14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DF-1β和瘦素的水平。糖尿病患者分单纯糖尿病组和血管病变组。结果:SDF-1β和瘦素水平在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血管病变组中依次下降,但除血管病变组中SDF-1β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余各组间皆无统计学差异;血中SDF-1β水平与瘦素呈正相关(rs=0.524,P<0.01)。结论:T2DM患者血中SDF-1β的水平下降,可能通过进入周围组织促进血管病变的产生和发展,可作为临床治疗调整的靶点之一。而瘦素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安美霞许汉春李雁轩亚玲王丽莉曹艺
关键词:糖尿病瘦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