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娟
- 作品数:30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课堂教学改革是高师教改的基础
- 2003年
- 课堂教学改革是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而教学理念的提高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要改革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想,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 侯雅文宋慧娟
-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改革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思想
- 唐绍仪内阁刍议被引量:1
- 2005年
- 唐绍仪内阁的产生,是均衡南北纷争的产物,但绝对均衡的政治格局是没有的。唐内阁热心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到企图大权独揽的袁世凯的打击,被迫辞职。唐绍仪内阁在位期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袁世凯的野心,为二次革命奠定了基础。
- 宋慧娟
- 关键词:唐绍仪袁世凯内阁
- 探究历史教学的新方法
- 2009年
- 历史教学由于受历史学科本身的历史性影响。人们往往局限于教师主导的讲授途径。今天的历史教学必须冲破这一传统的约束,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新途径。
- 宋慧娟
-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师主导历史性历史学讲授
- 何如璋驻日期间的朝鲜策略简析
- 2005年
- 何如璋在1977-1882年任驻日公使期间,恰逢中朝关系从传统的东亚宗藩秩序向近代条约体制转型的关键期。围绕着如何推动朝鲜对外开放问题,何如璋积极建言献策,有力地影响了清政府的对朝政策,推动了朝鲜对外开放的进程。但是,作为转型时期的外交官,何如璋对近代国际关系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其政策的矛盾、甚至是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 宋慧娟
- 关键词:何如璋清政府
- 苏格拉底与孔子德治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作为西方道德学鼻祖的苏格拉底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在治国方针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德治观 ,把自上而下地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准看成是领导者的要务。然而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他们在德治与法制、德治与政体、德治与领袖素质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苏格拉底倾向于理性化 ,孔于倾向于情感化 ,这种差别对于我们认识中西方文化的个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主张德治的终极目的 ,是使人类社会达到世界大同 ,充满和平、关爱与民主 ,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
- 宋慧娟
- 关键词:苏格拉底孔子德治思想西方文化东方文化政体
- 论清政府与《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缔结
- 2008年
- 古代朝鲜实行闭关政策,至十九世纪末叶,开放国门已成为大势所趋。清政府适时建议朝鲜“以夷制夷”,并建议朝鲜首选美国,与之签约,这样可减少损失,保存国力,同时也可继续发挥朝鲜藩屏中国东北的作用。朝鲜不仅欣然允诺,还特别请求清政府参与了《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缔结的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中朝两国的共同利益。
- 宋慧娟许学权
- 关键词:清政府
- 清代中朝关系中的司法制度被引量:3
- 2006年
- 清代中朝关系中法律案件的终审判决权掌握在清帝手中。清帝在处理朝鲜人触犯中国利益的案件时,审理程序和定罪标准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总体趋势是使朝鲜在司法制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内地人”触犯朝鲜利益者,清帝的处罚标准和朝鲜人基本相同。受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两国间司法制度的特点,一方面向着法律的公平、公正化方向迈进,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清帝个人的感情色彩,使法律缺乏长效机制,致使个别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 宋慧娟
- 关键词:清代宗藩关系司法制度
- 试评伯里克利的历史作用被引量:7
- 1998年
- 伯里克利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领袖。在雅典他极力创造民主氛围,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适应高度繁荣的民主政治需要,伯里克利向同盟国攫取巨额经济利益,但同时也为同盟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开创了“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在争夺希腊霸权问题上,伯里克利堪称急先锋。他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张主义行动,加速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
- 宋慧娟
- 关键词:伯里克利民主政治
- 朝鲜甲申政变述评
- 2011年
- 19世纪80年代前后,围绕着锁国与开国之争,朝鲜政界展开了激烈争论,以国王李熙为代表的开国论占据上风,但在改革措施与改革途径上朝鲜分为三种势力,其中激进派的改革人物代表是金玉均等人。1884年12月4日,金玉均等人在日本的支持和协助下发动政变,但在朝鲜亲军和中国驻朝部队的联合打击下迅速瓦解。激进派的改革目的是正确的,即为了国家的繁荣,但改革的时间、手段和依靠的力量远远不够成熟,甚至是错误的,遭到朝鲜上下的一致反对。
- 宋慧娟
- 关键词:甲申政变清朝
- 评特米斯托克利的军事战略被引量:4
- 2001年
- 特米斯托克利在古希腊史中是一位不容忽视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大力发展雅典海军的战略决策,为雅典的强大乃至走向霸权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他在希波战争的紧要关头,审时度势,英明指挥萨拉米海战,成为希腊反败为胜的转折点,创造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范例;在希腊内部,他把战略目标对准斯巴达,积极营建港口城防,使雅典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和军事强国斯巴达相抗衡.特米斯托克利的这些军事战略对希腊历史影响深远,但他本人晚节不保,令后人深思。
- 宋慧娟
- 关键词:斯巴达